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宏伟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地基
  • 4篇铁路
  • 4篇复合地基
  • 4篇沉降
  • 3篇高速铁路
  • 3篇CFG桩
  • 2篇应力
  • 2篇土应力
  • 2篇土应力比
  • 2篇桩土
  • 2篇桩土应力
  • 2篇桩土应力比
  • 2篇现场测试
  • 2篇工后沉降
  • 2篇高铁
  • 2篇沉降特性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底基层
  • 1篇亚热带
  • 1篇亚热带地区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2篇黄淮学院

作者

  • 8篇徐林荣
  • 8篇陈宏伟
  • 2篇商拥辉
  • 2篇左珅
  • 1篇吴强

传媒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铁道标准设计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桩-筏(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现场测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桩土应力比是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通过对沪宁城际铁路路基试验段CFG桩-筏(网)和PHC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进行长期观测,分析了桩土应力变化规律,对桩土应力横向分布、桩间土应力变化、桩土应力比及荷载分担比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桩土应力比与填筑荷载成非线性关系,与桩土相对刚度密切相关;桩土应力横向呈不规则锯齿形分布,桩顶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桩间土承载作用在填筑初期得到了充分发挥,桩土差异沉降迫使桩顶承受更多荷载,褥垫层和土工格栅调整了桩土荷载分担,揭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桩-筏(网)复合地基承载机制。
陈宏伟徐林荣
关键词:现场测试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测试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沉降控制设计理念,沪宁城际铁路路基试验段采用CFG桩-筏复合地基。为探索其沉降控制机理和承载特性,对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分布、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等进行了长期观测,获取了一些客观的数据。分析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土体侧向变形、桩土应力沿路基横向分布以及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变化规律。为CFG桩-筏结构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应用进一步理论研究与设计优化提供试验依据。
陈宏伟徐林荣
关键词:高速铁路现场测试桩土应力比沉降特性
石棉尾矿在(底)基层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2014年
通过室内试验以及现场测试,结合SEM、XRD、XRF微观分析,研究了石棉尾矿作为高速公路(底)基层材料的路用特性。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石棉尾矿碎石混合料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是可行的。由于石棉尾矿含有少量碎石棉纤维,吸水率与一般的碎石相比偏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并注意施工防护和环境保护。在缺乏筑路材料的山区,合理利用当地的废矿料,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陈宏伟徐林荣左珅
关键词:道路工程筑路材料石棉尾矿底基层
高铁波浪状地形路基间过渡段沉降特性与控制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深厚软土地区连续路堤路堑过渡段沉降控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采用沉降板、分层沉降管和单点沉降计3种监测技术,开展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控制研究,并对工后沉降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地层特性选择地基处理方式,过渡段纵向差异沉降量较小,保证了线路平顺。各断面横向沉降路肩大于路基中心,铺轨前的横向差异沉降为4~9mm。沉降增长速率在加载期明显变大,间歇期变小,进入恒载期后,沉降曲线逐渐变缓,虽略有回弹,但沉降逐渐趋于稳定。揭示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并提出波浪状地形路基间过渡段工后沉降控制措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陈宏伟徐林荣
关键词: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工后沉降过渡段
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估被引量:9
2017年
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具有"时空"限制严、治理措施难、治理费用高等特点,且可能影响线下结构耐久性和列车正常运行等问题,是高速铁路运营维护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为解决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的问题,结合现场测试及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集成工程治理的措施。(1)路基两侧:旋喷隔离桩加固;(2)路基坡脚处:设置应力释放孔;(3)路基底部:花管注浆加固;(4)辅助措施:更换垫块+抬高扣件。研究成果应用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工程实例中,结合治理前后的沉降测试数据和TQI值,验证了该集成治理措施控制效果较好,能够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周洺汉商拥辉徐林荣陈宏伟
关键词:路基沉降治理措施TQI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亚热带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分析泥石流危害的影响因子及其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TA),针对亚热带地区泥石流主要危害线域工程的特点,建立了泥石流灾害评价故障树,并应用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对广东省乐昌市16条泥石流沟危险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灰色关联度危险度评价法结果一致性较高,且更符合实际情况。该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因子、权重不灵活,未考虑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地区适用局限性等问题。从而证明了故障树分析(FTA)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吴强徐林荣陈宏伟陈鸿志
关键词:泥石流亚热带
高速铁路PHC/CFG桩-筏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桩-筏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占比例较大,研究其变形特性对工程设计及运营期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PHC桩-筏复合地基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PHC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建设期及运营期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桩长和面积置换率相同,桩刚度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若桩刚度相同,桩顶沉降随面积置换率增加而减小;PHC桩-筏复合地基整体变形小于CFG桩-筏复合地基,且在限制侧向位移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桩-筏复合地基在建造期(铺轨前)堆载预压3个月完成的沉降量约占堆载预压6个月沉降量的90%以上,约占铺轨后沉降量的80%,建造期沉降量约为运营后3年半沉降量的65.4%~78.6%。
商拥辉徐林荣陈宏伟
关键词:PHC桩CFG桩高速铁路
砂桩-网复合地基2次预压沉降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技术升级改造,时隔5a后对原有砂桩-网复合地基进行2次预压,能否满足高速铁路工后沉降控制要求成为关键问题。分析了砂桩地基固结变形规律,利用模糊数学(Fuzzy)理论的"升半柯西分布",建立隶属度函数描述砂桩-网复合地基从固结排水到复合地基的转化程度,提出固结度表达式,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该表达式计算精度。并对考虑土体应力历史影响的e-lgp曲线法计算2次预压沉降量进行探讨,该方法可最终实现工后沉降精确估算。
陈宏伟徐林荣左珅
关键词:固结度工后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