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辉

作品数:2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血站
  • 7篇血小板
  • 4篇血站质量
  • 4篇MIRNA
  • 3篇单采
  • 3篇血液
  • 3篇指标体系
  • 3篇基因
  • 3篇采血
  • 2篇单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微小RNA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B2
  • 2篇细胞因子释放
  • 2篇献血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球
  • 2篇核黄素
  • 2篇靶基因

机构

  • 21篇山东省血液中...
  • 4篇威海市中心血...
  • 3篇泰安市红十字...
  • 3篇济宁市中心血...
  • 1篇山东泰邦生物...

作者

  • 21篇叶辉
  • 18篇庄云龙
  • 13篇申华
  • 7篇陈元锋
  • 4篇于媛
  • 4篇王玉霞
  • 4篇徐慧聪
  • 3篇张文静
  • 3篇杨晨曦
  • 3篇黄海燕
  • 2篇张传兴
  • 2篇张毅
  • 2篇刘燕
  • 1篇康佩佩
  • 1篇张谦
  • 1篇秦敬民
  • 1篇安立
  • 1篇刘艳
  • 1篇李惠玲

传媒

  • 10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站质量管理文件体系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血站质量管理文件体系的构建是血站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采供血工作能否安全有序进行。通过对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应用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明确应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提高血站质量管理工作能力,促进采供血工作质与量同步提高,保障血液安全。
谯铭铭庄云龙叶辉蒋保云申华
关键词: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风险评估
4℃冷藏保存血小板输注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致急性肾损伤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4℃冷藏保存血小板(cold storage platelets,CSP)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HS/R)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选取20只用以制备血小板制剂,剩余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空白组)、HS/R模型组(模型组)、CSP输注组、22℃±2℃振荡保存血小板输注组(RTP输注组)。容量复苏后24 h处死动物,采集血和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分子1(KIM-1)表达量,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①四组大鼠基线状态体质量、MAP、SCr、BUN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②复苏后24 h,模型组大鼠SCr(P<0.05)、BUN(P<0.01)、CysC(P<0.01)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CSP输注组BUN(P<0.01)、SCr(P=0.037)、CysC(P=0.020)水平低于RTP输注组。③与模型组比较,CSP输注组和RTP输注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降低。较于RTP输注组,CSP输注组血清IL-1β水平有所降低(P=0.041)。④与模型组相比,CSP输注组NGAL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CSP输注组和RTP输注组KIM-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学结果示,CSP输注可减轻肾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结论较于RTP,CSP输注可减轻SD大鼠HS/R急性肾损伤。
谯铭铭贡觉顿珠陈元锋于媛叶辉庄云龙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
贮存末期血小板miRNA 的表达谱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在体外常规贮存血小板微小RNA(miRNA)的表达谱变化,探讨miRNA参与调控血小板贮存损伤(PSL)的分子机制。方法留取来自无偿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20(人)份(5 mL/份),摇匀后等量混合,贮存于(22±2)℃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中,分别在d1和d5取样,采用纳米球(DNB)测序技术对血小板miRNA组测序;2组(不同贮存期)血小板相比miRNA表达量差异≥2倍(P<0.01)时,采用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预测靶基因及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miRNA的表达以验证DNB测序结果。结果miRNA表达谱:贮存d5与d1血小板相比,共有315个表达量差异明显的miRNA,其中上调146个(如miR-146a、let-7b等),下调169个(如miR-30d、miR-142等);已知126个miRNA中,表达上调的43个,表达下调83个;新见miRNA序列189条。d5与d1组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呈明显富集的GO条目(term)包括细胞组分、细胞器、细胞膜等细胞结构,黏附、催化、活性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加工、代谢、生物调节、应激等生物过程。相应的KEGG富集前10的通路中主要是信号转导、分泌、膜转运、氨基酸代谢、多糖代谢、蛋白质合成、环境适应等功能。随机挑选的6个差异表达miRNA所做qPCR结果与测序结果均一致。结论随着血小板体外贮存时间的延长,miRNA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功能预测提示这些miRNA可能参与体外贮存下血小板发生PSL的调控。
谯铭铭李伟庄云龙叶辉刘群盖厦陈元锋申华蒋保云王玉霞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小RNA
病毒灭活条件下血小板mircroRNA组的表达
