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琦

作品数:118 被引量:959H指数:2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5篇土壤
  • 29篇水分
  • 28篇集雨
  • 22篇垄沟
  • 20篇苜蓿
  • 20篇垄沟集雨
  • 18篇紫花
  • 18篇灌溉
  • 17篇紫花苜蓿
  • 16篇水分利用
  • 16篇土壤水
  • 15篇施氮
  • 15篇小麦
  • 15篇利用效率
  • 14篇水分利用效率
  • 14篇土壤水分
  • 11篇草产量
  • 10篇干草
  • 10篇干草产量
  • 9篇玉米

机构

  • 1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气象局兰...
  • 7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兰州大学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甘肃水务节水...
  • 1篇教育部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甘肃省农垦农...
  • 1篇全国畜牧总站
  • 1篇定西市农业科...

作者

  • 117篇王琦
  • 58篇张恩和
  • 54篇刘青林
  • 22篇王田涛
  • 20篇张登奎
  • 18篇师尚礼
  • 13篇俞华林
  • 13篇刘朝巍
  • 12篇李富春
  • 12篇尹辉
  • 10篇王鹤龄
  • 8篇李彦兴
  • 7篇霍海丽
  • 6篇任祥
  • 6篇黄钰芳
  • 6篇陈步高
  • 6篇曹文侠
  • 6篇李广
  • 5篇李锋瑞
  • 5篇张新慧

传媒

  • 20篇草原与草坪
  • 12篇草业学报
  • 8篇中国生态农业...
  • 7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草地学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经济师
  • 3篇草业科学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商业会计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1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溉和施磷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灌溉[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作为主处理,施磷(0,60,120,180kg/hm2)作为副处理,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磷量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粗纤维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粗纤维含量随施磷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当施磷量达到60kg/hm2时,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3.87%)和粗脂肪含量(2.48%)均达到最大值;当施磷量达到120kg/hm2时,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9 114kg/hm2)达到最大值。
霍海丽王琦张恩和师尚礼王田涛刘青林
关键词:灌溉紫花苜蓿
沟垄集雨种植可持续发展机理及优化设计
王琦刘青林张恩和李晓玲霍海丽任祥宋兴阳胡广荣李富春贾生海
为探索垄沟集雨种植增产机理,2012-2015年观察集雨垄的径流效率和临界产流降雨量。SR30、SR45、SR60、BMR30、BMR45、BMR60、CMR30、CMR45和CMR60 (SR、BMR和CMR代表土垄、...
关键词:
关键词:垄沟集雨
不同种植年限对枸杞根系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宁夏枸杞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种植年限枸杞根系及土壤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不同种植年限‘宁杞1号’苗木及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研究枸杞根系生理特性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根际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系比导率先逐渐增大,种植5年开始逐年减小;根系活力逐渐减小,根系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虽然7年生植株根系相对电导率减小,但减小程度不显著;根围0~150 cm深处土壤平均含水量在前5年内逐渐增大,种植7年地块60 cm以上浅层土壤水分显著降低;根围0~100cm深处土壤孔隙度不断减小;土壤微生物总量趋于上升,其中,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趋于上升,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逐年降低,Shannon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变化趋势相对一致,为先下降后上升;土壤有机碳活性逐渐下降,虽然种植5年地块的LFOC活性和种植7年地块的DOC活性有小幅上升,但总体趋势一致;土壤脱氢酶活性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显著的增大或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一直处于增大趋势;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对一致,均先减小后增大。综合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肥力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环境对根系生物活性的毒害作用增大;根系生存环境的变化使根系活性降低,影响枸杞根系导水率和植株对土壤的水分利用。
胥生荣张恩和张恩和马瑞丽刘青林王琦
关键词:枸杞土壤酶土壤微生物有机碳根系
灌溉和施氮对免耕留茬春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收后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0 kg/hm2施氮范围,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增施氮肥均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40 kg/hm2时,土壤有机碳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就平均施氮水平而言,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随灌溉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适量灌溉(节水20%灌溉)促进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从而增加全氮和有机碳含量,但少量或过量灌溉降低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同时增加土壤氮和碳的损失,导致节水20%灌溉的土壤全氮含量(0.9 g/kg)和有机碳含量(14.22 g/kg)最高。就各灌溉水平平均值而言,当施氮达到221 kg/hm2,春小麦籽粒产量(6 365 kg/hm2)达到最大值,春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
俞华林张恩和王琦刘青林刘朝巍王田涛尹辉
关键词:春小麦灌溉施氮有机碳碳氮比
草坪草病理学教学实习的重要性及展望
2015年
草坪草病理学教学实习内容包括田间病害调查、标本制作和病害病原鉴定等。课程教学实习在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进行。教学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能丰富教师教学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草坪草病理学教学实习效果,需要对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内容、教师队伍、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
张振粉杨成德薛莉陈秀蓉王琦
关键词:教学实习
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鳞茎膨大期及成熟期连作对百合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程度增强。同一生长阶段,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百合植株中CAT和SOD含量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持续升高。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蒸腾速率(T_r)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持续升高。从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种、15种、17种化感自毒物质,主要包括:2,3-丁二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连作2年和4年土壤中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33.24%和41.43%。连作通过影响百合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破坏抗氧化酶代谢平衡,从而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条件下多种次生代谢物引起的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钰芳张恩和张新慧王惠珍王琦刘青林石雨仟
关键词: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
覆盖和粮草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王林王琦李强张恩和刘青林
关键词:硝态氮累积
覆盖材料对垄沟集雨种植高粱生长特性及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提高旱作雨养农业区降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作物水分有效性,在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垄沟集雨种植沟无覆盖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沟覆盖材料(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粱全生育期,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20.7,11.7和28.9mm,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7%,0.9%和8.7%;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分别增加1.3和0.5℃,秸秆覆盖的沟中平均土壤温度降低0.3℃;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高粱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31%,4%和7%,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6%,15%和23%,WUE分别提高36.0%,15.0%和24.8%。与无覆盖相比,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具有较高土壤水分、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覆盖效果不明显。
李富春王琦张登奎
关键词:垄沟集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高粱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出苗及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本研究利用沟垄集雨模式种植紫花苜蓿,观测不同沟垄比和垄覆盖方式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土壤贮水量及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处理具有较高的出苗率、土壤贮水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平作提高6.1%、16.1%和58.1%;土垄处理效果不明显,其出苗率比平作降低4.7%,土壤贮水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平作提高3.1%和8.4%;沟垄集雨种植增加了土壤贮水量,从而提高了干草产量,其中覆膜垄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膜垄处理中,宽垄处理的增产效果要好于窄垄处理.
尹国丽贠旭疆师尚礼王琦朱新强李强栋
关键词:紫花苜蓿膜垄出苗草产量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草地耕作技术是澳大利亚农场主自主发明的草地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多年生牧草和一年生作物进行穿插种植,使粮食和牧草真正实现多年循环生产。用少耕或免耕播种机将一年生冬季生长的作物(C3植物)直接播种于夏季生长的多年生牧草(C4植物)中间,当多年生牧草进入休眠期,一年生作物完成生育周期,从而实现全年循环生长,减少土地休闲和裸露。作物和牧草紧密衔接生产控制放牧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效、可持续、低投入和高灵活性等特点,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作物兼容生长和再生农业吸引广大农场主兴趣。图4,参19。
王琦师尚礼曹文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