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虎

作品数:20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泌乳素
  • 3篇新型冠状病毒
  • 3篇血症
  • 3篇生物碱
  • 3篇总生物碱
  • 3篇细胞
  • 3篇麦芽
  • 3篇冠状
  • 3篇冠状病毒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患者
  • 3篇病毒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多巴胺D2
  • 2篇药物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增生性瘢痕成...
  • 2篇人增生性瘢痕

机构

  • 20篇武汉大学
  • 11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麻城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作者

  • 20篇吴金虎
  • 12篇王雄
  • 9篇邹吉利
  • 8篇孟军华
  • 5篇陈灵
  • 4篇柳芳
  • 3篇黄梦玲
  • 2篇李相友
  • 2篇马莉
  • 2篇张宏
  • 2篇尹青桥
  • 2篇王涵
  • 2篇伍军
  • 1篇程志强
  • 1篇程志强
  • 1篇张宇
  • 1篇赵琳
  • 1篇张相林
  • 1篇夏晶
  • 1篇孙勤国

传媒

  • 6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筛选出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剂最优制备工艺及对所含大麦芽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麦芽总生物碱,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颗粒剂处方,利用HPLC法测定大麦芽碱的含量。结果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为辅料配比(糊精∶乳糖∶MCC)=1∶2∶1、浸膏粉与辅料配比=1∶1、80%乙醇用量为15%;HPLC结果显示大麦芽碱在颗粒剂中平均含量为4.953mg/g。结论正交实验成功筛选出的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剂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质量可控。
靖申松陈永刚吴金虎龚晓云陶佳晗张钦宇曹钰羚王涵
关键词:正交实验设计
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15例接受单一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根据泌乳素水平>25 ng·mL^(-1)和≤25 ng·mL^(-1),分为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组和泌乳素水平正常(normal prolactinemia,NPRL)组。并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DRD2受体rs1799732、rs1800497、rs1799978、rs6275、rs6279以及rs6280基因多态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和利培酮致HPRL的相关性。结果:HPRL组与NPRL组rs1799732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5,P=0.0005);HPRL组与NPRL组rs6279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7,P=0.003),而rs1799978、rs1800497、rs6275、rs628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732位点Ins/Del和Del/Del型患者服用利培酮后致HPRL的可能性分别是野生型Ins/Ins的4.357倍(1.135~12.178)和1.418倍(0.312~5.337);而rs6279位点CG和GG型患者服用利培酮后致HPRL的可能性分别是野生型CC的9.189倍(2.756~18.534)和3.265倍(0.786~10.532)。结论:DRD2-rs1799732*Del和rs6279*C是利培酮所致HPRL的易感基因。
曹钰羚陈永刚张钦宇张宏张宏周晓亮邹吉利邹吉利孟军华王雄吴金虎
关键词:利培酮高泌乳素血症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
麦芽总生物碱上调多巴胺D2受体抑制垂体瘤细胞泌乳素表达和分泌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D2R)在麦芽总生物碱调控泌乳素(PRL)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垂体瘤MMQ、GH3细胞分为对照组、溴隐亭(5μg/mL)组、麦芽总生物碱(4.4、8.8、35.2、70.4μg/mL)组、氟哌啶醇(10、20、40μg/mL)组、麦芽总生物碱与氟哌啶醇联合给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PRL、D2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PRL水平;qRT-PCR法检测PRL、D2R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麦芽总生物碱(35.2、70.4μg/mL)可显著下调MMQ细胞PRL蛋白及mRNA表达、上清PRL水平(P<0.05),显著上调MMQ细胞D2R蛋白及mRNA水平(P<0.05);氟哌啶醇可显著减弱麦芽总生物碱对MMQ细胞PRL蛋白及mRNA表达、上清PRL水平的下调(P<0.05),并显著减弱麦芽总生物碱对MMQ细胞D2R蛋白及mRNA表达的上调(P<0.05);麦芽总生物碱对GH3细胞PRL表达、上清PRL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麦芽总生物碱通过上调D2R表达,从而抑制MMQ细胞PRL的表达和分泌。
龚晓云陶佳晗陈永刚邹吉利安靖孟军华王雄吴金虎
关键词:泌乳素GH3细胞
瘢痕消复方提取工艺及其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研究瘢痕消复方的提取工艺,并考察提取物对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瘢痕消复方,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芦荟苷、没食子酸为主成分进行含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提取工艺。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b)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3倍量73%乙醇提取2次,每次2.1 h。低、中、高剂量提取液均能使HSFb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Bax水平明显升高,Bcl-2水平降低,而且较高剂量比较低剂量更明显。结论:瘢痕消复方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复方提取物能有效抑制HSFb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王涵王涵邹吉利邹吉利吴金虎孟军华王雄王雄靖申松陈永刚
关键词: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凋亡
