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黄道周
  • 3篇月令
  • 3篇明义
  • 2篇心境
  • 2篇《月令》
  • 1篇代书
  • 1篇道观
  • 1篇都城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修身
  • 1篇学生主体性
  • 1篇学问
  • 1篇训诂
  • 1篇训诂学
  • 1篇一元论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理念
  • 1篇政权
  • 1篇志学

机构

  • 16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蔡杰
  • 3篇翟奎凤
  • 1篇蔡杰
  • 1篇田瑾

传媒

  • 3篇闽台文化研究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天府新论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山东青年政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9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道周对孟子性善论的坚守与诠释被引量:5
2017年
孟子的性善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历代诸儒或有批评,或有继承,更有发展。明末大儒黄道周以不同于同时代主流的独特思想,对汉宋诸儒的人性论进行一一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坚守和诠释孟子的性善论。黄道周严分人性和气质,运用太极阴阳学说探求人性论的形上依据,说明人性着不得一毫气质,强调了天命之性的至善性与永恒性。关于恶的来由,黄道周走了一条不同于宋儒的路径,向外确立了人性是由后天积习所损坏,从而完善了性善一元论。
蔡杰翟奎凤
关键词:黄道周坚守
学问从博 义行从一——李阿山嘉靖《龙溪县志》校注本评述
2018年
李阿山先生校注的《嘉靖龙溪县志》由中华书局2017年11月印刷出版。嘉靖《龙溪县志》主要有史料价值、校勘价值、学术史价值三方面。李阿山先生继承与运用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嘉靖龙溪县志》校注本所涉内容涵括训诂学与方志学两大领域,在汇校理校的综合性、标点的灵活性,字音、字形、字义、文学评判的精湛性,典制注释的详致性、田野考察的实证性等诸多方面的注释特点十分突出。主要体现了三个维度的学术价值,是一本具有原创内容的新史志,是一部具有训诂学与方志学贡献的学术论著,是一种方志整理与普及地方文化的新范式。有利于介绍地方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风俗教化。
蔡杰
关键词:训诂学方志学
《论语》“敏德”诠释的汉宋学术差异
2018年
历代儒者对《论语》中"敏"的解释主要为疾速义与勤勉义。无论是在为学、言行、事功还是仁德方面,经学时代的汉唐儒者将儒家"敏德"视为疾速,体现为向外谋求进取事功的特点;理学时代的宋明儒者将"敏德"视为勤勉,转变为向内探求仁德,由此通往与把握最高本体"理"或"心"。对《论语》"敏德"的诠释有如此转变,与汉唐儒者和宋明儒者在思想观念、个人气质、国家气象上的差异息息相关。汉唐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充满大国气象,对外极其强盛;而宋明两代则国势相对文弱,但其内质却极其富有。国家气象上的外强与内富的不同映射到个人身上,体现为汉唐儒者追求进取的刚性气质与宋明儒者注重持守的韧性气质。而如此国家气象与个人气质的差异,其内在原因在于时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宋儒对汉唐功业提出批判,特别是程朱理学兴起,儒者在价值观上有所偏重,侧重于内圣的人格取向,实质是内圣压倒外王的体现,由此从外向事功转为向内求仁。儒家敏德是一种对行事的主张与追求,今天若能重拾儒家"敏德"理念,当合疾速与勤勉二义为之,在内质与外事上取得统一。
蔡杰
关键词:《论语》勤勉
南明政权下黄道周的心境转变被引量:3
2018年
黄道周是明末大儒,在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他在南明朝的政治舞台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对黄道周在南明诸朝的行迹多有记载,但相关研究大抵限于历史文献上。真正对黄道周在南明诸朝中的行迹与心境能有一个直接体现的,其实主要是黄道周自己的著作,特别是后期大量的诗稿。通过梳理黄道周在南明期间的诗歌,可以看到他在弘光朝与隆武朝时期复杂的心境变化,从对弘光政权的犹疑到失望,再到隆武政权早期的信心满怀,直至希望破灭,最终选择蹈仁赴死。在短短不到一年之间,如此一波三折的心境转变,才是一个活泼泼的"大明孤臣黄道周"的真实形象。
蔡杰
关键词:黄道周心境
