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

作品数:45 被引量:38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卫生训练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9篇腰椎
  • 7篇微创
  • 5篇融合术
  • 5篇椎体
  • 4篇切除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胃肠
  • 4篇胃肠道
  • 4篇疗效
  • 4篇节段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单节段
  • 3篇腰椎融合
  • 3篇镇痛
  • 3篇镇痛效果
  • 3篇术后
  • 3篇术后镇痛

机构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保定第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45篇李鹏
  • 19篇毛克亚
  • 14篇王岩
  • 13篇肖嵩华
  • 12篇毛克政
  • 7篇王义国
  • 7篇张雪松
  • 7篇徐教
  • 7篇张永刚
  • 6篇肖波
  • 6篇程自申
  • 5篇张西峰
  • 5篇刘洪一
  • 5篇贾宝庆
  • 4篇崔庚
  • 4篇刘保卫
  • 3篇郭强
  • 3篇夏绍友
  • 3篇李昕
  • 3篇刘建恒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病案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医院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弧型切割缝合器微出血下实施门脉高压断流手术的探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弧型切割缝合器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2例,均接受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脾脏动脉结扎后离断脾结肠、脾胃韧带,将脾蒂完全置入弧型切割缝合器中,一次性完成切割缝合脾蒂,并利用血管闭合器阻断贲门周围血管。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方法的2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平均(33.41±13.22)ml;对照组平均(843.63±646.60)ml;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77.50±18.38)min,对照组平均(140.95±40.42)min,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血栓性门静脉炎2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余恢复顺利。结论利用一次性切割缝合器离断脾蒂及相应系膜血管,利用血管闭合器阻断贲门周围血管,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手术速度,减少手术出血和创伤,值得推广试用。
王春喜夏绍友冯建强赵向阳彭正李鹏
关键词:高血压门静脉脾切除术断流术
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采用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Vil)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模型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多因素。结果 8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近端胃切除52例,全胃切除32例。平均手术时间:(219.88±48.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78.57±190.48)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21.88±8.22)枚。5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OrVil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刘洪一孔庆龙李冰何远祥李鹏贾宝庆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发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采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8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其中37例采用单侧切口完成双侧混合内固定(A组),45例采用双侧切口完成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均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6及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和融合情况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患病侧、随访时间和术前VAS及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H分别为110±24min、68±19nd、29±3mm、23±7h、2.9±1.Od:B组分别为155±35min、96±27ml、59±5mm、27±9h、3.4±1.2d,两组间比较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腿痛VAS、ODI评分及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1d腰痛VAS评分A组(4.1±0.8)优于B组(4.8±1.0)(P〈0.05)。结论: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双侧混合内固定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同定完成MIS—TLIF手术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但前者更加微创。
徐教毛克亚王岩肖嵩华李鹏毛克政肖波王义国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
构建医院安全管理系统的思考被引量:10
2008年
医院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系到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利益。医院管理者应洞察不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于莹许红民邢湘君王芳英李鹏蔡忠军
关键词:医院安全管理医院管理者不安全隐患安全保障
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癌变株中多种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
2003年
目的 :研究α 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株中 p14 ARF,p16 INK4a,MGMT ,GSTP1,BUB3和DAPK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方法 :用甲基特异性的PCR(MSP)分析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情况和用RT PCR检测细胞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p14 ARF基因在BEP2D细胞中没有甲基化 ,但在其癌变细胞BERP35T1中发生了甲基化 ,且甲基化导致 p14 ARF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16 INK4a和BUB3在两种细胞中均没有发生甲基化 ,BUB3经测序证实 ;MGMT在BEP2D细胞和癌变细胞中均发生甲基化 ;DAPK在BEP2D细胞中已有部分甲基化 ,在BERP35T1细胞中完全甲基化 ;GSTP1在BEP2D细胞中没有甲基化 ,在BERP35T1细胞中发生部分甲基化。结论 :在辐射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 ,部分与细胞增殖。
李鹏高德伟耿煜隋建丽孙敬芬周平坤
关键词:Α粒子BEP2D细胞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
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对单侧椎弓根穿刺角度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应用弯角椎体成形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并与传统的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比较,观察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对术中穿刺角度及骨折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的影响。 方法114例单椎体OVCFs患者,其中54例应用弯角穿刺PVP,60例应用单侧穿刺PVP,术后3 d对手术椎体行CT扫描,测量术中穿刺角度和统计骨水泥分布。 结果弯角PVP组中51节椎体骨水泥呈中心分布,单侧穿刺PVP组46节椎体骨水泥呈中心分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所有骨水泥中心分布的椎体中,T10~T12弯角PVP的穿刺角度为(11.39±2.12)°,单侧PVP的穿刺角度为(14.16±2.61)°;L1~L2弯角PVP的穿刺角度为(12.01±1.85)°,单侧PVP的穿刺角度为(15.92±2.04)°;L3~L5弯角PVP的穿刺角度为(14.59±2.51)°,单侧PVP的穿刺角度(19.45±1.7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0;P=0.000)。 结论应用弯角椎体成形装置治疗OVCFs,与传统的单侧椎弓入路PVP比较,在可以保证骨水泥双侧强化的前提下,减少术中穿刺的内倾角度,降低了术中穿破椎弓根内壁、损伤神经的风险。
寇红伟周权发刘宏建尚国伟吴志彬王俊魁马宏道皮国富李鹏毛克亚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角度
帕瑞昔布和塞来昔布在脊柱融合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在腰椎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帕瑞昔布,B组给予塞来昔布,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术前1 h、术后12、24 h给药,观察术后1、6、12、24 h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吗啡用量在6、12、24h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为8.1mg、11.0mg、13.73 mg;B组平均为11.4 mg、18.2 mg,25.28 mg;C组平均为16.3 mg、25.4 mg、37.5 mg)。A组VAS评分在1、6、12 h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6 h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为5.4,4.3,3.5;B组平均为7.1,5.2、4.4;C组平均为7.3,6.2,4.7)。3组在镇静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给予帕瑞昔布比塞来昔布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和降低VAS评分。
毛克政刘建恒李鹏肖波王义国徐教毛克亚
关键词:帕瑞昔布塞来昔布腰椎融合术镇痛
90例胃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和预后,进一步提升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科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GI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不适、纳差占41.1%(37/90),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占20.0%(18/90),腹部包块占4.4%(4/90),肠梗阻症状占3.3%(3/90),28例无明显症状占31.1%,为检查时偶然发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胃肠镜、超声内镜、CT、MRI等影像学检查。9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0.0%(81/90),CD34阳性率91.1%(82/90),S-100阳性率11.1%(10/90),SMA阳性率33.3%(30/90)。中位随访时间27.4(1~60)个月,8例复发或转移,3例再次手术,2例因肿瘤进展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9)及核分裂数目(P=0.002)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G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肠镜、超声内镜、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该病术前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是GIST的首选治疗方式。
薛勇敢张秉栋李鹏刘洪一贾宝庆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手术病理学
超声刀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与探讨超声刀在开腹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231例实施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其中111例应用超声刀(即治疗组),120例实施常规手术(即对照组),对全部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5 d的总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量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5 d的总引流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实施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时采用超声刀对患者术中创伤的减轻以及术后恢复都十分有利。
李鹏刘洪一贾宝庆
关键词:胃癌超声刀胃癌根治术
提供患者放心的标准服务
2014年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的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院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病人为中心",练内功、强素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大举措,对于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鹏田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