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

作品数:39 被引量:295H指数:13
供职机构:斯坦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淀粉
  • 10篇淀粉粒
  • 10篇石器
  • 10篇酿酒
  • 9篇仰韶文化
  • 9篇遗址
  • 8篇植硅体
  • 7篇陶器
  • 6篇新石器
  • 6篇石器时代
  • 5篇新石器时代
  • 5篇二里头
  • 5篇出土
  • 4篇遗存
  • 4篇曲酒
  • 4篇曲霉
  • 4篇文化
  • 4篇红曲
  • 4篇红曲霉
  • 3篇宴饮

机构

  • 30篇斯坦福大学
  • 25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澳大利亚拉筹...
  • 5篇浙江省文物考...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俄勒冈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作者

  • 39篇刘莉
  • 18篇陈星灿
  • 8篇李永强
  • 8篇王佳静
  • 5篇蒋乐平
  • 3篇许宏
  • 3篇李炅娥
  • 3篇金正耀
  • 2篇葛威
  • 2篇葛威
  • 2篇梁中合
  • 1篇吴小红
  • 1篇杨谦
  • 1篇赵昊
  • 1篇赵昊
  • 1篇赵海涛
  • 1篇张培震
  • 1篇赵志军
  • 1篇齐乌云
  • 1篇王海明

