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林
- 作品数:61 被引量:4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对生物可降解地膜保水增温作用的响应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种植增温、保湿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增温次序为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无覆盖>秸秆覆盖;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 a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平均比无覆盖高24.7mm、19.9mm和13.1 mm;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a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55%、9.53%和4.70%,WUE分别提高17.35%、14.11%和8.2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81%、8.60%和5.05%。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湿和增产效果低于普通地膜,但是生物可降解地膜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生态效益考虑,今后应推广使用。
- 李强王琦张恩和刘青林
- 关键词:玉米生态效益河西绿洲灌区
- 灌溉与施氮对留茬免耕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 mm、节水20%灌溉261 mm、节水40%灌溉196 mm)和施氮量(0、140、221和300 kg/hm)对留茬免耕春小麦籽粒产量、秸秆产量、收获指数、...
- 刘青林张恩和王琦王田涛刘朝巍
- 关键词:灌溉施氮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
- 文献传递
- 灌溉和施磷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4年
-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灌溉[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作为主处理,施磷(0,60,120,180kg/hm2)作为副处理,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磷量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粗纤维含量随灌溉量增加而降低;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随施磷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粗纤维含量随施磷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当施磷量达到60kg/hm2时,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3.87%)和粗脂肪含量(2.48%)均达到最大值;当施磷量达到120kg/hm2时,种植第3年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19 114kg/hm2)达到最大值。
- 霍海丽王琦张恩和师尚礼王田涛刘青林
- 关键词:灌溉紫花苜蓿
- 沟垄集雨种植可持续发展机理及优化设计
- 王琦刘青林张恩和李晓玲霍海丽任祥宋兴阳胡广荣李富春贾生海
- 为探索垄沟集雨种植增产机理,2012-2015年观察集雨垄的径流效率和临界产流降雨量。SR30、SR45、SR60、BMR30、BMR45、BMR60、CMR30、CMR45和CMR60 (SR、BMR和CMR代表土垄、...
- 关键词:
- 关键词:垄沟集雨
- 不同种植年限对枸杞根系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宁夏枸杞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种植年限枸杞根系及土壤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不同种植年限‘宁杞1号’苗木及其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研究枸杞根系生理特性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根际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系比导率先逐渐增大,种植5年开始逐年减小;根系活力逐渐减小,根系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虽然7年生植株根系相对电导率减小,但减小程度不显著;根围0~150 cm深处土壤平均含水量在前5年内逐渐增大,种植7年地块60 cm以上浅层土壤水分显著降低;根围0~100cm深处土壤孔隙度不断减小;土壤微生物总量趋于上升,其中,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趋于上升,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逐年降低,Shannon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S)变化趋势相对一致,为先下降后上升;土壤有机碳活性逐渐下降,虽然种植5年地块的LFOC活性和种植7年地块的DOC活性有小幅上升,但总体趋势一致;土壤脱氢酶活性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显著的增大或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一直处于增大趋势;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对一致,均先减小后增大。综合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肥力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环境对根系生物活性的毒害作用增大;根系生存环境的变化使根系活性降低,影响枸杞根系导水率和植株对土壤的水分利用。
- 胥生荣张恩和张恩和马瑞丽刘青林王琦
- 关键词:枸杞土壤酶土壤微生物有机碳根系
- 灌溉和施氮对免耕留茬春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留茬免耕春小麦收后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和土壤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40 kg/hm2施氮范围,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增施氮肥均明显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40 kg/hm2时,土壤有机碳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就平均施氮水平而言,土壤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随灌溉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适量灌溉(节水20%灌溉)促进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从而增加全氮和有机碳含量,但少量或过量灌溉降低土壤氮和碳的矿化速率,同时增加土壤氮和碳的损失,导致节水20%灌溉的土壤全氮含量(0.9 g/kg)和有机碳含量(14.22 g/kg)最高。就各灌溉水平平均值而言,当施氮达到221 kg/hm2,春小麦籽粒产量(6 365 kg/hm2)达到最大值,春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
- 俞华林张恩和王琦刘青林刘朝巍王田涛尹辉
- 关键词:春小麦灌溉施氮有机碳碳氮比
