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爽

作品数:19 被引量:128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肺
  • 3篇战伤
  • 3篇官兵
  • 3篇部队官兵
  • 2篇心搏
  • 2篇心搏骤停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战伤救治
  • 2篇战术
  • 2篇中暑
  • 2篇骤停
  • 2篇救护
  • 2篇急救
  • 2篇教学
  • 2篇公众
  • 2篇海军
  • 2篇除颤
  • 1篇冻伤
  • 1篇心肺脑

机构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李爽
  • 16篇桂莉
  • 11篇邱晨
  • 5篇刘晶晶
  • 5篇王毅欣
  • 4篇师文文
  • 4篇黄燕
  • 3篇叶旭春
  • 3篇王宪
  • 2篇吴菁
  • 2篇万青
  • 2篇郭子剑
  • 1篇崔沙沙
  • 1篇张兵
  • 1篇江玉军

传媒

  • 17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下...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认知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卫生士官对中暑防治现状的认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开展系统化中暑防治培训及完善中暑救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2名在某军医大学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卫生士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通过笔记及录音采集数据,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卫生士官对基层部队中暑宣教必要性的认识;卫生士官对基层部队中暑宣教与防治现状的看法;卫生士官参与中暑防治实践的自我反思。结论有必要加大基层部队官兵中暑宣教力度和广度,加强卫生士官中暑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普及中暑防治知识、提高中暑救护能力,实现科学、有效、安全的中暑紧急救治。
邱晨王毅欣师文文李爽桂莉
关键词:中暑卫生士官
医务人员心肺脑复苏培训项目及培训方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院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约占院内病死率的80%,每1000名入院患者中大约1~5名会发生 CA[1-2]。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帮助心搏骤停患者迅速重建人工呼吸与循环,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氧供应的一系列急救技术[3]。其启动时机和实施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生存和预后,因此医务人员CPCR技能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自CPCR各项技术发展以来,其实施与培训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急救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CPCR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相关课程不断发展,培训形式和内容也十分丰富。本文将国内外医务人员CPCR培训项目的内容及其形式综述如下。
刘晶晶桂莉王宪张兵李爽邱晨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肺脑复苏
水中复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淹溺是意外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因淹溺死亡的人数多达50万人以上,尤其在开放性水域,淹溺常伴随不良预后、高致死率,且远期致残率高。
李爽桂莉
关键词:溺水
标准化伤员在军校战伤救护综合演练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伤员应用于军校战伤救护综合演练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军校战伤救护综合演练中采用标准化伤员参训的73名学员,对其进行训练,并在训练后运用自制问卷进行标准化伤员使用效果的调查。结果学员参训前对标准化伤员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不高;对于标准化伤员总体效果评价较高,认为其有助于提高战伤救护演练效果。结论标准化伤员在战伤训练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推广使用。保密意识不强、反馈能力欠缺等问题是下一步的培训重点。
朱思悦王毅欣黄燕李爽陈楚琳桂莉
公众对医生、护士角色形象认知的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公众对医生、护士角色形象认知的现状。方法 2014年7-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来自国内27个省或直辖市的社会公众4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医患角色认知刻板印象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公众对医生和护士的期望角色形象认知评价得分高于现实角色形象认知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众对医生的现实角色形象认知评价得分高于对护士的现实角色形象认知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众对医生的期望角色形象认知与对护士的期望角色形象认知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公众其亲属中是否经历医患纠纷(b=-27.45,P<0.05)及其亲属中有无住院经历(b=-6.48,P=0.036)对医生现实角色评价有显著影响,公众其亲属中是否经历医患纠纷(b=-27.13,P<0.05)对护士现实角色评价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公众须正确认识医护群体的角色形象,同时医护群体须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加强沟通,媒体须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李爽李瑞珍吴菁叶旭春
关键词:角色认知医患关系医生护士
战术战伤救治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开展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为军医大学演习学员更好掌握通气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5月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军医大学应届毕业学员进行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对教学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的看法。结果 425名学员参加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考核,333名学员(78.4%)考核结果为优秀,78名学员(18.4%)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步骤错误,有3名学员(0.7%)伤情判断出现错误,采取了错误的通气技术,延误伤员病情,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访谈结果显示,学员认可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认为有助于其掌握通气技术。结论 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促进演习学员对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技术的掌握。
陈楚琳王毅欣刘晶晶黄燕李爽桂莉
关键词:通气教学
公众启动除颤实施现况及效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除颤是提高OHCA患者存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公众启动除颤(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PAD),指旁观者面对心搏骤停患者时,能够在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人员到达现场前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对OHCA患者进行除颤,
陈楚琳桂莉阚庭李爽邱晨
关键词:早期除颤公众院外心搏骤停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医疗服务
TCCC教学中环甲膜切开术培训的初步尝试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中引入环甲膜切开术培训,以提升军校医学生在演习中应对急性气道梗阻的战伤救治能力。方法采用"理论授课+技能示范+分组练习"教学模式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425名军医大学毕业学员进行环甲膜切开术培训;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方法制定模拟案例,以随机抽取模拟案例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考核,并对部分学员进行针对教学评价的访谈。结果环甲膜切开术考核学员合格率为95.2%,伤情判断正确率为81.0%,但操作完全正确率仅为9.5%。其中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环甲膜定位不准确、穿刺及扩皮时手法和方向错误等。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学员均认为有必要学习环甲膜切开技术,评价教学模式便于迅速掌握技能,贴近实战;建议理论授课时播放环甲膜切开视频并增加练习时间,以利于学员充分掌握此技能。结论环甲膜切开术是TCCC战术区域必备的缓解气道梗阻的关键措施,可有效减少战场可预防性死亡;但须强化实战仿真教学,提升实践参与能力,并细化考核评分标准,以反映学员技能水平,同时聚焦薄弱操作步骤,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李爽桂莉郭子剑刘晶晶王毅欣黄燕陈楚琳朱思悦
关键词:环甲膜切开术
某海军部队官兵冻伤认知现状的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某海军部队官兵冻伤认知现状,为指导基层部队冻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2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海军部队115名基层官兵的冻伤认知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15名官兵中,50.9%有过冻伤经历,43%对冻伤处理"了解很少"或"完全不了解",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家人朋友和书本杂志;官兵对冻伤的症状、处理和预防知识知晓率不高且不够全面。结论基层部队官兵对冻伤认知不足且存在误区,亟待纠正改善,部队需普及冻伤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和系统训练。
李爽邱晨师文文桂莉
关键词:冻伤
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被引量:6
2016年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的主要施救方式,研究[1]表明高质量的 CPR 可以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以下简称《指南》)再次强调了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大量研究[3-7]表明,在培训或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并不能完全符合?指南?要求,而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出现旨在帮助实施者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本文为此系统回顾国内外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以期为该类装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楚琳桂莉阚庭王宪李爽邱晨
关键词:心肺复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