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狼疮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耐药
  • 4篇红斑狼疮患者
  • 4篇病毒
  • 3篇药性分析
  • 3篇外周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细胞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骨代谢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炎
  • 3篇肝炎
  • 2篇代谢
  • 2篇药物

机构

  • 22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王静
  • 9篇何岚
  • 7篇罗静
  • 5篇吕晓虹
  • 5篇蒲丹
  • 4篇王妍华
  • 4篇曾晓艳
  • 4篇李芳
  • 4篇何英利
  • 4篇张竞
  • 3篇张祎
  • 3篇冯秀媛
  • 3篇刘哲
  • 3篇袁晶
  • 3篇李雯
  • 3篇朱丽
  • 2篇陈天艳
  • 2篇莫凌菲
  • 2篇刘锦锋
  • 2篇杨瑗

传媒

  • 7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比例与骨侵蚀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RA患者外周血记忆B细胞分布特征及其分布和骨侵蚀的关系,进一步了解B细胞在R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0例RA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的B细胞亚群分布,根据表面标记将B细胞分为CD19+CD27+IgD-转换后记忆B细胞、CD19+CD27+IgD+转换前记忆B细胞、CD19+CD27-lgD-双阴记忆B细胞和CD19+CD27-IgD+幼稚B细胞,分析RA中B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疾病活动度、病程及治疗下B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根据关节超声结果将RA患者分为无骨侵蚀、手骨侵蚀、膝骨侵蚀及手和膝均骨侵蚀4组,分析B细胞各亚群分布、自身抗体和RA骨侵蚀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RA患者外周血中转换前记忆B细胞[(9.5±6.7)%]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12.1±4.7)%](t=2.46,P=0.015),而双阴记忆B细胞[(3.8±2.5)%]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2.7±1.3)%](t=-4.74,P<0.001)。②相比于疾病缓解组RA患者,中度活动组[(8.4±4.7)%与(12.4±7.5)%,t=3.13,P=0.001]和重度活动组[(7.8±7.6)%与(12.4±7.5)%,t=3.00,P=0.003]RA患者转化前记忆B细胞均降低,而重度活动组RA患者幼稚B细胞比例升高[(70.3±15.0)%与(63.9±14.6)%,t=-2.15,P=0.034]。不同病程的RA患者B细胞亚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接受激素治疗的RA患者总B细胞[(4.8±2.9)%与(7.2±4.1)%,t=-3.24,P=0.001]、转化前记忆B细胞[(7.6±4.3)%与(10.0±7.1)%,t=-2.63,P=0.010]显著低于未接受激素治疗患者,而双阴记忆B细胞[(4.9±3.0)%与(3.6±2.3)%,t=-2.79,P=0.006]显著高于未接受激素治疗患者。④相比于无骨侵蚀组RA患者,手和膝均骨侵蚀组的RA患者外周血中转换前记忆B细胞[6.8%(2.5%,9.5%)与9.7%(5.5%,17.5%),Z=-2.12,P=0.034]比例显著降低。相比于无骨侵蚀组RA患者,双阴记忆B细胞在膝骨侵蚀组RA
朱丽胡楠王静冯秀媛罗静王妍华吕晓红蒲丹何岚
关键词:骨侵蚀
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遵医行为、抑郁的影响及人文关怀策略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明确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遵医行为及抑郁的影响及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遵医行为、抑郁情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SLE患者与一般住院患者比较更倾向于采取回避和屈服的方式来应对疾病,女性SLE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向疾病屈服;44.50%的SLE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疾病应对方式能影响SLE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能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抑郁情绪。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关注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采取积极的人文关怀措施,引导和鼓励患者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李欣王静张乐李娜
关键词:SLE遵医行为抑郁
炙甘草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VMC后遗症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和辅酶Q10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总评分、次症总评分及中医证候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主症总评分、次症总评分及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LDH、C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VMC后遗症期患者中医证候,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马侗王静冯永刚田会萍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炙甘草汤黄连温胆汤
2017~2018年我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我院2017~2019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真菌感染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分离及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ATB Fungus 3)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2862株真菌,包括假丝酵母菌属2440株(85.3%),曲霉菌属346株(12.1%),酵母属40株(1.4%),隐球菌属19株(0.7%)和毛霉菌科4株(0.1%)。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最高,占比为56.6%(1619/2862)。送检标本最多为痰液,其他依次为尿液、引流液、粪便、分泌物、胆汁和全血。真菌感染科室分布以肝胆外科、呼吸内科、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为主,占47.3%。真菌感染男性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菌感染的概率逐渐增加。药敏结果显示,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敏感率为100%,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最低,平均敏感率为77.9%。结论近3年来我院真菌感染主要为假丝酵母菌属,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最多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年龄越大,真菌感染的概率越大。假丝酵母菌属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均较高,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