传媒

  • 11篇中原文物
  • 5篇考古与文物
  • 5篇南方文物
  • 4篇考古
  • 3篇东南文化
  • 2篇农业考古
  • 2篇东方考古
  • 1篇考古学报
  • 1篇文物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华夏考古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西部考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出土的三角形石器是石犁吗?——毘山遗址出土三角形石器微痕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多个遗址中出土了三角形石器,考古学家多认为它们是用于稻作的石犁。经过实验考古和微痕分析,以一件现代铁犁、一件出土石铲和一件实验用石犁的形态和微痕观察作为对比标本,观察毘山遗址出土的五件崧泽文化三角形石器,发现毘山三角形石器可能具有铲、刀等多种功能,可作业于不同质地的物质,如植物和细土壤。这些遗物上没有发现类似犁耕的微痕,可以肯定它们不是犁。
刘莉陈星灿潘林荣闵泉蒋乐平
关键词:犁耕
渑池丁村遗址仰韶文化的曲酒和谷芽酒被引量:5
2021年
本文采用对陶器进行非损伤性、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淀粉粒、植硅体、酵母和霉菌),识别残留物中与发酵过程相关的多种微型植物和微生物化石。通过对河南渑池丁村仰韶文化遗址中九个尖底瓶的残留物(距今6000—5100年)的分析,获得了古代酿酒技术的证据。丁村的仰韶人用尖底瓶制作谷物发酵酒,酿酒原料主要为黍、大米、薏苡、野生小麦族种子和栝楼根。他们采用了两种发酵技术,以酒曲或发芽谷物作为发酵剂。制作酒曲的主要菌种可能是红曲霉,同时也包括少量曲霉和毛霉,主要原料可能为大米。利用红曲霉和大米制曲酿酒可能起源于长江下游地区,随着水稻栽培的传播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到达黄河流域。丁村距离著名的仰韶遗址仅10公里之遥,其酿酒方法可代表仰韶文化核心地区6000年前酿酒技术的发展状态。
刘莉李永强侯建星
关键词:仰韶文化酿酒发酵方法红曲霉
河南偃师市灰嘴遗址西址2004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2
2010年
2004年,对河南偃师市灰嘴遗址西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32个灰坑、2眼水井和1处白灰面残房基。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灰嘴遗址西址遗存主要属于二里头文化第二、三期。灰嘴遗址西址与东址一样,曾经是二里头时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以石铲加工为主的石器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
陈星灿李永强刘莉谢礼晔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石器
二里头贵族阶层酿酒与饮酒活动分析:来自陶器残留物的证据
2022年
中国青铜时代以青铜礼器的出现为重要特征,主要器形为爵、盉等酒器,很可能在祭祀宴饮活动中使用,使用这些器物的人群具有较高的社会身份。这些青铜器是模仿同类陶礼器铸造而成,而从陶礼器向青铜礼器的转变发生在二里头遗址。这类陶礼器常被认为与酒相关,但是目前缺少科学分析以了解其功能。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从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16件陶器样品进行残留物分析以检验酿酒与饮酒的直接证据。分析结果显示,曲被用作糖化发酵剂,大口尊用于半固态发酵酿酒,尊用于储酒,鬶和盉用于温酒和备酒,爵用于饮酒。其中,曲的原料包括红曲霉和草曲。发酵原料主要是水稻和小麦,并包括黍、薏苡、栝楼根等植物。水稻和小麦应不是伊洛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其少量种植可能具有特殊用途,包括作为贡品被二里头高等级人群用于酿酒。这项研究表明,二里头宫殿区具有举行宴饮活动的功能,是贵族阶层在特定的空间场合利用礼仪性器具提供特殊酒饮。这类宴饮活动可用来展示其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力,或实现与各种社会群体结盟的目的。这种以酒饮为核心内容的贵族宴饮活动及其相关的强调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发展,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贺娅辉赵海涛刘莉刘莉
关键词:淀粉粒植硅体红曲霉白陶
西山遗址出土器物淀粉残留物分析
2020年
本文是对甘肃礼县西山遗址出土石器和陶器进行的淀粉粒分析。经过显微镜检,在7件石器和8件陶器上共发现475个淀粉颗粒。经过与现代标本对比,这些淀粉粒可以鉴定为4个不同的植物类别,包括薏苡、小麦族、燕麦和山药。在鉴定的淀粉粒中,有完好的,也有一些呈现由碾磨和烹饪所造成的损伤特征,反映了当时的食物加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西周晚期的秦人种植和消费多种经济作物。
葛威刘莉赵丛苍金正耀
关键词:陶器石器淀粉
半坡和姜寨出土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的酿酒功能被引量:7
2021年
本项研究采用科学方法检验了陕西半坡和姜寨遗址出土的11件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中的微植物和微生物遗存。从残留物中发现的淀粉粒、植硅体、霉菌、酵母细胞和棒状方解石晶体中获得的多种证据表明,这些尖底瓶曾用于酿酒。酿酒原料主要包括黍等其他谷物(粟、稻米、小麦族)、豆类和块根植物(栝楼根、芡实)。使用芦苇吸管咂酒可能是当时的饮酒方法之一。仰韶人掌握两种酿造方法:利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谷芽酒和利用发霉的谷物加植物茎叶制麹酿造麹酒。这两种方法有时分别采用,有时也许同时采用。
刘莉王佳静刘慧芳
关键词:淀粉粒植硅体酵母霉菌
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陶器残留物分析:酿造谷芽酒的新证据被引量:29
2018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渭水流域仰韶文化晚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状态,我们对蓝田新街遗址出土的五件陶器进行了植物残留物的分析,并研究其是否为酿酒所用的器物。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显示,漏斗和尖底瓶是酿造谷芽酒的配套器物,酿酒原料包括黍、薏苡、小麦族、稻米、栝楼根、芡实,另外还有其他块根等附加植物原料。新街谷芽酒的原料组合与此前分析的米家崖酒非常接近,但增加了稻米和芡实。这也是首次发现黍与稻同时用作酿酒原料。根据我们对渭河流域几个遗址的分析,这一地区仰韶文化谷芽酒的最基本原料均为黍。仰韶文化遗址中尖底瓶的普遍而大量的存在,意味着以黍为主要原料的谷芽酒是当时常见的食物,是仰韶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传统。
刘莉王佳静赵昊邵晶邸楠冯索菲
关键词:酿酒淀粉粒植硅体薏苡
小米能否制作面条的实验研究:兼论喇家面条的成分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中国西北部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面条的历史被追溯到4000年前。喇家面条被描述为由带壳的小米磨成的粉制成面团并通过反复拉伸或挤压的方法制作而成。为了了解这种面条制作工艺,我们进行了面条试制实验和煮面实验,并记录了面条中的淀粉粒在烹调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研究表明,纯的粟黍面粉制成的面团不能拉伸成面条,煮过的粟黍淀粉粒形态也与喇家"面条"遗存中的"淀粉粒"不符。我们认为来自喇家"面条"的小米颖壳植硅体及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来自面条需要进一步研究。
葛威刘莉陈星灿金正耀
关键词:面条喇家遗址考古学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被引量:33
2008年
坐落于黄河流域伊洛盆地的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中心遗址,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聚落。该遗址发现于1959年,考古工作者通过大规模的系统发掘,揭示了该遗址复杂的空间布局。其遗存由宫殿区、贵族和平民墓、居住区以及制作青铜器、绿松石器、陶器、骨器的作坊组成^[1]。
许宏刘莉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黄河流域宫殿区青铜器
全新世早期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橡子和水稻的开发利用被引量:28
2010年
最近发掘的浙江上山和小黄山遗址(11400—8000calBP)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村落遗址。这两个遗址均出土有大量磨石,而有机物遗存保存很少。本文对7件石器进行了淀粉粒、植硅体以及矿物残留物的初步分析,以便检验这些方法在复原古代生计形态和器物功能研究中的可行性。鉴定出的淀粉粒包括橡子、根茎类、薏苡以及疑似菱角等,但是没有发现水稻。在发现的水稻植硅体中,来自茎杆和叶的密度较高,而来自颖壳的密度较低。矿物分析表明残留物来自工具的使用以及周围的土壤基质。结果显示这些磨石曾经用于加工富含淀粉的植物和制陶用的羼和料。我们认为,对富含淀粉并且适于长期贮存的植物特别是橡子的大量开发利用是全新世早期长江下游地区生计形态中采集策略的特征。本研究显示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在古代生计重建中的巨大潜力。对这些遗址残留物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从采集经济到定居农耕经济的转变。
刘莉玖迪丝·菲尔德爱丽森·韦斯克珀夫约翰·韦伯蒋乐平王海明陈星灿葛威(译)
关键词:磨石淀粉粒植硅体橡子长江下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