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发酵
  • 1篇丁醇
  • 1篇选育
  • 1篇饮料
  • 1篇诱变
  • 1篇沼气
  • 1篇沼气脱硫
  • 1篇制氢
  • 1篇脱除
  • 1篇气脱
  • 1篇气中
  • 1篇脱硫
  • 1篇硫化氢
  • 1篇酵母
  • 1篇酵母菌
  • 1篇菌种改良
  • 1篇混菌
  • 1篇活性炭
  • 1篇活性炭再生
  • 1篇葛根素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王文娟
  • 3篇王振斌
  • 1篇苏海佳
  • 1篇马海乐
  • 1篇邵淑萍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产氢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产氢菌,从碱处理后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产氢菌(H-1和H-2),生物学鉴定表明两株菌均为Enterobacter种属,H-1菌为Enterobacter cancerogeous HG6 2A种属,而H-2与Enterobacter homaechei 83的关系最亲近。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将H-1和H-2菌液进行1∶1混合时发酵性能最佳,对应的发酵时间和产氢量分别为33h和861m L/L,混合发酵克服了H-1菌单独发酵氢产量低和H-2菌发酵时间长的缺陷。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脂肪酸(VFA)为乙酸和丁酸,表明两株菌的发酵类型均为丁酸型发酵。由于两株菌的协同作用,混合发酵初期VFA的累积速率降低,提高了发酵体系的稳定性。
张存胜王文娟王振斌邵淑萍马海乐
关键词:产氢菌RDNA制氢发酵
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混菌发酵制备葛根醋饮料研究
本文为了研究葛根醋饮料的制备, 本文采用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的一种新方法进行葛根提取影响因子和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60℃;pH5.0;料液质量比1∶20;纤维素酶加量1mg/g,...
王振斌王文娟
关键词:醋饮料发酵葛根素
高产丙酮丁醇梭菌选育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介绍了丙酮丁醇梭菌选育的现状,主要包括丙酮丁醇菌快速筛选和改良方法。丁醇菌筛选方法主要为溴甲酚绿和美蓝褪色法、丁醇胁迫驯化和复合筛选法等。改良方法主要涉及物理诱变方法(紫外、室温等离子体、离子束注入等)、化学诱变方法、复合诱变法和基因工程法等。对比不同改良方法,复合诱变所得菌株性能更具优越性,是今后丁醇菌改良的应用趋势。基因工程法以高效表达、显著提高丁醇产量的特点占有一定优势,是现代及未来菌株改造的发展方向。
张存胜王文娟康欣欣
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丁醇选育菌种改良诱变
改性活性炭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性能及其再生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提高活性炭对沼气中硫化氢的脱除性能,研究了改性剂(FeCl_3)对活性炭处理的影响和改性活性炭的再生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活性炭再生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0%的FeCl_3溶液改性效果最佳,对应单批次H_2S吸附量为8.51 mg/g。载水率为10%时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可达14.2 mg/g。经过26次干燥法再生,改性活性炭的H_2S吸附量高达127.9 mg/g,是单批次H_2S吸附量的9倍。硫酸溶液法可显著提高活性炭活性,可作为再生过程的强化手段。
张存胜王文娟苏海佳王振斌王恩彪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沼气脱硫硫化氢活性炭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