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婧婷

作品数:4 被引量:18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企业
  • 1篇信息披露
  • 1篇员工持股
  • 1篇员工持股制
  • 1篇员工持股制度
  • 1篇月报
  • 1篇智能化
  • 1篇智能化技术
  • 1篇数字化
  • 1篇所有制
  • 1篇披露
  • 1篇企业价值链
  • 1篇重大科技项目
  • 1篇黏性
  • 1篇项目治理
  • 1篇混合所有制
  • 1篇价值链
  • 1篇国有企业
  • 1篇国有企业改革
  • 1篇持股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邵婧婷
  • 1篇张永冀
  • 1篇黄群慧
  • 1篇苏治
  • 1篇王欣
  • 1篇余菁
  • 1篇江鸿

传媒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研究被引量:45
2019年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的后续延伸,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并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管理、研发设计、组装流程、售后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从整个价值链体系及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机制。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为生产研发提供综合服务、为生产组装提供技术支持、使销售及售后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价值链的重塑,能够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提供助力。
邵婧婷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化价值链
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制与最优项目治理
2023年
为拓展我国产业政策组织效率提升问题研究,本文以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为研究主题,在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围绕治理原则、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维度分析了重大科技项目的最优治理模式。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效率提升的关键缺口在中观的项目治理层次。重大科技项目应在分类基础上采用匹配不同情境的项目治理原则,构建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组织实体的角色和功能,并优化项目治理的运行机制。
邵婧婷江鸿
关键词:重大科技项目项目治理
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被引量:135
2014年
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时期,员工持股制度再次走到改革的前沿。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从理论层面,如何认识中国的员工持股制度,该制度实践的理论基础何在?从实践层面。之前中国曾经实行的员工持股遇到怎样的问题?从操作层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持股制度具有怎样的适用性.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围绕这些问题,本文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员工持股制度,有"双因素"理论、合作经济与民主自治理论、现代劳动产权理论等作支撑。更与蒋一苇先生提出的"经济民主论"和"职工主体论"的经济管理思想相通.本文提出其本质是一种兼具"激励与治理双效应"的制度安排,这为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推进员工持股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员工持股实践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政策思路。出现了数次反复.在理念和执行两个层面都存在问题,员工持股制度的应有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与释放。三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员工持股,应结合国情,加快相关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人力资本性质等因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其中,采用混合所有制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比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更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同一类型企业中.员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越显著的国有企业,越适宜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成功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应坚持激励相容、增量分享和长期导向三项基本原则。
黄群慧余菁王欣邵婧婷
关键词:员工持股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
上市公司经营月报对定价效率的影响——基于预期调整的分析视角
2023年
经营月报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披露方式,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依据预期黏性理论构建模型,阐释经营月报对定价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然后手工整理上市公司经营月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多时点DID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经营月报的披露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定价效率,并且在首次披露3个月后,经营月报对定价效率的显著影响逐渐体现。以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代表投资者预期进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经营月报的披露显著增加了分析师对公司盈利水平的预测调整次数和预测波动性,并降低了预测误差,说明经营月报披露对定价效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预期黏性实现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经营月报对定价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熊市”阶段、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省份以及经营周期较短、经营风险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或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经营月报模式有助于甄别上市公司真实价值,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并对季报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苏治苏治邵婧婷邵婧婷
关键词:信息披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