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嵩华

作品数:229 被引量:1,966H指数:2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7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9篇脊柱
  • 70篇手术
  • 58篇腰椎
  • 39篇微创
  • 37篇椎间盘
  • 37篇结核
  • 36篇脊柱结核
  • 30篇脊柱侧
  • 29篇椎体
  • 28篇内固定
  • 28篇颈椎
  • 26篇化疗
  • 25篇椎弓
  • 25篇畸形
  • 24篇椎弓根
  • 24篇侧凸
  • 23篇椎间盘突出
  • 23篇脊柱侧凸
  • 20篇腰椎间盘
  • 19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22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义乌市中心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武警浙江总队...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保定第一...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 1篇北京清华长庚...

作者

  • 229篇肖嵩华
  • 189篇王岩
  • 156篇张永刚
  • 144篇刘郑生
  • 118篇刘保卫
  • 98篇张雪松
  • 93篇毛克亚
  • 88篇张西峰
  • 81篇王征
  • 79篇陆宁
  • 58篇朱守荣
  • 28篇崔庚
  • 22篇张伯勋
  • 13篇李鹏
  • 12篇王继芳
  • 12篇毛克政
  • 11篇侯克东
  • 11篇卢世璧
  • 9篇郑国权
  • 8篇陶笙

传媒

  • 34篇中国脊柱脊髓...
  • 19篇中国矫形外科...
  • 14篇脊柱外科杂志
  • 1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9篇军医进修学院...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第十一届全军...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3篇第六届中国微...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25篇2012
  • 16篇2011
  • 17篇2010
  • 15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34篇2006
  • 22篇2005
  • 15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灶内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回顾性探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或脊柱感染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1年6月,作者采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或脊柱感染19例,其中...
张西峰陆宁张琳籍剑飞刘渤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朱守荣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椎弓根钉脊柱结核局部化疗
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探讨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症和疗效. 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应用微创方法和外科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患者210例.分为三种治疗方法,单纯微创治疗(A)组166例(占79.0...
张西峰夏志敏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张永刚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方法化疗治疗
一期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3年4月~2007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32例,平均年龄12.8岁(9~22岁),其中13例半椎体位于T9~L2,且其楔形底偏向腹侧,通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半椎体矫形(前后路组);其余19例单发半椎体,位置在T10~L3,且其楔形底偏向背侧,行后路切除半椎体矫形(后路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主弯矫正率和并发症。结果:前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5.4h,平均失血量580ml;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4.3h,平均失血量470m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路组和后路组平均术后矫正率分别为64.1%和63.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1~37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矫正度数均无明显丢失,并发症均较少。结论:胸腰段孤立半椎体切除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凸是有效的,术前认真检查判定半椎体楔形底的位置、结构,合理地选择入路,术中谨慎操作能保证半椎体切除的安全性。
肖嵩华张雪松陈超王岩张永刚张兴蓬王征陆宁毛克亚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手术入路
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张西峰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朱守荣陆宁毛克亚王征张雪松
主要技术:在影像学(主要是CT机)引导下,病灶内、病椎周围脓肿、流注脓肿、窦道内放置灌注冲洗管,持续引流脓肿、持续高浓度抗结核生理盐水冲洗原发病灶和继发病灶,或者单纯提高病灶内的抗结核药物浓度,是该方法的核心。具体操作方...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结核化疗方法微创治疗方法抗结核药物
自体血回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根据术中输血的方式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48例分为2组,异体输血组(Ⅰ组)42例:术中全部输异体成分血;自体血回输组(Ⅱ组)106例: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使患者红细胞比容(HCT)≥30%,Hb≥10g/L,如果达不到低限,适量补充异体血。观察两组异体血输入量、过敏反应发生率;并分别于入手术室、术后第1天及第5天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Ⅰ组平均异体血输入量850±170ml,Ⅱ组中有58例除了自体血回输外补充了异体血,平均410±150ml。输血反应发生率Ⅰ组为26.2%(11/42),Ⅱ组为4.7%(5/106),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异体输血组较自体输血组减少更明显(P<0.05)。术后第5天异体输血组CD3^+、CD4^+、CD4^+/CD8^+、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自体输血组基本恢复正常,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可明显减少脊柱侧凸矫形患者异体血输入量,术后自体输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异体血输入者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快。
张雪松王姝南王岩张永刚刘郑生肖嵩华陆宁王征
关键词:术中自体血回输
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侵袭型脊柱血管瘤疗效分析
目的:对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治疗侵袭型脊柱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和总结.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丛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治疗的侵袭型脊柱血管瘤患者23例(男...
张永刚杜建伟陆宁肖嵩华郑国权王岩
关键词:血管瘤
术中三维CT导航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比术中三维CT导航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intra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i CT-MIS-TLIF)、单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onventional open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C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差异,探讨术中三维CT导航辅助下MIS-TLIF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4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患者自己的治疗意愿及术前资料的综合分析,11例采用i CT-MIS-TLIF进行治疗,15例采用MIS-TLIF进行治疗,19例采用COTLIF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下床时间的差异,统计术前、术后3天、1.5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X线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考虑到术中三维CT导航对手术时间的影响,单独记录了术中三维CT导航扫描、注册等所需时间。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5例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i CT-MIS-T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MIS-TLIF组和CO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 CT-MIS-TLIF组和MIS-T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下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低于COTLIF组(P<0.05)。三组VAS和ODI评分的随访结果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i CT-MIS-TLIF组和MIS-TLIF组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术后1.5个月ODI评分显著低于COTLIF组,其余时间点三组之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i CT-MIS-TLIF和MIS-TLIF组间术后各时间点VAS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齐鹏毛克亚肖嵩华张西峰张永刚王征王岩崔赓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特点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患者神经根性压迫的原因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2年12月本院骨科治疗的27例DLSS患者,术前进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通过神经根性特定体表分部确定受压神经根序列和侧别。全部患者进行X线平片、核磁共振检查和腰椎管造影,并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结果27例患者中6例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13例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15例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9例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L3、L4神经根多在侧凸凹侧的神经根孔或神经根孔以外的部位存在压迫和狭窄,L5、S1神经根则较多在侧凸凸侧的侧隐窝位置存在压迫。结论DLSS患者神经根性损害出现在侧凸凹、凸两侧,出现的几率相近;神经根性损害的分布均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此结果可能与侧凸的非正常应力有关系。
王岩张雪松张永刚刘郑生肖嵩华刘保卫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侧凸神经根
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手术床使患者椎体压缩骨折部位过伸,达到闭合复位目的,然后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结果: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以使椎体前壁高度恢复(40.1±23.5)%,中间高度恢复(44.7±20.8)%,后壁高度恢复(15.3±12.4)%,后凸畸形角度矫正(42.5±29.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刘保卫王岩刘郑生肖嵩华张永刚毛克亚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型术闭合复位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下腰椎骨折
2006年
陈红卫肖嵩华张西峰赵钢生张根福
关键词:下腰椎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