李芳王静李雯袁晶刘哲张祎曾晓艳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原谱药敏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SLE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影响,为明确自身免疫与感染的关系提供数据。方法连续筛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SLE患者,调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4纳入与HBsAg阳性SLE患者性别、年龄匹配的一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χ^(2)检验比较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的差异,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HBV-DNA载量及HBsAg滴度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2.2%(27/1227),低于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流调中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7.2%,但HBcAb阳性率与我国一般人群差异不大[33.9%(416/1227)和34.1%]。SLE患者与匹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HBeAg阳性率[37.0%(10/27)和58.3%(63/108),χ^(2)=3.94,P=0.047]、HBV-DNA载量[0(0,3.7)lg U/ml和4.8(2.2,3.7)lg U/ml,Z=-5.37,P<0.001]及HBsAg滴度[(2.0±1.5)lg U/ml和(3.3±1.1)lg U/ml,t=-4.26,P<0.001]均更低。结论SLE患者的HBV感染状态不同一般慢乙型肝炎患者,更倾向于HBV的控制。
张靖婧贾悦莫凌菲王妍华罗静胡楠何岚王静
关键词:红斑狼疮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抗体
骨质疏松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生活质量评估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的流行病学、骨转换和生活质量特征。方法 于2017年至2018年间采用问卷调查、SF-36评分、血清骨转换标志物和25(OH)D3水平测定、双膝关节X线和双能X线(DXA)骨密度检测等在神木市3个社区随机抽取40~80岁成年人进行研究,最终共纳入956例受试者,其中662例为女性。根据是否患KOA及骨密度情况,分为4组:OP型KOA组(KOA伴OP或低骨量),单纯KOA组(KOA伴正常骨密度),OP组(仅有OP或低骨量,不合并KOA),健康对照组(无KOA且骨密度正常)。结果 (1)OP型KOA组164人,平均年龄(57.70±7.68)岁,明显高于单纯KOA组(P<0.001)。其总体患病率为17.15%,女性高于男性(72.0%vs 28.0%,P<0.001),绝经后女性最高(72.9%,P<0.001)。以10岁为界的不同年龄组中,该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该组患者血清骨形成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单纯KOA组(P<0.001);(2)KOA患者中有72.25%合并OP或低骨量。Kellgren-Lawrence(KL)评分≥2分的OP型KOA的患病率(28.7%)高于单纯KOA组(22.2%);(3)根据SF-36评分,OP型KOA组与OP组(仅有OP或低骨量)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在所有评价身体健康的5个维度和心理健康(MH)方面的平均值相对较低。结论 骨量低下是部分KO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可能加速疾病进展。这些患者的骨转换更活跃。SF-36评分结果表明,OP型KOA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受到严重影响。
胡楠王沛张竞王静王婧吴田明王亚红李娇刘小平张继荣郝志明蒲丹吕晓虹王强何岚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
狼疮性肾炎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情况,分析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LN患者的资料。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然后依据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血压均值下降情况将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10%)和非杓型血压组(<10%)。比较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内,杓型血压亚组和非杓型血压亚组患者的肾脏损伤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N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66例,未合并高血压患者37例。LN合并高血压组中非杓型血压患者59例(89.4%),LN未合并高血压组中非杓型血压患者30例(81.1%)。L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Z=-2.911,P=0.004)、尿素(Z=-3.348,P=0.001)和尿酸(t=2.017,P=0.047)水平均高于LN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LN未合并高血压组(Z=4.846,P<0.001)。LN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中,非杓型血压患者的尿酸高于杓型血压组(Z=-2.893,P=0.004),eGFR(Z=2.017,P=0.044)低于杓型血压组;而LN未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的肾脏损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尿酸与LN合并高血压节律异常相关。结论LN患者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均普遍存在血压节律的异常。其中,LN合并非杓高血压组患者的肾损害最为严重。
俱博苗王沛王静吕晓虹胡楠罗静何岚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血压昼夜节律肾脏损害
