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病理
  • 11篇临床病理
  • 6篇临床病理分析
  • 6篇免疫
  • 6篇病理分析
  • 5篇肿瘤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血管
  • 4篇原发性
  • 4篇细胞
  • 3篇预后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2篇肉瘤
  • 2篇神经鞘瘤
  • 2篇前列腺
  • 2篇骶骨
  • 2篇骶尾

机构

  • 19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遵义市妇幼保...

作者

  • 19篇林军
  • 7篇杨道华
  • 4篇华莹奇
  • 3篇臧丽娟
  • 3篇童茵
  • 2篇金宇飚
  • 2篇马少飞
  • 2篇周梦云
  • 2篇陈安
  • 1篇李凡
  • 1篇赵晋华
  • 1篇施伟民
  • 1篇李小雯
  • 1篇伍洲炜
  • 1篇史秋生
  • 1篇杜联芳
  • 1篇谢平
  • 1篇唐华美
  • 1篇高康
  • 1篇陈嘉薇

传媒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原发性黏液腺癌1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性,58岁。因右输尿管结石于外院行激光碎石术。术后患者自觉排尿不畅,有尿频、尿急、尿线变细、尿后滴沥症状,诊断为结石残留,予以药物排石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半年后上述症状加重,出现排尿困难,伴腰部及下腹部胀痛不适,无发热、肉眼血尿。直肠指检示前列腺增大,质地十分坚硬,以右侧叶明显,中间沟消失。MRI示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周围带后份小片低信号灶。
林军唐华美
关键词:前列腺黏液腺癌临床病理
前列腺穿刺三维超声造影扫查联合实时二维造影引导法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不同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下前列穿腺穿刺三维超声造影联合实时二维造影引导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3例血清PSA升高(≥4 ng/ml)的患者进...
高康杜联芳史秋生李凡姜露莹王泳张捷金宇飚林军
关键词:三维超声造影前列腺穿刺前列腺癌
骶尾部囊性病变2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2例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7~77岁,平均44.7岁;2例病变完全位于骶尾部皮下,20例位于盆腹腔内骶尾骨前,其中有4例累及皮下组织,3例伴骨质破坏,1例与骶孔相连。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或腰背部不适、下肢疼痛麻木、骶尾部皮肤肿块、便秘等。最终诊断包括畸胎瘤7例,尾肠囊肿4例,表皮样囊肿2例,神经鞘瘤囊性变4例,囊性直肠重复1例,气管源性囊肿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滑囊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结论骶尾部囊性病变种类较多,大部分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影像学提示有骨质破坏或实性成分时需多处取材,寻找恶性成分。
李琼琼杨道华韩昕华莹奇王庆国林军
关键词:骶尾部囊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淋巴瘤2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整理2010—2020年在两所医院诊断累及乳腺的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技术对相关抗原及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乳腺淋巴瘤常表现为单侧孤立性无痛性肿块,病理形态上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呈弥漫性或结节状生长,病理分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免疫组化主要表达B细胞标记,无EBER阳性表达,FISH检测未显示C-MYC及BCL-2基因易位,少数病例显示BCL-6基因易位。结论乳腺淋巴瘤在临床和影像表现上无明显特殊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临床治疗上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需要多中心更多病例的进一步研究。
马少飞林军师晓琴许程姜丹童茵周梦云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瘤免疫组化预后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69岁。3年来,头、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如粟丘疹、囊肿等)和脱发,病程中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灶性慢性炎细胞浸润伴毛细血管增生,毛囊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血管增生,伴少许嗜酸粒细胞,考虑为毛囊炎,予抗组胺药和抗生素治疗后皮损炎症消退,瘙痒减轻。3个月后,枕部出现斑块伴脱发,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密集淋巴样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毛囊周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伴较多嗜酸粒细胞,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部分侵入毛囊,毛囊上皮黏液样变性。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CD20、CD79a、EB病毒(EBV)、CD5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1)、髓过氧化物酶(MPO)、CD7、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I/AE3均阴性,异形细胞CD3、CD4、CD5、CD2、CD43、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均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为阴性。诊断: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予光化学疗法(PUVA)联合阿维A治疗,仍有新发皮损,目前患者在随访中。