目的探索病毒灭活条件下血小板内微小RNA(microRNA)组的表达,为研究病毒灭活对血小板贮存损伤(PSL)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血小板来自山东省血液中心自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16人,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所有样本转移到血...
徐慧聪庄云龙叶辉蒋保云申华刘艳安立谯铭铭
文献传递
维生素B_2光化学技术对单采血小板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B_2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PRT)处理的单采血小板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20人,各取60 ml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平均分成2份:一份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另一份采用维生素B_2联合紫外光照射的光化学法处理作为实验组。在血站标准条件下保存7d,分别于1、3、5和7 d取样,分析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应用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源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TNF-α和IFN-γ)和血小板源细胞因子(CCL3、CCL5、TGF-β-1和PF4)含量以及可溶性P-selectin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C、PDW和MPV没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血小板贮存期的延长,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含量逐渐增加,5-7 d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平台,且实验组中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小板贮存的3、5和7 d时,实验组中P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2,P=0.010,P=0.011)。在5和7 d时,实验组中P-selecti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8,P=0.0036)。白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含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PRT处理的去白细胞血小板中,细胞因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在贮存5和7 d时,血小板源性细胞因子的积累达到一个新的平台,其原因最可能是血小板的活化和凋亡。
刘燕盖厦张文静申华乔文本张毅张传兴叶辉李惠玲庄云龙
关键词:血小板
miRNA-326作用于其靶基因BCL-XL的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miRNA-326是否作用于其靶基因BCL-XL,探讨miRNA调控血小板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组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系统,分别构建含有BCL-XL 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片段的野生型和变异型的双荧光素酶载体,设置对照组,转染细胞检测相对荧光强度。结果分别构建了PsiCHECK-BCL-XL-3′UTR-WT(野生型)和PsiCHECK-BCL-XL-3′UTR-MT(变异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载体;miRNA-326序列和PsiCHECK-BCL-XL-3′UTR-WT质粒共转染测定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miRNA-326阴性对照序列和PsiCHECK-BCL-XL-3′UTR-WT质粒共转染组)(P=0.034);同时也显著低于miRNA-326序列和PsiCHECK-BCL-XL-3′UTR-MT质粒共转染的变异组(P=0.022)。结论miRNA-326作用于BCL-XL基因的3′UTR;这为研究miRNA调控血小板凋亡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谯铭铭盖厦叶辉姬艳博于媛陈元锋徐慧聪庄云龙
关键词:BCL-XL基因
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构建山东省血站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文献、标准等检索,结合采供血实际工作,以采供血业务过程关键控制点为导向,拟定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经2轮德尔菲法专家征询和论证,运用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又经6个月的试行,完成对指标内容的修订和完善。结果构建了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分别为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二级指标72项,包含指标含义、计算公式等。2轮专家征询意见和2轮论证会议,修订指标17项,并通过主观加权和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经试行的局部微调,形成了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结论首次构建覆盖采供血业务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可有效评价血站质量管理水平,为打造山东省血液质量管理“一盘棋”发展模式、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刘群李雪梅吴玉清戎志全杨忠思宋哲赵淑红朱琳孙庶丽张韦韩金玉范晓娟叶辉谯铭铭申华贡觉顿珠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采供血
山东省血站血液检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2024年