- 覆盖对枸杞根系土壤环境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耐旱枸杞作为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进一步了解枸杞根系吸水特性,提高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在甘肃省古浪县农业示范基地(37.30°N,103.29°E)以4年生枸杞‘宁杞1号'植株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地布FM、地膜PM和秸秆SM,以裸地为对照CK,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枸杞根系水力学特性和根际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有机碳以及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土壤理化性质,了解覆盖使枸杞土壤微环境变化对植株根系水分运输利用的影响。覆盖处理使植株比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膜覆盖使冠层和根系比导率最大,达到裸地对照的109.7%和102.8%;地膜覆盖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最小,秸秆覆盖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覆盖处理使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升高,其中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最高,在土层0~60cm处比裸地对照高1.93%;随着土壤含水量升高,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利用也逐渐偏向于浅层,深层土壤水分贡献率由裸地对照的81.81%降低到地膜覆盖的47.06%;覆盖处理后土壤平均温度为地膜>地布>对照>秸秆;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香浓指数分别为14.69mg·g-1、618.8×106 CFU·g-1和3.13(H),均高于其他处理;地膜覆盖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升高,但使总有机碳含量降低到裸地对照的97.98%;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导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直接影响植株水分利用特性。根系水分利用效率与覆盖材料有关,秸秆覆盖较其他覆盖措施对植株生长和改良土壤环境的作用更显著,当前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秸秆覆盖提高枸杞根系水分利用效率。
- 胥生荣张恩和张恩和马瑞丽刘青林王琦
- 关键词:枸杞根际土壤根系导水率
-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耐旱枸杞水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耐旱枸杞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进一步明确枸杞水分运输特性,提高农业生产潜力,在甘肃省古浪县农业示范基地(37.09°N,102.79°E)以2年生‘宁杞1号’、‘宁杞5号’和‘蒙杞1号’3个枸杞品种苗木为试验材料,设计3个处理[N:正常水分;M:中度干旱;S:重度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冠层和根系导水率的影响,以及干旱胁迫后复水对枝条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增加,枸杞冠层、枝条和根系导水率均下降,‘宁杞5号’在干旱胁迫后植株导水率的减小和根系导水阻力在整个植株中所占比例的增大最显著;通过拟合木质部脆弱性曲线发现,‘宁杞1号’导水率损失50%时木质部水势显著高于‘宁杞5号’和‘蒙杞1号’。枸杞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植株叶片导水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干旱胁迫复水后植物生长主要取决于根系恢复吸水的能力,干旱胁迫复水4 d后苗木导水率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蒙杞1号’导水率恢复速度最快,并出现显著补偿效应,恢复速度最慢的为‘宁杞5号’。综合分析表明,枸杞耐旱特性与导水能力有关,根系导水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可以反映植株持续抗旱能力,干旱胁迫复水后根系导水率恢复能力和补偿效应对植株在逆境条件下土壤水分利用具有显著影响,调控根系导水率对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 胥生荣张恩和马瑞丽王琦刘青林武睿
- 关键词:枸杞干旱胁迫复水导水率木质部栓塞
- 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2
- 2018年
- 为探讨兰州百合连作障碍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动态研究了连作对百合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正茬及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自毒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苗期、鳞茎膨大期及成熟期连作对百合的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作用程度增强。同一生长阶段,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百合植株中CAT和SOD含量逐渐下降,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持续升高。叶绿素总量(Chl)、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蒸腾速率(T_r)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持续升高。从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土壤中分别鉴定出9种、15种、17种化感自毒物质,主要包括:2,3-丁二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其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连作2年和4年土壤中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33.24%和41.43%。连作通过影响百合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破坏抗氧化酶代谢平衡,从而抑制百合植株的生长,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条件下多种次生代谢物引起的自毒作用是导致兰州百合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 黄钰芳张恩和张新慧王惠珍王琦刘青林石雨仟
- 关键词:兰州百合连作障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
- 覆盖和粮草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为了减少普通地膜和氮肥的投入,实现该地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在甘肃武威试验站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和覆盖方式(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和绿肥作物氮素吸收以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和间作对作物的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玉米收获期,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玉米植株吸氮量分别增加21.46%,11.22%和34.63%,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毛苕子和玉米//箭筈豌豆的玉米吸氮量分别增加6.94%和6.26%。玉米收获期,秸秆覆盖的牧草植株吸氮量较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46.75%,72.31%和21.76%,间作毛苕子的吸氮量较间作箭筈豌豆增加25.26%。玉米收获期,各处理玉米带、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牧草收获期,无论牧草收获期还是玉米收获期,单作玉米的玉米带、裸露带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间作玉米。玉米收获期,普通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无覆盖分别显著增加32.87%和27.82%,普通地膜覆盖的牧草(裸露)带0~14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分别增加9.17%、6.07%和35.45%。
- 王林王琦李强张恩和刘青林
- 关键词:硝态氮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