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卓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油酸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扩张症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原时间
  • 1篇气管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原
  • 1篇窘迫综合征
  • 1篇扩张症
  • 1篇呼吸窘迫
  • 1篇呼吸窘迫综合...
  • 1篇活化部分凝血...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范崇熙
  • 2篇程庆书
  • 2篇李英卓
  • 2篇李小飞
  • 1篇赵晋波
  • 1篇陈鹏
  • 1篇韩勇
  • 1篇汪健
  • 1篇张志培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总结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57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6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残存肺膨胀良好,无代偿性肺气肿,随访期间无复发咯血及咳脓痰症状,亦无肺内新发病灶。手术相关并发症43例,其中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胸膜瘘7例,脓胸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死亡3例,其中术中经膈肌打气腹导致空气栓塞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全部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其中结核性36例,化脓性333例。结论薄层高清晰CT检查已成为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手术依据。手术治疗根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在呼吸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完全切除病肺,术中避免经膈肌打气腹。
李英卓范崇熙李小飞韩勇程庆书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兔油酸ARDS模型72h内炎性因子及凝血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兔油酸(O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72 h内NF-κB、IL-10、GR、PT、APTT、Fib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n=24)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对照组6 h和实验组6、24、48、72h(n=6)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含量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1)注射油酸48h内,实验组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达到ARDS的诊断标准;72 h后呼吸功能有所改善,PaO2/FiO2>200mmHg达不到ARDS的诊断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NF-κB、IL-10、GR含量升高(P<0.05或P<0.01)。肺泡灌洗液中NF-κB、IL-10、GR含量均比血浆中略低。(3)与对照组相比,OA6、24 h组PT明显增加(P<0.01);各实验组APTT均见明显升高(P<0.01),OA6 h组Fib明显降低(P<0.01)。结论兔油酸构建ARDS模型48 h内符合ARDS诊断标准,72 h后未能达到ARDS诊断标准。促炎/抗炎系统平衡可能影响ARDS的发展进程。ARDS时凝血功能下降。
李英卓范崇熙陈鹏汪健赵晋波程庆书张志培李小飞
关键词:油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白细胞介素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