目的通过量化监控和趋势分析对血站血液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促进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同质化水平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3.0软件对其中血液检测(31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家血站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不合格项目占比为ALT 55.84%、HBsAg 13.63%、抗-HCV 5.08%、抗-HIV 5.62%、抗-TP 18.18%、其他因素(主要标本不合格)1.65%。检测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1.23±0.57)%与1.11%,ALT不合格率和中位数分别为(0.74±0.53)%与0.60%,检测不合格率与ALT不合格率呈正相关(r=0.974,P<0.05)。HBsAg不合格率为(0.15±0.09)%,抗-HCV不合格率为(0.05±0.04)%,抗-HIV不合格率为(0.06±0.03)%,抗-TP不合格率为(0.20±0.05)%。17家血站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率均值为0.21‰,标本溶血率均值为0.08‰,标本容量不足率均值为0.01‰,标本血细胞比容异常率0.02‰。17家血站实验室4种HBsAg、抗-HCV、抗-HIV试剂和3种抗-TP试剂复检符合率均有差异(P<0.05)。ELISA试剂使用率为(114.56±3.30)%,ELISA中断率为(10.23±7.05)‰,ELISA失控率为(0.90±1.17)‰,失控率与中断率、试剂使用率均不存在相关性(均为P>0.05),中断率与试剂使用率呈正相关(r=0.592,P<0.05)。所有血站共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443份,不合格率为3.78/万;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15份,不合格率为0.13/万;检出HIV RNA阳性标本5份,不合格率为0.04/万。NAT不合格率为(0.72±0.04)‰,NAT单反应率为(0.39±0.02)‰,HBV DNA单反应率为(0.36±0.02)‰,NAT单反应率与HBV DNA单反应率呈正相关(r=0.886,P<0.05)。3家血站实验室(C、F、H)使用单检核酸检测系统的鉴别阳性�
李雪梅翟玮玮杨忠思赵淑红吴玉清刘群宋哲戎志全孙庶丽范晓娟张韦韩金玉朱琳安宪武张惠任俊霞李雪晶杨晨曦周博黄海燕刘广彩陈平叶辉谯铭铭申华贡觉顿珠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血液检测
血站和单采血浆站协同发展的要素调查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血站、单采血浆站(以下简称浆站)协同发展的要素,探讨血站、浆站协同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方法通过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血源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7—2021年山东省9个市血站和浆站的献血和献浆相关数据,分析献血献浆人数及人员交集情况;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有关献血献浆事业协同发展政策和信息化现状及建设期望。结果2017—2021年全山东省9个市的献血总人数高于献浆总人数,均逐年递增,献浆人数增幅显著高于献血人数(131.78%vs 23.90%,P<0.05)。献血献浆交集人员占献血献浆总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0.45%增长至2021年的1.04%,增幅131.11%。94.2%参与调查单位所在行政区未发布促进献血献浆事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期望血站和浆站设置距离间隔50 km以上的居多(63%)。血站与浆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功能需求前4位的项目为血液检测结果(94.61%)、身份证号(87.54%)、献血献浆记录(85.51%)、健康征询/检查结果(82.15%)。血站、浆站协同发展的要素排在前4位的是政策支持(96.25%)、信息化联网(92.36%)、顶层设计(87.44%)、文化建设(86.58%)。结论献血献浆交集人员逐年上升,主要为献全血与献浆交集的人数,应引起关注。实现献血与献浆事业协同发展,政策支持是推进血站浆站协同发展最关键和基础的手段。推动血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实现献血和献浆信息共享是血液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完善立法,制定协同发展政策,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献血和献浆宣传,树立献血献浆同样光荣的思想,促进献血和献浆事业协同发展,保障血液安全。
刘群贡觉顿珠张谦叶辉申华谯铭铭李林蔚张兴哲陈祥文陈理良刘洋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信息化建设
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建立有效的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对采供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血液质量控制过程的差距,促进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质量控制(20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家血站关键设备监测合格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关键物料监测合格率、血液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平均值分别为99.47%、99.51%、99.95%和98.99%,不同规模血站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质量检查项目总数与血液制备总量皮尔逊相关系数r=0.645(P<0.05)。检验报废率、非检验报废率平均值为1.14%、3.36%,在不同规模血站间的报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糜血报废率平均为3.07%,乳糜血报废率与非检验报废率成正相关(r=0.9813,P<0.05),实施乳糜血控制措施的血站和未实施控制措施的血站之间的乳糜血报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色泽异常报废率、非标量血液报废率、血袋破损报废率、溶血报废率、血液蛋白析出报废率、血液凝块报废率平均值为0.20%、0.14%、0.06%、0.06%、0.02%、0.02%,6项指标在大、中、小规模血站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过期报废率、其他因素报废率、保密性弃血报废率、不合格标本血报废率平均值为0.02%、0.05%、0.003%、0.004%。气泡血报废率为0.015%,异物血报废率和标签不合格血报废率均为0。结论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能够监测过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
刘群吴玉清李雪梅杨忠思宋哲戎志全赵淑红朱琳范晓娟孙庶丽张韦韩金玉李雪晶周博杨晨曦黄海燕刘广彩陈凯安宪武张惠任俊霞叶辉谯铭铭申华贡觉顿珠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