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奎凤

作品数:90 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学

主题

  • 15篇黄道周
  • 11篇儒学
  • 9篇理学
  • 7篇神化
  • 6篇哲学
  • 6篇周易
  • 6篇《周易》
  • 5篇儒家
  • 5篇主义
  • 5篇文化
  • 5篇良知
  • 4篇神观
  • 4篇先秦
  • 4篇《易》
  • 3篇新儒学
  • 3篇心学
  • 3篇致良知
  • 3篇致中和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神道

机构

  • 60篇山东大学
  • 19篇吉林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87篇翟奎凤
  • 3篇蔡杰
  • 1篇牟钟鉴
  • 1篇邱振华
  • 1篇施畅
  • 1篇蔡杰
  • 1篇陈来
  • 1篇杨晓清
  • 1篇张学良

传媒

  • 8篇周易研究
  • 6篇中国哲学史
  • 5篇哲学研究
  • 4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3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东岳论丛
  • 3篇现代哲学
  • 2篇孔子研究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江海学刊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哲学门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河北学刊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春秋繁露》中的“神”与修身为政之道被引量:1
2016年
《春秋繁露》中的神,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作为祭祀对象的神(鬼神)、作为变化之道的神(化神)和作为生命主体的神(心神)。在董仲舒天人同构的观念下,天是最大的神,天子祭天有着绝对的神圣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懈怠荒废。通过祭祀,可以见到平常见不到的神。作为君主还要尊神、贵神,这里所说的神是讲最高统治者的修养,是化道之神,无形无象无声,是形而上的整体的一,它能主宰形下世界的变化。《春秋繁露》还讨论心神之义,认为只有平意、静神才能养气长生,这种虚静体神聚精的思想受到道家的一定影响。在董子看来,养生与治国是一个道理,身为国,心为君,这种身体政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董子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与天之春夏秋冬相应,是天道自然,只可顺调无滞,不可制止。
翟奎凤
关键词:神气
论梁启超的易学思想被引量:1
2015年
受康有为的影响,梁启超早年以易学为"魂学""天人相与之学",笼统地认为《易传》为孔子所作,其思想是孔子人生与社会理想的终极归宿。1918年后的梁启超,对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作了逐步深入的分析,最后认为《系辞》而下为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间的孔门后学(思孟一系)所作,皆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目前可以相信的只有《彖传》《象传》为孔子作。结合柏格森、罗素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观念,梁启超对《易传》哲学作了初步探索,他以"流动哲学""数理哲学""自然法""归纳法""因果律"等现代学术范式来诠释易学哲学,确有其精妙之处。他对《易传》"神无方而易无体""乾元统天""继善成性"等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作了高度评价。梁启超是近现代易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他对冯友兰、熊十力等人的易学观都有一定的影响。
翟奎凤
关键词:因果律自然法
明清以来关于黄道周易学的评论
2012年
黄道周是明末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易学具有综合性、原创性、体系性、实践性等特色,在中国易学史上罕见而少人能解,明清以来褒贬不一。李世熊、方以智、黄宗羲、孙奇逢等人对黄道周的易学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但李光地等对其特别是《三易洞玑》有诸多批评。总体来看,《易象正》正面肯定较多,《三易洞玑》负面批评较多。《四库全书》把《易象正》收入经部易类,把《三易洞玑》收入子部术数类,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应该说基本上代表了学界主流对黄道周易学的看法。
翟奎凤
关键词:黄道周
论阳明后学对《周易》乾卦义理的发挥被引量:4
2016年
尽管阳明本人很少结合《周易》乾卦的象义来阐发其思想,但其弟子王畿、王艮、季本,及其后学陈嘉谟、王时槐、唐鹤徵等人则经常借助乾卦来发挥其性理、良知学说。王畿、王艮是阳明最有影响的两大弟子,二王虽都以良知为现成,但两人的学术旨趣实际上差别很大。就两人关于乾卦及对孔子形象的诠释来看,王畿是"潜龙"派,认为天下无道,可以选择潜藏隐逸;而王艮是"见龙"派,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个体"龙德"精神的崛起,"无首"寓象所体现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有思想启蒙与解放的意义。
