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增辉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底栖动物
  • 4篇群落
  • 3篇底栖动物群落
  • 3篇动物群
  • 3篇动物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1篇底泥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电站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蓄水
  • 1篇野外
  • 1篇野外采集
  • 1篇镇江段
  • 1篇三峡水库
  • 1篇生境
  • 1篇生境类型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电
  • 1篇水电站

机构

  • 3篇长江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彭增辉
  • 2篇赵伟华
  • 1篇冯伟松
  • 1篇陈进
  • 1篇崔永德
  • 1篇刘学勤
  • 1篇曹慧群
  • 1篇何雪宝
  • 1篇于道平
  • 1篇严云志
  • 1篇宣昊
  • 1篇李青云
  • 1篇王慧丽
  • 1篇张晓可
  • 1篇沈晓莹
  • 1篇杨震东
  • 1篇王宝强
  • 1篇王振华
  • 1篇高铁军
  • 1篇王宝强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镇江段不同生境类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2010年3~12月在长江镇江段进行4次采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6种,隶属于7科21属,其中水栖寡毛类2科7属12种,多毛类1科1属种,软体动物2科4属4种,水生昆虫2科9属9种。长江镇江段共有4个优势种:厚唇嫩丝蚓(Teneridrilus mastix)、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多鳃齿吻沙蚕(Nephthys polybranchia)和长足摇蚊(Tanypus sp.)。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74ind./m2和0.2g/m2。各种生境类型中,保护区的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相对较高,北湖次之,主航道最低。同时存在着季节变动,密度以春夏较高,秋冬较低,生物量以春秋较高,冬夏较低。各季度功能摄食类群密度相对丰度以直接收集者所占比例较高,滤食收集者次之。比较长江下游各江段,底栖动物群落有较大差异:密度最高值出现在扬中段,最低值出现在镇江段;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江阴段,最低值出现在镇江段;而种类数在镇江段和扬中段较高,江阴段较低。
彭增辉何雪宝冯伟松崔永德
关键词:长江镇江段底栖动物生境类型功能摄食类群
青弋江流域不同级别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2013年8月对青弋江流域不同级别河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0种,隶属于39科58属.从1级到4级河流,种类数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分别为46、39、36和16种.1~3级河流中种类数最多的均是水生昆虫,4级河流中种类数最多的是软体动物.整个流域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82 ind./m2和36.43 g/m2.不同级别河流中,2级河流底栖动物密度最大,4级河流密度最小,且二者存在显著差异;2级和4级河流底栖动物生物量都较高,且显著高于1级河流.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整个流域以刮食者和过滤收集者为主.随着河流级别的增加,刮食者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撕食者在1、2级河流所占比例较高;直接收集者和过滤收集者在1级和4级河流中所占比例较高.
张晓可宣昊王慧丽于道平严云志彭增辉
关键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云南景谷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小水电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研究小水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2012年4月(枯水期)对云南景谷河底栖动物进行了两次调查,共采集底栖动物61种,隶属34科54属,其中寡毛类2科7属7种,软体动物7科7属7种,水生昆虫22科44属44种,其他动物3种。景谷河丰水期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 135.3ind./m2,生物量为7.93g/m2,枯水期的密度为1 231.6ind./m2,生物量为6.92g/m2。河蚬(Corbiculafluminea)、纹石蛾(Hydropsyche sp.)和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为优势种。功能摄食类群上收集者个体数量较多,约占50%,其余3个类群约占50%。景谷河梯级小水电站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小水电站的修建使景谷河生境分为库区、减水段、混合段等三类,分析表明库区底栖动物所受影响最大,减水段次之,混合段受影响较小。对景谷河与澜沧江干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形成底栖动物分布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河流生境恢复策略。
赵伟华彭增辉王振华李青云
关键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小水电
三峡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蓄水前资料的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为了解三峡水库在蓄水后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探索水文情势改变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年8月、11月及2013年4月对三峡水库的秭归、巫山、云阳、忠县和木洞五个断面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共记录底栖动物43个属种,木洞种类最多(29种),秭归最少(12种)。优势种为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肥满仙女虫(Nais inflat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一种钩虾(Gammaridae);(2)在空间分布上,密度以木洞最高[(8180±2740)ind./m2],忠县最低[(116±42)ind./m2];生物量以木洞最高[(8.66±3.65)g/m2],云阳最低[(0.17±0.06)g/m2];(3)在季节动态上,密度以秋季最高[(3140±1450)ind./m2],夏季最低[(115±37)ind./m2];生物量则以春季最高[(3.83±2.11)g/m2],夏季最低[(0.65±0.46)g/m2];(4)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水深小于20 m的浅水区递减率最大;(5)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显示,巫山属于中等干扰条件下的群落结构(W=–0.003),而木洞属于严重干扰条件下的群落结构(W=–0.101);(6)与建坝前相比,三峡水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趋于减少。流速减缓、水深增加、水位波幅加大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升高可能是造成三峡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因素。
王宝强刘学勤彭增辉杨震东
关键词:底栖动物三峡水库群落结构水文情势
珠江流域底栖动物资源的宏观格局
2023年
为填补珠江流域大尺度底栖动物研究的空白,本研究通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珠江流域底栖动物的宏观格局。珠江流域共记录底栖动物562种属,隶属于9门14纲41目173科377属,其中节肢动物383种属、环节动物87种属、软体动物86种属。在物种分布格局方面:东江流域和西江流域底栖动物种类分布最多,北江流域底栖动物种类分布最少;环节动物在珠江三角洲分布最多,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均在东江流域分布最多。在现存量分布格局方面:珠江流域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665 ind/m^(2),以节肢动物占优势,而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其平均值为69.29 g/m^(2);底栖动物密度:东江流域>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北江流域;底栖动物生物量:西江流域>北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
高铁军彭增辉彭增辉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存量珠江流域
一种河蚌定量采集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蚌定量采集工具,包括可拆卸的撑杆,撑杆的两端及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网绳的套环,网绳上连接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吊钩,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拉绳;吊钩由一段15-20cm长的尼龙绳和25-30cm的钩状...
赵伟华陈进曹慧群彭增辉沈晓莹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