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博琛

作品数:28 被引量:149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当归
  • 11篇提取物
  • 8篇超临界提取物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结直肠
  • 6篇结直肠癌
  • 6篇肠癌
  • 5篇配伍
  • 5篇化学预防
  • 4篇药理
  • 4篇酚酸
  • 3篇氧化偶氮甲烷
  • 3篇天麻
  • 3篇自由基
  • 3篇化学预防作用
  • 3篇酚酸类
  • 3篇癌症
  • 3篇AOM
  • 3篇DPPH自由...

机构

  • 2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中药制药过程...
  • 1篇新奥集团

作者

  • 28篇赵博琛
  • 27篇吴清
  • 19篇王文平
  • 17篇兰颐
  • 17篇安静
  • 14篇刘娜
  • 14篇王琼
  • 14篇陈岩岩
  • 8篇康倩
  • 7篇张庆
  • 6篇李晓宁
  • 6篇李辉
  • 3篇戴新源
  • 3篇张硕峰
  • 3篇杨银花
  • 2篇刘艳
  • 2篇庚迪
  • 2篇倪宁
  • 2篇杜佩佩
  • 1篇萧伟

传媒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2013年“...
  • 2篇2013年中...
  • 2篇“好医生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2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及其不同馏分抗炎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当归超临界总提取物及其馏分之间抗炎能力的差异,探讨是否存在作用更强的组分。方法:将当归超临界总提取物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在不同温度下分离出6个馏分,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组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亚硝酸盐(Griess)法检测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前列腺素(PGE_2)的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环氧化酶-2(COX-2)、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结果:各药物组均有抗炎作用,且馏分4的抗炎能力最强。结论:当归酯类成分之间按一定比例协同可发挥更好的抗炎作用。
李晓宁安静庚迪赵博琛吴清
关键词:分子蒸馏抗炎
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该文考查接受液中不同浓度乙醇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通过配制不同浓度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供给池不加药,大鼠皮肤按正常操作条件处理12 h,然后用生理盐水置换出含醇生理盐水,加药测定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并计算相关透皮参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大鼠皮肤在经含醇生理盐水作接受液处理12 h后皮肤角质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0%,15%乙醇-生理盐水未影响相关药物透皮参数,但20%乙醇-生理盐水组药物稳态透皮速率及滞后时间有显著变化,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影响增大,50%乙醇组透皮速率甚至为对照组的10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乙醇用量超过20%时,正常皮肤表面的褶皱逐渐消失,并伴有脱落的鳞片状物,毛囊口扩展。因此,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试验中,接受液中乙醇用量超过20%时,将影响皮肤正常生理结构从而改变其屏障特性,因此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应控制在20%以下。
兰颐王琼安静赵博琛刘娜陈岩岩吴清
关键词:接受液乙醇体外透皮试验扫描电镜
微乳技术对止痛凝胶膏剂中成分释放和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该文考察了凝胶膏中黏合剂的种类,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凝胶膏剂成型时所需加入的黏合剂的用量,并以黏性和黏性的评分作为指标考察了凝胶膏的载药量,确定了止痛微乳凝胶膏的成型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欧前胡素和阿魏酸为指标性成分考察了止痛凝胶膏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释放,结果显示微乳型止痛凝胶膏对欧前胡素和阿魏酸的释放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HPLC检测到止痛微乳凝胶膏中挥发性成分损失量较原止痛凝胶膏降低了23.13%。试验最终制备了微乳凝胶膏的成品,发现微乳技术有助于促进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同步释放,并能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李学敏王琼兰颐安静王文平赵博琛吴清
关键词:微乳凝胶膏剂挥发性成分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雄性小鼠结肠癌模型,研究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诱发小鼠结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给予雄性Balb/c小鼠单剂量皮下注射AOM(10 mg·kg-1),1周以后,给予2%DSS饮用7 d,诱导结直肠癌。分别按照15,30,60 mg·kg-1灌胃给予药物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至第17周。当归超临界提取物组肿瘤发生率、小鼠的荷瘤数及荷瘤体积均低于AOM/DSS模型对照组。这可能与当归超临界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AOM/DSS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中PCNA,COX-2,iNOS的表达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进一步用于人类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研究。
安静李晓宁赵博琛王琼兰颐吴清
关键词:结直肠癌氧化偶氮甲烷
