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乐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理
  • 2篇药理学
  • 2篇网络
  • 2篇网络药理学
  • 2篇健脾
  • 2篇肝癌
  • 1篇虚证
  • 1篇一贯煎
  • 1篇医药
  • 1篇医药发展
  • 1篇异病
  • 1篇异病同治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患...
  • 1篇证候
  • 1篇治疗肝癌
  • 1篇生物学

机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澳门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苏式兵
  • 6篇陈晓乐
  • 3篇蔡菲菲
  • 2篇胡元佳
  • 1篇罗运权
  • 1篇陈启龙
  • 1篇李晓燕

传媒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8年
逍遥散是中医用于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经典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具有肝郁脾虚证型的肝脏疾病、精神性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妇科疾病等。其临床疗效和药理学机制在于改善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变化。本文从逍遥散的配伍规律、临床应用、动物实验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逍遥散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逍遥散提供参考。
武容蔡菲菲陈晓乐杨梦蝶苏式兵
关键词:逍遥散肝郁脾虚证
健脾理气方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健脾理气方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评价联合华蟾素治疗的生存效益。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健脾理气方综合治疗的150例肝癌病例和随访资料,计算生存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门脉癌栓和谷氨酰转肽酶(GGT)为影响肝癌总生存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中药使用时间长于1年为预后保护因素;联合使用华蟾素较未使用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得出配合健脾理气方长期使用,能使肝癌患者生存获益;联合使用华蟾素不仅能延缓肝癌的进展时间,而且能够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陈晓乐徐立涛王鹏孟志强苏式兵
关键词:健脾理气方华蟾素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补肾健脾方治疗肝癌关键成分及靶标。采用MTS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活力;MuseTM Cell Analyzer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心靶标蛋白的表达。结果:利用相关数据库及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个化合物、56个靶标及10条信号通路。与空白血清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20%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在48h和72h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存活率(P<0.05),并在48h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5)。同时补肾健脾方组能抑制了PI3K、P-Akt及BCLXL的表达,增加了p53、Cleaved CASP9与Cleaved CASP3的表达(P<0.05,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通过调节复杂分子网络对肝癌起到治疗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相关。
武容李晓燕蔡菲菲陈晓乐杨梦蝶潘秋莎陈启龙苏式兵
关键词:补肾健脾汤网络药理学肝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证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恶性肿瘤是我国高致死率的疾病之一,而所有肿瘤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到了约60%~70%。证候是中医对疾病认识、临床诊疗和疗效评价的核心基础,有效的中医治疗有赖于正确的辨证。本文综述了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五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证候分布、证候动态变化、证候生物学基础、证候形成和演变的分子机制以及辨证治疗等研究进展,并展望证候研究的挑战和发展,为临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杨梦蝶陈晓乐朱美冬王文海罗运权苏式兵
关键词:恶性肿瘤证候辨证施治生物学基础
现代医学的传统诠释: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被引量:3
2017年
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史,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注重吸收、应用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生物医药等的长处、精华,转化为中医药的一部分,并用传统医学的语言进行表述,对于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及指导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机体平衡稳态、脏腑关系、病因发病、辨证方法、组方配伍、药性药理等多个方面,论述中医和西医共通之处,及应用现代医学进行中医药诠释的可行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陈晓乐杨梦蝶胡元佳苏式兵
关键词:中医药
一贯煎“异病同治”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一贯煎的化学成分、药物靶点和潜在疾病,探讨其治疗肝肾阴虚证"异病同治"的机制。方法:采用TCMSP、TCM database@Taiwan、TCMID、HIT、Drugbank、Pub Chem、TTD等数据库查找一贯煎药物化学成分、靶点和对应疾病,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并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DAVID在线网站对一贯煎的GO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共查找到一贯煎中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川楝子、枸杞子六味药的849种化学成分,其中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指数(DL)≥0.18,并可以找到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有49种,对应200个靶点蛋白与264种疾病。显著富集的前三个GO生物学过程为药物应答、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调节转录DNA模板。显著富集的前三个KEGG通路为癌症通路、乙型肝炎及前列腺癌。结论:我们对一贯煎进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有助于探讨一贯煎治疗不同疾病肝肾阴虚证"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并为发现新的临床适应病症及潜在的药物提供线索。
杨梦蝶蔡菲菲武容陈晓乐潘秋莎胡元佳苏式兵
关键词:一贯煎网络药理学异病同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