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瑞雪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黄土高原
  • 2篇DEM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类型
  • 1篇地形分析
  • 1篇地形要素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据并行
  • 1篇数字地形
  • 1篇数字地形分析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黄土
  • 1篇黄土地貌
  • 1篇沟蚀
  • 1篇沟沿线
  • 1篇高程模型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常瑞雪
  • 1篇宋效东
  • 1篇李发源
  • 1篇汤国安
  • 1篇张刚
  • 1篇刘玮
  • 1篇刘双琳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沟沿线的黄土高原沟蚀程度评价及分区研究
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起伏不平是黄土地貌的典型特征,黄土地貌相关研究一直是黄土高原研究的重要方面。沟蚀是片状水流汇集于沟槽发生的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等的总称。在黄土高原广泛发育的浅沟、切沟、冲沟、坳沟等不同级别的沟谷体...
常瑞雪
关键词:沟沿线黄土高原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分析
文献传递
黄土地貌类型的坡谱自动识别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地貌形态特征识别与分类,对生态环境、水文研究及地质构造分析等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现代地貌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精度较低,难以解决线性不可分的模式分类问题。人工方法虽然识别精度高,但因各人认知偏差导致的识别误差难以控制。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动态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线性不可分的地貌类型识别问题。坡谱是利用微观地形定量指标来反映宏观地形特征的有效方法,在地貌学研究中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8个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实验数据,以流域为分析单元,提取坡谱及其特征指标作为描述地形特征的定量因子,并通过BP神经网络的构建与学习,进行黄土地貌类型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地貌类型的样本数据中,第1次实验正确识别率平均值达70%;第2次和第3次实验中,去除相似度较高的峁状丘陵沟壑或峁梁状丘陵沟壑任一种地貌类型后,正确识别率平均提升为80%和85%。经Kappa系数验证,该方法能以DEM数据有效识别不同类型的黄土地貌。
刘双琳李发源蒋如乔常瑞雪刘玮
关键词:DEM黄土地貌神经网络
黄土高原可照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可照时间作为太阳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影响太阳辐射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数据并行技术,综合考虑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提出了起伏地形下基于DEM的并行可照时间模型。利用黄土高原地区90m×90mSRTM作为基础数据,计算了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月、季、年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了地形遮蔽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对季节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可照时间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同一纬度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可照时间差异明显,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布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季节平均可照时间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呈季节不对称性分布。可照时间受地形要素的影响显著,当地形遮蔽度大于0.6或坡度大于15°时,季节可照时间随遮蔽度或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季节可照时间受坡向的影响基本相同,整体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大于阴坡、半阴坡,平坦开阔区优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张刚汤国安宋效东常瑞雪
关键词:黄土高原数据并行地形要素D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