HPLC法同时测定排气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排气颗粒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柚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厚朴酚分别在8.700~130.500μg/mL(r=0.9997)、7.808~117.120μg/mL(r=0.9996)、1.425~21.375μg/mL(r=0.9997)、8.204~123.060μg/mL(r=0.9999)、6.096~91.440μg/mL(r=0.9999)、4.904~73.560μg/mL(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3%、99.00%、98.06%、98.33%、99.73%、98.92%,RSD分别为1.97%、1.17%、1.10%、1.93%、1.01%、1.7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适用于排气颗粒的质量控制。
安靖陈永刚孟军华吴金虎邹吉利
关键词:HPLC法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蚤休烧伤油膏中3种皂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蚤休烧伤油膏中3种皂苷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ondail TM-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25℃。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_1、重楼皂苷Ⅵ分别在0.040 6~0.812 0、0.040 4~0.808 0、0.040 9~0.818 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97.96%、98.35%,RSD分别为1.05%、0.78%、1.22%。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复方蚤休烧伤油膏的质量控制。
孟军华安靖王雄郭润竹黄梦玲吴金虎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露消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甘露消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甘露消毒汤中所有药材的性味归经进行网络关联规则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甘露消毒汤的活性成分和相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查询物种为"Homo sapiens"对应COVID-19的相关基因,导入软件构建甘露消毒汤-COVID-19-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制作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语言中Bioconductor程序包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甘露消毒汤中的药材以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肺、脾、胃经为主;甘露消毒汤中共得到219个药物靶点,COVID-19中共得到259个疾病靶点,最终取交集获得治疗关键靶点25个;GO功能富集得到74条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145条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发现,EGFR、IL-6、MAPK8、CASP3、FOS、RELA、CASP8、NOS3、PPARG及ICAM1等靶蛋白可能是甘露消毒汤防治COVID-19疾病的潜在关键靶点。结论:甘露消毒汤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及山奈酚等成分可能为其治疗COVID-19的有效成分,其机制可能与上述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来发挥抗炎、抗病毒,同时调节免疫等综合作用相关。
陈灵柳芳张相林陈永刚吴金虎纪刚剑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关联规则
槲皮素通过调节TGF-β_(1)/Smad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及其介导的TGF-β_(1)/Smad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50~600μmol·L^(-1))处理后的HSFb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Ⅲ、TGF-β_(1)、Smad2、Smad7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α-SMA的表达以及HSF和HSFb中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250,500μmol·L^(-1))可降低α-SMA蛋白的表达(P<0.05)并显著下调COL-Ⅲ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其中500μmol·L^(-1)槲皮素组对HSFb细胞Ⅲ-型胶原分泌的抑制作用最强,并显著降低TGF-β_(1)和Smad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槲皮素主要通过抑制COL-Ⅲ、α-SMA、TGF-β_(1)/Smad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倪萍靖申松张宇张宇邹吉利安靖邹吉利赵琳孟军华赵琳
关键词:槲皮素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研究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溴隐亭组(0. 45 mg/kg)及大麦芽碱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每组8只,给药21 d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垂体PRL、DRD2、DAT、c AMP、P-CREB表达。另取大鼠垂体瘤MMQ细胞,大麦芽碱(0、1、2、4、8 mg/m L)处理后检测其PRL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麦芽碱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PRL表达(P <0. 05,P <0. 01),升高P-CREB表达(P <0. 01)。同时,0. 1 mg/m L大麦芽碱处理12、72 h或0. 2、0. 4 mg/m L大麦芽碱处理72 h后,均能抑制PRL分泌,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DRD2介导的c 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郭润竹王雄马莉陈永刚吴金虎
关键词:泌乳素高催乳素血症
痛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7年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已成为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仅次于糖尿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痛风的治疗药物目前多用西药,如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丙磺舒等。根据西医理论,针对不同阶段痛风病的特点,它们分别通过各自的作用机制来治疗痛风,疗效良好,但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痛风也有丰富的理论体系,近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对痛风的疗效不亚于西药。另外,民族药治疗痛风有丰富的经验,亟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多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这种方法已发展的越来越成熟。
郭润竹王雄邹吉利伍军尹青桥吴金虎李相友
关键词:痛风高尿酸血症中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