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 作品数:15 被引量:9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花椒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本文选择Ha Ca T角质形成细胞测定花椒挥发油对其细胞膜流动性和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花椒挥发油对皮肤活性表皮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验测定花椒挥发油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浓度花椒挥发油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花椒挥发油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同时考察了花椒挥发油对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花椒挥发油对Ha Ca 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花椒挥发油具有较低细胞毒性,花椒挥发油可增加Ha Ca 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同时可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结论:花椒挥发油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Ca2+平衡而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增加活性表皮流动性以降低皮肤表皮屏障作用,从而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兰颐 李辉 陈岩岩 章烨雯 张庆 康倩 吴清关键词:花椒挥发油 HACAT细胞 细胞膜电位 细胞膜流动性 促透剂 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馏分GC-MS分析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后各馏分的化学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方法用分子蒸馏设备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表征各馏分的化学组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其化学组成的差异,用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各馏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当归挥发油经分子蒸馏后得到6个馏分。GC-MS结果显示藁本内酯是各馏分的主要成分。PCA结果显示各馏分除了在Z-藁本内酯上的差异外,馏分6中的油酸和馏分5中的Z-氧代环十七碳-8-烯-2-酮与其他馏分有较大差异。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各馏分都有抗氧化能力但有差异,而且对馏分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无依赖性,馏分6和馏分5的抗氧化能力较强,可能与其所含的特异性成分有关。结论本研究可为当归和其他中药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张庆 茹庆国 林红梅 李辉 刘艳 吴清关键词:当归 挥发油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 DPPH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各有效成分单体及不同比例配伍清除自由基能力 用DPPH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各有效成分单体及不同比例配伍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两大类成分中,各银杏黄酮苷元单体均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银杏内酯类不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其中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为:... 刘娜 康倩 李辉 张庆 章烨雯 赵博琛 王文平 陈岩岩 吴清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DPPH自由基 文献传递 基于PLSR分析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馏分中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分子蒸馏馏分的化学成分与其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用分子蒸馏设备对当归挥发油进行分馏,气质联用色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GC-MS)表征所得馏分的化学组成;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评价各馏分的细胞毒作用和抗炎作用;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馏分中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结果当归挥发油经分子蒸馏后得到6个馏分,且各馏分均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表现出抗炎作用;PLSR结果显示建立的回归模型合理,馏分中的十九烷、2,2-二甲基-1-苯基-1-丙醇、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十六烷、阿魏酸、十三酸、亚油酸、油酸、5,8,11-十七碳三炔酸甲酯与抗炎作用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为当归及其他中药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中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数据。 张庆 茹庆国 林红梅 刘艳 康倩 李辉 吴清关键词:当归挥发油 分子蒸馏 抗炎 偏最小二乘法 止痛微乳凝胶膏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微乳技术对凝胶膏中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初黏力、180°剥离强度和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结合单因素实验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痛微乳凝胶膏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有效成分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指标,对比微乳凝胶膏和普通凝胶膏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结果最终优选出基质配方为NP700,卡波姆-941,卡波姆-934,铝化合物,酒石酸,丙三醇(1∶0.1∶0.25∶0.04∶0.04∶6)。2种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体外释放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具有扩散和溶蚀的双重机制。微乳凝胶膏和普通凝胶膏中阿魏酸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92、0.97μg/(h·cm2),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分别为0.28、0.09μg/(h·cm2)。与普通凝胶膏相比,微乳凝胶膏中有效成分的累积透过率成倍数增加。结论微乳技术能促进凝胶膏中药物的经皮渗透。 章烨雯 王琼 于竞新 李辉 康倩 张庆 谭鹏 吴清关键词:微乳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欧前胡素 体外释放 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筛选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2015年 目的:筛选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葛根素含量;建立小鼠眩晕模型,测定小鼠逃避电击的潜伏时间。结果: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为天麻、茺蔚子、僵蚕采用水提醇沉法,葛根采用70%醇提法,回收乙醇,合并两者提取液,浓缩到适当浓度。此提取物能显著缩短眩晕小鼠逃避电击所用的潜伏时间(P<0.05)。结论: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科学、合理,有效成分含量与其药效呈正相关。 陈岩岩 吴清 张庆 康倩 章烨雯 李辉 刘娜 兰颐 王文平 陈志刚关键词:天麻素 葛根素 药效学指标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当归超临界提取物丸芯,以丸芯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对影响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多个因素进行考察,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载药丸芯的处方进行优化,然后进行包衣工艺研究。通过体外释放研究,优选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的包衣工艺及处方并评价其结肠靶向性。确定最佳的丸芯制备工艺∶3%果胶,果胶与卵磷脂比为4∶1,果胶药物比为4∶5,4%的醋酸锌溶液为交联剂,混匀温度35℃,交联温度35℃,交联时间30 min;包衣工艺∶包衣材料为尤特奇FS30D,包衣材料1.5%的柠檬酸三乙酯和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包衣材料1.2%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包衣增重15%。最优工艺制备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几乎无释放,人工小肠液中4 h释放小于20%,人工结肠液中6 h释放大于90%,说明制备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结肠定位微丸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 茹庆国 彭宇 马书伟 张庆 谭鹏 吴清关键词:当归 超临界提取物 结肠定位 微丸 体外释放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研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模拟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将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出结直肠,统计肿瘤发生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发生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直肠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和γH2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无肿瘤发生,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均有肿瘤发生,但肿瘤发生程度不同。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能够降低PC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降低COX-2、i NOS、NF-κB、P53与γH2AX蛋白的表达。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能减缓肿瘤的发展进程,降低肿瘤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同时能对溃疡性结直肠炎进行有效干预,减缓肿瘤的发生程度甚至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张庆 茹庆国 刘艳 赵博琛 康倩 李辉 吴清关键词: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结直肠癌 化学预防 氧化偶氮甲烷 葡聚糖硫酸钠 模糊数学在复方双花口服液矫味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筛选复方双花口服液最佳矫味配方。方法:以20名符合标准的、健康的受试者的人工评价作为标准,筛选复方双花口服液的不同矫味处方,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矫味配方进行评价。结果:根据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7号样品为最佳矫味配方,即在复方双花口服液提取液中添加3 mg·m L-1安赛蜜、3 mg·m L-1阿斯巴甜、5 mg·m L-1柠檬酸和5 mg·m L-1水蜜桃粉末香精。结论:模糊数学可用于复方双花口服液矫味工艺的筛选。本实验得到的矫味配方为复方双花口服液的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康倩 张庆 李辉 章烨雯 何斌源 吴清关键词:甜味剂 酸味剂 芳香剂 薄荷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考察薄荷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对Ha Ca T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探讨薄荷挥发油经皮促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试验(CCK-8)测定薄荷挥发油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和对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薄荷油对Ha Ca 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相比,薄荷挥发油具有较低细胞毒性。薄荷挥发油可增加Ha Ca 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结论薄荷挥发油可能通过影响皮肤表皮细胞Ca2+平衡而改变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兰颐 陈岩岩 赵博琛 刘娜 王文平 张庆 吴清关键词:HACAT细胞 细胞膜电位 细胞膜流动性 CA^2+ 促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