翟奎凤
关键词:良知
易学与仁学的融通--以泰州学派罗近溪为例
2020年
罗近溪三十四岁学《易》而悟太极生生为画前本旨,由此将四书五经融会贯通,并以《易》作为五经之源。在此基础上,将乾坤作为生生的根源,认为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就是心,由此构建了心学体系中仁、良知、德性等基本观念的本体论依据并赋予其形上含义。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复以自知"的功夫论,以复卦统言功夫,主张通过"逆觉体证""不动心""自然"的"不远复"功夫来求仁、致良知、尊德性。在易理"一以贯之"、四书五经融通之中,罗近溪构建起了心学为本、天人物我、天道与人道双向贯通的一体圆融之学,其学问亦呈现出浑融的气象。
石霞翟奎凤
关键词:生生乾坤
张岱年论张载神化思想与相关争鸣评析
2023年
张岱年推崇张载,将其作为古典哲学唯物论的重要代表。早在1937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张岱年就强调张载在宇宙本根论上是一种唯物论。1950年代以后,张岱年反复阐扬张载的气一元论唯物思想,认为神从属于气,是气的一种微妙变化。张岱年也指出张载思想中在宇宙论、认识论方面都还有唯心论残余。与张岱年不同,吕世骧、邓冰夷、陈玉森、高羽、周清泉认为张载思想是一种“客观唯心论”。在他们看来,张载思想体系中,神是第一位和根本性存在。无论是以张载思想为唯物还是唯心,实际上只是揭示了张载思想的某些特征。张载思想中的“神”既非形下之物,也非宗教之神或主体之心,同时神也贯通在“物”与“心”之中;神是“一”,又内含着“二”的矛盾性,是变化的动力因。
翟奎凤
关键词:神化唯物唯心
探寻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生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灵根》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关于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施畅翟奎凤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儒学:基于新理学的新儒学——陈来先生儒学思想述评被引量:3
2012年
1980年代以来,陈来先生积极参与了文化儒学的现实实践活动,他认为在多元现代化世界,儒学应积极发挥其价值理性的优势,借鉴汉唐儒学的发展经验,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他在人权、伦理、生态、全球化等问题上基于儒家思想所作出的思考,如仁体和用、道德的生态观、道德的政治学、多元普遍性价值等思想体现了当代大陆儒学的生命力,有力推动了儒学和中华文化的新生,为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贡献了基于儒学价值的思想和智慧。
翟奎凤
论贺麟对朱子太极思想的创造性阐释
2022年
贺麟是现代少有的能会通中西哲学精神的思想大家,他于1930年所作《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在中西比较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在朱子,太极作为一种理本体,逻辑上先于气,事实上又不离气,理既在心外又在心内,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绝对的唯心一元论。朱子也存在一种作为内心境界、主体性的太极,此心是生物之仁心、有存养的心,此为一种道德的唯心论,也可视为绝对理念的自觉和自我实现。黑格尔的太极是向外征服恶魔的“战士”,而朱子的仁心是向内克治情欲的“警察”。黑格尔的精神本体重在表现社会理想,而朱子的太极之心注重的是内心修养。通过与黑格尔思想的比较,特别是受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贺麟对朱子理学作了一种创造性阐释,揭示了朱子思想中“理”和“心”积极能动性的一面。贺麟借助西学激活、整合了理学的能动性和鲜活性一面,欲以此唤醒、振奋民族精神,达成其学术救国的理想,这其中也洋溢着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
翟奎凤
关键词:太极理气新黑格尔主义
识仁与致知:理学中的两种工夫路径辨析
2023年
针对胡宏于善端发见时察识以识仁的说法,朱子表示了质疑,通过对心之认知功能的辨析,他否认了心体反观自体的可能,从而翻转了程颢所提出的“学者须先识仁”之于心上识取自身完整结构而上达仁体的简易、顿达之工夫路径。但在朱子,道德活动的依据依然是仁体、性体之发动而呈现于心体之道德意识,心体之知可以片段、分立地呈现此仁体流行之义理。在朱子之敬义加持、即物推明的致知过程以及力行不懈的道德实践中,朱子之心体亦在实然上与仁体流行贯通为一。朱子将程颢、胡宏之识仁工夫翻转为渐进、积累之致知,遭到了陆、王心学的驳斥。究其实,在于朱子认为心只能在内容上发见仁体之流行,而非能够即机制即内容地肯认心体即是仁体之于穆不已之流行,以达到即本体即工夫而消解掉主观之工夫努力。经过朱子与陆、王在工夫上的两次翻转,理学工夫上的识仁与致知经历了二者的统一到割裂并再次统一起来的过程。理学文化中两种工夫路径的辨析、争论,实则显示了理学中合理地存在着奠基工夫与成就工夫之完整的下学上达的为学之方。
卢金名翟奎凤
关键词:致知心体顿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