宋珺伍洲炜林军孙越朱光斗施伟民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毛细血管增生组织病理检查
2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PTL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发病年龄56.3岁;19例(76.0%)伴有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病史;乙肝病毒感染阳性12例(66.7%);25例甲状腺淋巴瘤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8例,MALT伴DLBCL和MZBL混合2例;PTL以甲状腺结构的破坏为基本形态特点,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2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0)等B细胞标记。结论:PTL常见于合并HT的中老年女性,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需与甲状腺炎症、甲状腺未分化癌及髓样癌等鉴别;各病理类型在形态学、生长方式以及预后上有一定差异,故诊断时应明确病理类型,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李国莉杨道华臧丽娟童茵林军
关键词:甲状腺淋巴瘤预后
食管鳞癌FDG PET/CT显像病灶长度、SUV最大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及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FDG PET/CT显像病灶长度、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与病理分级及肿瘤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食管癌患者113例,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得食管癌病灶长度及SUV最大值,检查1周内外科手术,取得食管癌标本,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HE染色确定病理分级,分析病灶长度、SUV最大值与病理分级及Ki67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30±2.44)cm、(5.24±2.20)cm和(5.81±2.63)cm,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0.05)。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SUV最大值分别8.29±3.91、10.45±4.56和12.13±4.04,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病灶长度与Ki67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无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49,P=0.604>0.05)。病灶SUV最大值与Ki67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19,P=0.000<0.05)。结论:食管癌病灶长度与病理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关系;而食管癌病灶SUV最大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病理分级,间接评价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刘长存邢岩吴珊宋建华陈香车文军林军赵晋华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病理
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例
2019年
患者女性,21岁,景颇族。怀孕9个月,腹部隐痛7小时余。孕妇平素月经规律,此系第3胎。怀孕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症状,孕期在当地卫生院产检3次,未行唐氏筛查、系统B超等检查。孕第29周时当地卫生院产检发现'中度贫血',建议上级医院就诊,未行药物治疗。整个孕期,'感冒'1 次,未治自愈,余无不适症状。入陇川县人民医院后,B 超检查示孕36 周+,头位,活单胎;胎盘不均质包块,绒毛膜血管瘤可能;脐静脉烟雾状血流;羊水多。妇检: 可触及规律宫缩,宫颈管长0. 5 cm,容纳2 指。临床诊断: 先兆分娩,胎盘不均质包块性质待排。
张弄兰孟彩芽臧丽娟林军
关键词: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蝶窦原发性软骨肉瘤1例
2009年
患者女性,43岁。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6个月。MRI提示鞍区占位,肿瘤侵犯左侧眼眶内侧壁、筛窦及蝶窦(图1)。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黏冻样碎组织一堆,6cm×5.5cm×1cm大小,小部分区域有黏膜组织覆盖。镜检:肿瘤呈分叶状生长,由透明软骨细胞样细胞组成(图2),并含有多量血管。肿瘤细胞丰富,呈圆形、星形、多边形。瘤细胞核大异型、深染,核浆比增大,核呈短杆状、肾形、多形性,可见双核及核分裂象,并查见嗜酸性核仁。肿瘤基质呈黏液样,
金宇飚陈嘉薇林军侯典琦
关键词:蝶窦软骨肉瘤
骨原发性血管肉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骨原发性血管肉瘤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0例血管肉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58.5岁。8例发生于骨盆、1例肱骨、1例股骨。镜下可见不同分化程度的血管腔隙,内衬异型肿瘤细胞,其中8例主要由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构成,胞质丰富嗜酸性,核仁明显,诊断为上皮样血管肉瘤。免疫表型:不同程度表达CD31、CD34、ERG、CK等。8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例存活,另4例术后5~12个月死亡。结论骨原发性血管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及病理活检易误诊。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多数患者预后较差。
沈娟杨道华林军王晨亮
关键词:骨肿瘤血管肉瘤上皮样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