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亚军

作品数:8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烧肉
  • 3篇生姜
  • 3篇红烧肉
  • 2篇贮藏
  • 2篇咀嚼
  • 1篇德州扒鸡
  • 1篇抑菌
  • 1篇营养品质
  • 1篇生姜提取物
  • 1篇食品
  • 1篇提取物
  • 1篇吞咽
  • 1篇吞咽动作
  • 1篇贮藏保鲜
  • 1篇贮藏方式
  • 1篇滋味
  • 1篇唾液
  • 1篇唾液分泌
  • 1篇鲜味
  • 1篇咸味

机构

  • 8篇渤海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德州扒鸡...

作者

  • 8篇邓亚军
  • 4篇冯叙桥
  • 4篇刘欢
  • 4篇刘丹
  • 3篇刘登勇
  • 2篇韩耀辉
  • 2篇郭晨
  • 1篇董丽
  • 1篇徐幸莲
  • 1篇杨文晶
  • 1篇王南

传媒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姜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3
2016年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原产东南亚,国内主要分布于中部、南部以及四川省。早期的药理实验证实生姜具有散寒、止呕、开痰的功效,现代科学证实生姜具有抗衰老、降血脂、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消炎抗菌等多种药效,同时也是食品和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本文介绍了生姜中的姜精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分子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提取方法,以及生姜生物活性成分在食品、药理、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实际展望了生姜加工和活性成分提取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还就生姜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应用提出了确定生姜中最具抗菌活性的成分或单体,加快研究开发生姜生物活性成分测定的高精度方法和高效的分离与提纯技术等建议,供相关研发人员参考。
刘丹张程慧安容慧冯叙桥周纷邓亚军张骏龙刘欢
关键词:生姜活性成分
红烧肉咀嚼过程中唾液分泌对食团特性和吞咽动作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本实验选用12名感官品评员,分别咀嚼红烧肉的脂肪层和瘦肉层,收集不同咀嚼阶段食团并记录感官品评员的咀嚼次数,测定食团水分含量,跟踪分析品评员在咀嚼过程中的咀嚼参数、唾液分泌量以及不同部位红烧肉食团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咀嚼过程中,品评员的咀嚼次数显著升高(p<0.05),咀嚼频率相对稳定(p>0.05);品评员的唾液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唾液流速显著下降(p<0.05)并趋于稳定;食团湿基和干基水分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在同一咀嚼阶段,品评员咀嚼脂肪层的唾液分泌量和唾液流速均显著低于瘦肉层(p<0.05);脂肪层食团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瘦肉层食团(p<0.05)。对于红烧肉同一部位,每名感官品评员的个性咀嚼行为和唾液分泌导致食团在吞咽点时的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相对集中,其中脂肪层的食团水分含量大约在25%~30%之间,瘦肉层大约在60%~65%之间。由此可见:食团水分含量是触发吞咽的重要标志之一。
刘登勇邓亚军韩耀辉郭晨
关键词:红烧肉咀嚼吞咽触发
生姜提取物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6年
生姜是药食两用植物,被广泛用作香辛料类调味品。生姜提取物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姜辣素、挥发油和二苯基庚烷等多种天然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该文介绍了生姜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阐明了活性成分的抑菌作用,综述了生姜提取物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实际展望了生姜提取物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周纷杨文晶冯叙桥张骏龙刘丹邓亚军刘欢
关键词:生姜提取物抑菌贮藏保鲜
德州扒鸡加工过程中基本营养指标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通过对德州扒鸡及卤制老汤在不同加工阶段的基本营养指标进行测定,探究扒鸡的综合营养性及各营养指标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期对扒鸡产品的工艺改进提供参考。实验显示:扒鸡在加工过程中,肉中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上升(p〈0.05);pH在升温卤煮后最高,且变化幅度在0.29以内;水分含量虽逐渐降低,但总体流失较少;总糖含量自升温卤煮起逐渐降低;脂肪含量在升温卤煮阶段最高,而后降低,成品中含量为7.22%;蛋白质自高温焖煮阶段逐渐降解。各营养指标含量在降温焖煮后都趋于稳定。老汤中的营养成分丰富且稳定,并与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动力传质作用:其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分含量增加,范围在0.24%以内;pH的变化对汤的品质无较大影响;脂肪含量较低,约在0.16%-0.21%之间;糖与蛋白质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扒鸡成品的氯化钠与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卤制老汤营养成分丰富且稳定;升温卤煮阶段对各个营养指标的含量变化影响较大,降温焖煮后各个营养指标的变化趋于平衡。
刘登勇王南张庆永徐幸莲邓亚军王赛赛宋爱祎
关键词:德州扒鸡
口腔加工对红烧肉口感品质的影响
口腔加工是食品从入口到吞咽过程中食团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及其所引起人体生理反应的动态变化。在口腔加工过程中,食品经牙齿破碎后,被唾液包裹并润滑形成食团,进而触发吞咽。口腔加工对食品口感的形成至关重要。红烧肉是以猪五花肉为主...
邓亚军
关键词:红烧肉滋味
文献传递
生姜在饮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生姜中含有姜酚、姜烯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降血糖等多种良好的功效。生姜应用于饮品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势。文中详细介绍了生姜的功效及在饮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并就生姜在饮品加工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了参考意见。
张骏龙时彩云冯叙桥周纷邓亚军刘欢刘丹
关键词:生姜
不同贮藏方式对果蔬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果蔬是人体获得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但是果蔬采后依然进行活跃的新陈代谢,导致营养物质的损失,其损失程度和速率主要受到果蔬不同贮藏方式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不同贮藏方式对果蔬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并从保持营养的角度对不同贮藏方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蔬贮藏保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欢董丽冯叙桥周纷张骏龙邓亚军刘丹
关键词:果蔬贮藏方式营养品质
红烧肉咀嚼过程中咸味和鲜味的释放规律被引量:9
2017年
经过招募、筛选和培训,构建由10人组成的感官评价小组。要求10名评价员自然咀嚼红烧肉样品并在不同咀嚼阶段收集食团,对咀嚼过程中食团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p H值、氯化钠含量、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进行动态跟踪并结合电子舌检测技术评价其味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咀嚼过程中,食团的水分含量显著上升,脂肪含量持续降低,在吞咽点时分别达到质量分数55.65%和19.40%;除咀嚼初期外,p H值无显著变化;氯化钠含量与风味核苷酸含量逐渐降低并在吞咽点时略有升高,其含量分别达到1.07%和79.90 mg/100 g。相关性分析显示:食团的氯化钠含量与其p H值呈显著负相关,风味核苷酸含量与其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合电子舌分析红烧肉咀嚼过程中的食团咸味和鲜味释放规律,咸味和鲜味释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咀嚼中后阶段咸味和鲜味值最强。
邓亚军刘登勇郭晨韩耀辉
关键词:红烧肉咀嚼咸味鲜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