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新生儿黄疸
  • 3篇黄疸
  • 2篇早产儿呼吸
  • 2篇早产儿呼吸窘...
  • 2篇评分
  • 2篇重症
  • 2篇转运
  • 2篇综合征
  • 2篇足月
  • 2篇微创
  • 2篇危重
  • 2篇危重病例
  • 2篇危重病例评分
  • 2篇危重症
  • 2篇满意度
  • 2篇窘迫综合征

机构

  • 10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李玲
  • 8篇郭玮
  • 3篇张焕改
  • 2篇刘新建
  • 2篇田秀英
  • 2篇张婉娴
  • 2篇孙夫强
  • 2篇肖敏
  • 2篇刘慧强
  • 2篇张翔
  • 2篇郑军
  • 2篇韩彤妍
  • 2篇张慧
  • 2篇童笑梅
  • 2篇高琦
  • 2篇段洋
  • 2篇刘伟力
  • 1篇刘香
  • 1篇高辉
  • 1篇田宝丽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转运方式新生儿临床及转归对比分析
2023年
探讨新生儿双程转运对危重症新生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在此期间本院接治的280例集中入院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求助医院单程转运,实验组患儿接受双程转运,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转运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危重症新生儿,新生儿双程转运对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与单程转运相比,双程转运可以显著减少抢救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双程转运在救治危重症新生儿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次研究表明,采用新生儿双程转运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可以改善危重症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这一方法可以在减少患儿的痛苦和风险的同时,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郭向燕张焕改李玲
关键词:危重病例评分安全事件危重症新生儿护理满意度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探讨
2021年
探讨和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我院的76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将患儿随机分成各38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前者以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后者则在参考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1%显著更高,且日均胆红素下降值(34.47±8.64)μmol/L,黄疸消退时间(3.74±0.43)d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就胆红素水平来看,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10.5%明显更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李玲郭玮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黄疸
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37
2020年
目的:评价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胎龄≤30周考虑NRDS的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按计算机随机方法分为微创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分别通过胃管或气管插管给予牛肺磷脂70~100 mg/kg。采用 t检验、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人口学信息、围生期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临床转归等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92例患儿中男53例、女39例,出生胎龄(29.5±1.2)周,出生体重(1 271±242) g。微创给药组47例,其中男25例,出生胎龄(29.5±1.4)周,出生体重(1 285±256)g;常规给药组45例,其中男28例,出生胎龄(29.6±0.9)周,出生体重(1 255±227)g。微创给药组的注药时间和总操作时间均长于常规给药组[60(18, 270)比50(30,60)s, 90(60,300)比60(44,270)s, Z=3.009、3.365, P=0.003、0.001],微创给药组的有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给药组[36%(17/47)比67%(30/45),26%(12/47)比47%(21/45),χ^2=8.556、4.464, P=0.003、0.035]。 结论:微创给药技术操作适用于出生胎龄≤30周的早产儿,虽有一定难度,操作时间明显长于气管插管给药,但是技术可行且与气管插管给药比较无不良影响,可降低hsPDA、BPD的发生率。
刘慧强童笑梅韩彤妍张慧郭明张雪峰刘新建张翔张铭涛刘芳暴丽莎郑军田秀英高琦张婉娴段洋孙夫强郭玮李玲肖敏刘伟力姜瑞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
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21年
探讨和分析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展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分别实施予间断、持续蓝光照射,同时均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围产因素与母乳性黄疸为占比最高的发病原因,二者总占比为62.5%。研究组与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与95.0%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方式治疗都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与粪胆素水平(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胆红素变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在治疗各类病因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间断蓝光照射,同时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疗效显著且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玲郭玮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细胞因子Toll-4、TNF-α、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Toll受体4(Toll-4)、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脐血Toll-4、TNF-仪、IL-6水平,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儿组与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脐血Toll-4、TNF—a、IL-6之间的差异。结果T011_4在胎膜早破早产儿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45.0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TNF—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27.2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F=89.06.P〈0.05)。结论炎性介质Toll-4、TNF-a、IL-6在胎膜早破早产的启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惠芳郭玮戎小平张焕改刘香杨柳李玲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胎膜早破早产儿
达换血水平的足月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及预后: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换血法和光疗法治疗达换血水平的足月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预后及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7家三级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达换血水平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16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换血组(38例)和光疗组(130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果换血组和光疗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前3位均为溶血病[42.1%(16/38)和29.2%(38/130)]、败血症[28.9%(11/38)和11.5%(15/130)]和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5.8%(6/38)和11.5%(15/130)]。换血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光疗组[(531.7±141.3)与(440.0±67.4)μmol/L,t=3.870,P<0.001],轻、中、重度急性胆红素脑病比例也高于光疗组[15.8%(6/38)与3.8%(5/130),7.9%(3/38)与0.8%(1/130),13.2%(5/38)与0.0%(0/130);χ^(2)=29.119,P<0.001]。随访到135例患儿,随访月龄为18~36个月,共12例患儿预后不良(运动/语言发育落后或听力损伤),其中换血组4例(12.9%,4/31),光疗组8例(7.7%,8/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达换血水平的足月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不换血仅光疗可增加预后不良的风险(OR=14.407,95%CI:1.101~88.528,P=0.042),入院时重度急性胆红素脑病也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6.561,95%CI:4.042~67.850,P<0.001)。结论达换血水平的足月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积极换血治疗,尤其是入院时即发生重度急性胆红素脑病者,以改善预后。
