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燃烧
  • 3篇燃烧室
  • 3篇驻涡
  • 2篇驻涡燃烧室
  • 2篇出口温度
  • 1篇蒸发管
  • 1篇气膜
  • 1篇气膜冷却
  • 1篇燃油
  • 1篇燃油燃烧
  • 1篇火焰筒
  • 1篇分级燃烧
  • 1篇凹腔
  • 1篇TVC
  • 1篇吹风比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4篇孔祥雷
  • 3篇樊未军
  • 3篇张荣春
  • 3篇邢菲
  • 2篇宋玄进
  • 1篇宋双文

传媒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贫油驻涡燃烧室冷却方案研究
孔祥雷
关键词:凹腔气膜冷却TVC
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试验方法对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①凹腔气量对出口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随着凹腔气量的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先增加后减小,与掺混射流的穿透深度有关.②燃油掺混温度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也较大.当燃油掺混温度较小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较低.随着燃油掺混温度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③燃油供油量对出口温度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当燃油量增加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
孔祥雷樊未军邢菲张荣春宋玄进
关键词:驻涡
驻涡燃烧室发散冷却方案试验被引量:5
2011年
设计了两种适用于驻涡燃烧室的发散冷却结构,发散孔的倾角分别为30°和150°,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冷却结构在不同位置处,不同温比及吹风比条件下的冷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冷却结构均具有较高的绝热效率;两种结构的绝热效率随主流温度或吹风比的变化规律相同;凹腔前壁面的绝热效率最高,后壁面的绝热效率最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倾角150°冷却结构的绝热效率高于倾角30°冷却结构的绝热效率;随着冷却气量的减小,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张荣春樊未军宋双文邢菲孔祥雷
关键词:驻涡燃烧室吹风比
双涡燃烧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涡燃烧室,采用全环型火焰筒结构,包括壳体、内、外层火焰筒,外层火焰筒外壁与壳体内壁组成冷却腔通道;外层火焰筒内壁与内层火焰筒外壁组成燃烧通道;壳体周向均匀布置喷油管和点火座;外层火焰筒为一体成型件,第一...
樊未军宋玄进张荣春邢菲孔祥雷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