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鞘瘤
  • 2篇肿瘤
  • 2篇骶骨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分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 1篇神经瘤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骶骨肿瘤
  • 1篇细胞神经
  • 1篇纤维瘤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华莹奇
  • 2篇杨道华
  • 2篇林军
  • 2篇陈安
  • 1篇陆苏
  • 1篇田丹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发生在骶骨的神经源性肿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手术预后。结果:21例中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44.9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神经鞘瘤17例,其中经典型神经鞘瘤8例,富于细胞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3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累及骶骨的肿块,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免疫表型:神经鞘瘤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不表达NF。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表达NF。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有4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6.5年。经典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有1例为复发病例。结论:骶骨神经源性肿瘤是少见肿瘤,以良性多见。各病理类型及亚型在形态学和生长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故诊断时应明确病理类型及亚型,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林军杨道华陆苏华莹奇陈安田丹
关键词:骶骨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节细胞神经瘤
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发生于骶骨的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8例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镜下见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束状、交织状排列,无明显栅栏状排列和"verocay小体"结构,未见明显束状区和网状区,伴有骨质破坏。免疫表型:瘤细胞S-100蛋白和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3%~10%。8例中有4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6.5年。结论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由于其形态学和生长方式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有一定的差异,故病理诊断时应将该肿瘤给予注明,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林军杨道华华莹奇陈安
关键词:骶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