薄荷油对HaCaT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考察薄荷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对Ha Ca T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探讨薄荷挥发油经皮促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试验(CCK-8)测定薄荷挥发油的细胞毒性,利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考察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薄荷挥发油对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和对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采用超微量CA2+-ATP酶试剂盒测定薄荷油对Ha Ca T细胞内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常用化学促透剂氮酮相比,薄荷挥发油具有较低细胞毒性。薄荷挥发油可增加Ha Ca T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细胞膜电位,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Ha Ca T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Ca2+平衡。结论薄荷挥发油可能通过影响皮肤表皮细胞Ca2+平衡而改变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电位,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兰颐陈岩岩赵博琛刘娜王文平张庆吴清
关键词:HACAT细胞细胞膜电位细胞膜流动性CA^2+促透剂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和酚酸类成分配伍预防结直肠癌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该文旨在考查当归酚酸类提取物配伍低、中、高3个剂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氧化偶氮甲彬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上的癌症预防作用。采用AOM单剂量注射启动癌症发生,口服DSS诱导小鼠慢性结直肠炎发生,促进肿瘤发展,模拟人类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结直肠癌模型启动阶段,当归酚酸以lg·kg^-1体质量剂量口服给药,在模型发展阶段,低、中、高3个剂量(15,30,60mg·蝇“体质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第12周实验结束时取出小鼠结直肠组织,计算肿瘤发生率,测量肿瘤的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考察肿瘤组织中PCNA和8-羟基鸟嘌呤表达,Westernblot法分析肿瘤组织中γ-H2AX,iNOS和COX-2表达量。结果显示,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降低结直肠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减轻DNA损伤,抑制炎性反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当归酚酸类提取物在模型前期抵抗AOM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模型后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炎性反应相关。综上,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对于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具有开发成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的潜力。
彭宇赵博琛康倩刘葭陈柽李冰韶谢远平吴清
关键词:当归酚酸癌症预防结直肠癌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AOM/DSS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诱导的雄性小鼠结肠癌模型,研究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诱发小鼠结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给予雄性BALB/c小鼠单剂量皮下注射AOM(10mg/kg,BW),...
安静李晓宁赵博琛王琼兰颐刘娜陈岩岩王文平吴清
关键词:结直肠癌氧化偶氮甲烷
文献传递
DPPH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各有效成分单体及不同比例配伍清除自由基能力
用DPPH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各有效成分单体及不同比例配伍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两大类成分中,各银杏黄酮苷元单体均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银杏内酯类不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其中清除自由基能力大小为:...
刘娜康倩李辉张庆章烨雯赵博琛王文平陈岩岩吴清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DPPH自由基
文献传递
黄芩酶法提取液中微量元素形态变化分析
目的对黄芩酶法与非酶法提取液中微量元素铜铁锌锰形态变化进行分析。方法用D101型大孔树脂将黄芩酶法和非酶法提取液中Fe、Cu、Zn、Mn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用ICP-MC和ICP-AES测定有机态和无机态微量元素的含量。...
赵博琛倪宁兰颐王琼安静刘娜陈岩岩王文平吴清
关键词:微量元素形态分析黄芩酶法提取
文献传递
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优选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藁本内酯含量和出油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藁本内酯含量,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当归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 h,CO2流量25 L.h-1,分离釜Ⅰ压力8 MPa,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系统尾压,温度35℃。结论:萃取的当归挥发油得率高、质量好,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李晓宁杨银花赵博琛兰颐安静王琼王文平吴清
关键词:当归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藁本内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