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有成

作品数:7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盾构
  • 6篇隧道
  • 5篇盾构隧道
  • 4篇软土
  • 3篇软土盾构
  • 3篇近接施工
  • 2篇隧道近接施工
  • 2篇流变性
  • 2篇模型试验
  • 1篇顶进
  • 1篇岩体
  • 1篇岩体变形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数值模拟
  • 1篇体变形
  • 1篇土槽
  • 1篇土压平衡
  • 1篇千斤顶

机构

  • 7篇上海大学
  • 2篇中铁二十局集...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隧道工程...

作者

  • 7篇张孟喜
  • 7篇张晓清
  • 7篇王有成
  • 5篇李磊
  • 1篇李磊
  • 1篇李林
  • 1篇吴惠明
  • 1篇邱成春
  • 1篇吴应明
  • 1篇李林
  • 1篇李武祥

传媒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岩土力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模拟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的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的试验装置,用于研究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模型试验。在垫块底座上架设模型盾构机掘进系统,开挖时将千斤顶机箱紧贴于反力墙,模型盾构机中轴线与模型箱内待开挖土体中轴线重合,校正...
张晓清张孟喜李磊李林邱成春王有成
软土叠交隧道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多线叠交隧道形式的出现与日俱增,建设破坏程度加剧,倘若管理方法选择不当,必将对工程周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对建设管理者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多线叠交隧道建设复杂、环境影响因素众多的特点,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构建了灰色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一般性的评价步骤。结合上海地铁11号线穿越既有4号线建设工程,对该盾构隧道工程在决策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绿色管理方法进行灰色评价。经研究表明:上海地铁11号线穿越4号线建设项目在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管理方法符合绿色管理的标准,与实际吻合,因而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法可为叠交隧道建设等半透明问题的评价提供可靠保证。
张晓清张孟喜李磊王有成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管理
多线叠交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模型试验被引量:19
2015年
多线叠交软土盾构隧道是随地铁建设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复杂隧道空间布置形式.针对多线叠交盾构隧道垂直上、下穿2种典型穿越施工形式,借助室内模型试验,根据盾构隧道近接施工的技术特点和控制要求,采用排液法,重点分析了多线叠交盾构隧道在各穿越阶段下因地层损失和开挖卸荷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既有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多线叠交盾构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张晓清张孟喜吴应明李磊王有成
关键词: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模型试验
软土盾构不同穿越形式对既有隧道扰动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以上海某实际隧道叠交段土层分布为背景,采用3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隧道分别以先下后上夹穿、下穿和上穿3种形式穿越既有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在每种穿越形式下既有隧道的变形,给出了每种穿越形式下控制既有隧道变形的合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开挖过程中,既有隧道圆形断面不仅出现变形,而且也出现了扭转;新建隧道先下后上夹穿既有隧道的控制重点不是既有隧道最终沉降,而是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沉降值;下穿形式下,控制重点为既有隧道最终状态沉降曲线;上穿形式下,控制重点为既有隧道的大幅度上浮.同时对比了实测和模拟数据,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地铁叠交段穿越形式的选择、施工及既有隧道保护技术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王有成张孟喜李磊吴惠明张晓清
软土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应力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在多线叠交隧道空间布置形式下,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主要通过扰动周边的土体,使其应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既有隧道的应力状态。针对外力作用下衬砌和土体两种不同介质进行耦合作用时应力的快速迁移现象,构建了考虑土体流变特性的盾构近接施工应力迁移模型,推导出新建隧道以任一穿越角度施工时,既有隧道和扰动土体在时间域内的应力迁移解析式,并讨论了取值参数的敏感性程度。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多线叠交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张晓清张孟喜李磊王有成
关键词: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流变性
多线叠交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施工扰动机制研究被引量:46
2017年
多线叠交盾构隧道在地下空间内布置形式繁多,土体-隧道间相互作用机制复杂。针对多线叠交盾构垂直上穿、垂直下穿和上、下夹穿3种典型穿越施工形式,根据盾构隧道近距离施工的技术特点和控制要求,采用排液法重点分析了施工中因地层损失和开挖卸荷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既有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并通过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动态模型,与部分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上穿施工中,地表沉降较大,既有隧道均呈现上浮趋势;下穿施工时,地表沉降较小,既有隧道均呈现下沉趋势;先下后上穿越施工在各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化均匀,最终地表沉降量相对较小;先上后下穿越施工时既有隧道变形曲线曲率大,既有隧道变形呈现反复震荡变化。成果可为类似多线叠交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张晓清张孟喜李林李武祥王有成
关键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岩体变形
软土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应力迁移规律研究
在多线叠交隧道空间布置形式下,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主要通过扰动周边的土体,使其应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既有隧道的应力状态。针对外力作用下衬砌和土体两种不同介质进行耦合作用时应力的快速迁移现象,构建了考...
张晓清张孟喜李磊王有成
关键词: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流变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