儒家本体论的内在化转向--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诠释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历代诠释多有差异。汉唐时期郑玄、孔颖达从《诗经》和《中庸》两部经典出发,分别释“上天之载”为上天之生物与上天之事,“天”不仅是政治的形上根源,而且也是万物得以生成的最终根据。宋明儒者则更注重义理的阐发,理学家以“上天之载”说明天理的实存,而“无声无臭”指其无所不包、处处遍在的特性;心学家则直接以“上天之载”指天所赋予的人的良知,“无声无臭”指其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特征,即无需主观把捉,当下即可显现的妙用。虽然汉唐、宋明儒者都从形而上的维度对“天”进行把握,但其内涵却出现了明显的内在化转向。
高强蔡杰
关键词:良知
“命脉说”与“命令说”——从“维天之命”看宋明两代对天命诠释的转变
2018年
《诗经·周颂》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自《中庸》之后,历代文献常有引发,而宋明两代的儒家更加重视对其诠释。在宋儒的诠释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的天命主要是指天道本身的不息不止,即"命脉说",说明宋儒侧重于天道本体层面。程颐更是将该诠释与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联系起来,其创造性的诠释对整个宋代在"维天之命"上的解释影响重大。宋儒的诠释体现为二元分立的特点。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明儒则对此提出质疑与修正,对"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的诠释转向于天人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二元合一的态势,最终完成"命脉说"到"命令说"的转变。
蔡杰
关键词:忠恕二元分立
“游必有方”本义考及其孝道观被引量:1
2018年
"游必有方"的传统注解相对模糊,导致如今新解不断,因而有必要对众家所注进行梳理,加以归纳总结,分析其历史来源。通过考求"方"的本义和假借义,可以梳理出引申义,为"游必有方"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从而证实郑玄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用宋明儒所阐发的孝道思想来解读"游必有方",发现其背后蕴含着孝道观:知孝更须行孝,尽孝先于尽忠。"游必有方"所包含的孝道观为现代意义上的事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蔡杰
关键词:本义孝道
先周豳地都城“京”字考
先周豳地地望历来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公刘迁豳之后的都城到底在何处.《诗经·大雅·公刘》有句“乃陟南冈,乃觏于京”,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可以发现“京”字原本并非泛指京师、京城的地名,而是一个具体指称,为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庙嘴...
蔡杰
关键词:历史地理
易学视野下的《月令》新诠——黄道周《月令明义》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明末大儒黄道周的《月令明义》是《月令》诠释史上有代表性而且风格独特的一部著作,也是黄道周后期《礼记》五解之一,但是《月令明义》的解经体例有别于其他四解,其解经特点是杂采经传,相互考证、推衍与阐发,以及以阴阳二气的思想贯穿于《月令》诠释之中,而其最大特点无疑是以易解令。该书正是以易历结合的方式对《月令》条文背后的思想进行综合阐发。通过重点对《月令明义》书中十二月与十二消息卦的关联论述进行梳理与解读,可以看出黄道周旨在阐发《月令》律令条文背后的王道思想,其王道思想实以农为本、以民为本;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礼乐教化的体系,重庆赏而轻刑威,体现了儒家农本民本思想与提倡仁政德政的主张。
蔡杰翟奎凤
关键词:黄道周
"双一流"背景下古代书院育人理念的微观生态系统分析
"双一流"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流的人才,书院作为古代官学的有益补充,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性继承书院育人理念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基于微观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对书院育人理念分析发现,书院环境讲究...
田瑾蔡杰
关键词:古代书院育人理念学生主体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