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貌
  • 2篇黄土
  • 2篇黄土地貌
  • 2篇DEM
  • 1篇地貌类型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蚀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形态学
  • 1篇坡面
  • 1篇小流域
  • 1篇沟谷
  • 1篇沟沿线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刘双琳
  • 2篇李发源
  • 2篇刘玮
  • 1篇熊礼阳
  • 1篇常瑞雪
  • 1篇王轲

传媒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GeoCA的黄土模拟小流域沟谷水蚀过程模拟
黄土高原因其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气候特征,成为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沟谷侵蚀作为土壤侵蚀的常见类型之一,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对黄土高原的地形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前人从沟谷侵蚀的产生机理、影响因子、发育过程监测...
刘双琳
关键词:水土流失
黄土地貌类型的坡谱自动识别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地貌形态特征识别与分类,对生态环境、水文研究及地质构造分析等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现代地貌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精度较低,难以解决线性不可分的模式分类问题。人工方法虽然识别精度高,但因各人认知偏差导致的识别误差难以控制。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动态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线性不可分的地貌类型识别问题。坡谱是利用微观地形定量指标来反映宏观地形特征的有效方法,在地貌学研究中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8个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实验数据,以流域为分析单元,提取坡谱及其特征指标作为描述地形特征的定量因子,并通过BP神经网络的构建与学习,进行黄土地貌类型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地貌类型的样本数据中,第1次实验正确识别率平均值达70%;第2次和第3次实验中,去除相似度较高的峁状丘陵沟壑或峁梁状丘陵沟壑任一种地貌类型后,正确识别率平均提升为80%和85%。经Kappa系数验证,该方法能以DEM数据有效识别不同类型的黄土地貌。
刘双琳李发源蒋如乔常瑞雪刘玮
关键词:DEM黄土地貌神经网络
基于区域生长的黄土地貌沟沿线提取方法与实验被引量:13
2016年
沟沿线是黄土地貌正负地形的分界线,地形在沟沿线处存在较大的高程变化和坡度转折。坡面畸变邻域法是一种有效提取沟沿线的方法,但该方法对正负地形进行分割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多边形和分类错误,严重影响沟沿线的提取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区域生长方法来改进坡面畸变邻域法的提取结果。首先,分别以DEM提取的山顶点和出水口点作为正负地形的生长点进行4邻域生长,生长至正负地形边界或大于坡度阈值为止;然后,采用边缘检测方法提取正负地形分界线;最后,依据形态学图像处理方法去除"毛刺"得到最终的沟沿线。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对沟沿线的自动提取,解决了由于正负地形分类错误造成的沟沿线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沟沿线的提取精度,同时该方法也较好地保持了沟沿线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刘玮李发源熊礼阳熊礼阳刘双琳
关键词:沟沿线图像形态学D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