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彬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犬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犬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对心功能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CM-DiI标记体外分离得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s),分为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6),于心肌梗死后2 h分别经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生理盐水,冠状动脉结扎后2 h及6周时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出量、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移植后6周,观察CM-DiI标记的BM-MNCs在心肌内的分布,检测心肌组织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密度。【结果】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6周,梗死边缘区和梗死中心区均可见CM-DiI标记的细胞;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移植组左室舒张末压比对照组显著降低[(5.1±3.07)mmHg vs(11.67±3.42)mmHg,P<0.01,1 mmHg=0.1333 kPa],移植组心输出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3.1±0.89)L/min vs(2.39±0.43)L/min,P<0.05];BM-MNCs移植后6周,移植组有明显的血管新生,移植组梗死边缘区血管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9.32±2.47)vs(9.47±1.28),P<0.01],梗死区血管数量移植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44±0.51)vs(3.07±0.3),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促进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
- 唐洁苏彬陈涛米杰张健齐向前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心功能毛细血管密度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1],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的观察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虽然经溶栓和PCI后,心外膜冠状动脉再通,但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梗死相关血管通畅率与生存率之间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的通畅并不意味着组织水平再灌注的完全恢复[2]。
- 唐洁苏彬王宏鑫高蕊米杰张健齐向前
-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 增加门诊实习对提高营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 2014年
- 营区医疗是部队以中队(连)为服务单位、以营区的全体官兵为服务对象、以官兵进入至离开营区为服务时限、以保障战斗力为宗旨的基层医疗,是向营区全体官兵提供个体化、连续化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部队营区的全科医疗[1]。为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之更贴近基层部队需要,我们在营区医学临床实习中采用传统实习与门诊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
- 王火李志军苏彬石莹李云霞
- 关键词:临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