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爱丽森·韦斯克珀夫

作品数:1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伦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粒
  • 1篇植硅体
  • 1篇水稻
  • 1篇橡子
  • 1篇磨石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下游

机构

  • 1篇伦敦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澳大利亚拉筹...

作者

  • 1篇刘莉
  • 1篇王海明
  • 1篇蒋乐平
  • 1篇陈星灿
  • 1篇爱丽森·韦斯...
  • 1篇玖迪丝·菲尔...

传媒

  • 1篇人类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全新世早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橡子和水稻的开发利用被引量:28
2010年
最近发掘的浙江上山和小黄山遗址(11400—8000calBP)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村落遗址。这两个遗址均出土有大量磨石,而有机物遗存保存很少。本文对7件石器进行了淀粉粒、植硅体以及矿物残留物的初步分析,以便检验这些方法在复原古代生计形态和器物功能研究中的可行性。鉴定出的淀粉粒包括橡子、根茎类、薏苡以及疑似菱角等,但是没有发现水稻。在发现的水稻植硅体中,来自茎杆和叶的密度较高,而来自颖壳的密度较低。矿物分析表明残留物来自工具的使用以及周围的土壤基质。结果显示这些磨石曾经用于加工富含淀粉的植物和制陶用的羼和料。我们认为,对富含淀粉并且适于长期贮存的植物特别是橡子的大量开发利用是全新世早期长江下游地区生计形态中采集策略的特征。本研究显示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在古代生计重建中的巨大潜力。对这些遗址残留物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从采集经济到定居农耕经济的转变。
刘莉玖迪丝·菲尔德爱丽森·韦斯克珀夫约翰·韦伯蒋乐平王海明陈星灿葛威(译)
关键词:磨石淀粉粒植硅体橡子长江下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