血清25(OH)D水平与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初诊SLE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及人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诊SLE患者117例,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39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作为健康对照。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25(OH)D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SLEDAI评分作为SLE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例SLE患者中,女性102例(87.2%),平均年龄(36±15)岁,确诊时间中位数5(1,12)个月,平均SLEDAI评分(12±7)分。SLE组25(OH)D水平[(10.1±6.0)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17±8)ng/ml,t=-5.273,P<0.01],其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109/117,93.2%)高于健康对照组(28/39,71.8%,χ^2=12.486,P<0.01)。将SLE患者按是否存在维生素D严重缺乏分为2组。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84.3%和66.0%,χ^2=5.321,P=0.021)、LN发生率(32.9%和14.9%,χ^2=4.759,P=0.029)、浆膜炎发生率(28.6%和8.5%,χ^2=6.940,P=0.008)、SLEDAI评分(13±8和9±5,t=3.503,P=0.001)及尿蛋白定量(24h)[(0.57±1.05)和(0.21±0.46),t=2.437,P=0.017]在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均明显高于非严重缺乏组,而补体C3[(0.5±0.3)g/L和(0.7±0.3)g/L,t=-2.441,P=0.016]及血红蛋白浓度[(93±19)g/L和(104±19)g/L,t=-3.052,P=0.003]在严重缺乏组明显低于非严重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OH)D水平与SLEDAI评分(r=-0.433,P=0.000)及尿蛋白定量(24h)(r=-0.434,P=0.000)呈负相关,而与补体C3(r=0.296,P=0.001)及血红蛋白浓度(r=0.323,P=0.000)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SLEDAI评分呈独立负相关(β=-0.376,P=0.000)。结论该组初诊SLE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维生素D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张竞罗静王静黄婧冯秀媛蒲丹吕晓虹何岚
关键词:维生素D疾病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儿童复杂性阑尾炎诊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儿童复杂性阑尾炎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阑尾炎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及复杂性阑尾炎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热、最高体温、呕吐、右下腹痛、血常规指标及超声结果间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可协助诊断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指标。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并结合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估其在诊断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患儿235人,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79人,复杂性阑尾炎56人。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是儿童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当NLR>11.74时,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32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8%和84.7%。与NLR<11.74的患儿相比,NLR>11.74患儿确诊为复杂性阑尾炎的相对危险度为3.121[95%CI(2.036,4.783)]。结论 NLR对儿童复杂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儿童阑尾炎是否选择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余强郭正团何英利王静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儿童手术
母亲HBV DNA载量对宫内传播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关键危险因素及其对胎盘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通过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对自2009年至2015年纳入的42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进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动态监测婴儿HBV DNA载量及HBsAg定量评估宫内传播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宫内传播的高危因素,分层分析判断母亲HBV DNA载量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透射电镜观察HBV对胎盘组织的影响。结果HBV宫内感染率为2.6%(11/4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HBV DNA载量是婴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母亲HBV DNA>106 IU/ml组较HBV DNA<10^(6) IU/ml组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明显升高(12.2%比1.8%;χ^(2)=11.275,P=0.006),宫内窘迫率也升高(24.4%比16.0%,χ^(2)=3.993,P=0.046)。透射电镜检测显示母亲HBV DNA>10^(6) IU/ml时,胎盘组织线粒体水肿及内质网扩张明显,基底膜较母亲HBV DNA<10^(6) IU/ml时增厚(960 nm比214 nm,Z=-2.782,P=0.005)。结论母亲HBV DNA>10^(6) IU/ml不仅与宫内感染有关,还和宫内窘迫发生率升高及胎盘亚微结构改变相关。为此类人群的孕期阻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临床及组织学证据。
王静闫涛涛冯亚丽何英利杨瑗刘锦锋姚耐娟朱亚鸽赵英仁陈天艳
关键词:胎儿窘迫胎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