李玲朴梅花郭玮王敬群耿淑霞杨梅何心翟淑芬平莉莉田宝丽梁丽霞刘芳吕少广范雪爱回立远刘丽艳谷晓虹王晓娇康静
关键词:预后
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益生菌对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在本院治疗的101例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在生后24小时内给予益生菌,500 mg/次,1次/天,规定每日上午10∶00给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开始排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达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发生喂养不耐受(胃潴留、腹胀、呕吐)的情况,记录患儿在第1天、7天、14天时大便内球菌与杆菌的比值。结果实验组发生腹胀、呕吐、胃潴留的例数分别为12(23.5%)、6(11.8%)、23(45.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7(54%)、14(28%)、3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开奶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2天和28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益生菌的早产儿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开始胎便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胎便转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3天和18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益生菌的早产儿的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儿的第一天胎便基本上呈无菌状态。接受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便培养球杆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25和1.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便培养球杆比值中位数分别为0.11和1.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儿第7天和14天的便培养球杆比值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的便培养球杆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添加益生菌可以降低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腹胀、呕吐及胃潴留的发生率;缩短胎便转黄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提�
李佳张焕改郭玮李玲田粟
关键词:早产儿益生菌胃肠功能
熊去氧胆酸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1年
探讨和分析熊去氧胆酸联合蓝光间歇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黄疸新生儿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另外从中随机选取40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增加蓝光间歇照射,与另外40例患者组成的参考组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与90.00%;黄疸消失时间(3.15±0.39)d与(3.09±0.47)d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血清TBA、TRF、TBIL均无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个指标AST、LDH、CK以及CK-MB均显著降低,TBA、TBIL均显著降低,TRF则显著升高(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2.5%明显根底,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过程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蓝光间歇照射,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诸多血清指标,有助于改善疗效,而且治疗非常安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李玲郭玮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新生儿黄疸血清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转运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2022年
探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管理对危重症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本次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时间段选择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研究人员在该时段内针对我院中收入的新生儿危重病例进行基础资料分析,确认本次研究中收入的新生儿14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长对于研究均知情。将本次研究中新生儿基本资料录入数据库后,由数据库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70名患儿进行对比。在开展对照研究时,对照组内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是业主内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配合基础上,由护理人员为患儿应用危重病例评分护理模式,根据评分结果,开展相应的护理活动。护理后由医务人员评价患儿的个体状况以及恢复质量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抢救时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危重症新生儿患儿进行护理管理时,选择危重病例评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针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促进患儿的病情恢复,进而使患儿的具体状况得到保护,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
郭向燕李玲王云肖高辉张志卓
关键词:危重病例评分安全事件危重症患儿护理满意度
微创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失败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方式(MIS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京津冀地区8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MISA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胎龄≤32周,且临床考虑为RDS早产儿(n=148)的基本信息、围产期情况、用药情况、合并症、临床转归等病例资料.根据MISA治疗是否失败(MISA失败定义为MISA后72 h内需要机械通气)分为MISA失败组(n=16)和MISA成功组(n=13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SA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MISA失败率为10.8%(16/1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RDS>Ⅱ级发生率高、用药前平均动脉压低、用药前脉压差大、首次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是MISA失败的危险因素(分别OR=5.983、1.210、1.183、1.055、1.036、1.058,P<0.05).控制上述高危因素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SA失败组BPD的发生率高(OR=8.537,P<0.05).结论给药前RDS程度重、血压监测平均动脉压低、脉压差大是MISA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PS给药剂量低、注药时间及总操作时间长可能增加MISA失败的风险;MISA失败可能导致早产儿BPD发生率增加.
刘慧强童笑梅韩彤妍张慧郭明张雪峰刘新建张翔张铭涛刘芳暴丽莎郑军田秀英高琦张婉娴段洋孙夫强郭玮李玲肖敏刘伟力姜瑞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