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郑生

作品数:233 被引量:1,73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6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3篇脊柱
  • 55篇手术
  • 42篇结核
  • 41篇腰椎
  • 40篇脊柱结核
  • 32篇椎间盘
  • 30篇化疗
  • 27篇椎间盘突出
  • 27篇微创
  • 25篇脊柱侧
  • 22篇突出症
  • 2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1篇腰椎间盘
  • 21篇腰椎间盘突出
  • 21篇颈椎
  • 19篇椎体
  • 18篇腰椎间盘突出...
  • 18篇化疗治疗
  • 18篇畸形
  • 15篇退行性

机构

  • 2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322...
  • 3篇杭州市中医院
  • 3篇解放军第10...
  • 2篇解放军第21...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武警浙江总队...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解放军第二一...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首钢总医院

作者

  • 233篇刘郑生
  • 147篇王岩
  • 144篇肖嵩华
  • 120篇张永刚
  • 112篇刘保卫
  • 75篇张西峰
  • 65篇毛克亚
  • 57篇朱守荣
  • 55篇张雪松
  • 55篇张伯勋
  • 50篇王征
  • 48篇陆宁
  • 23篇梁雨田
  • 20篇卢世璧
  • 16篇王继芳
  • 15篇侯克东
  • 12篇崔庚
  • 12篇郭义柱
  • 11篇陶笙
  • 9篇周亮

传媒

  • 30篇中国脊柱脊髓...
  • 19篇军医进修学院...
  • 15篇中国矫形外科...
  • 1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0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民航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一届全国脊...

年份

  • 1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2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32篇2006
  • 28篇2005
  • 23篇2004
  • 12篇2003
  • 8篇2002
  • 9篇2001
  • 8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灶内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回顾性探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或脊柱感染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1年6月,作者采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或脊柱感染19例,其中...
张西峰陆宁张琳籍剑飞刘渤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朱守荣
关键词:经皮内固定椎弓根钉脊柱结核局部化疗
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探讨微创方法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症和疗效. 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应用微创方法和外科方法治疗脊柱结核患者210例.分为三种治疗方法,单纯微创治疗(A)组166例(占79.0...
张西峰夏志敏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张永刚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方法化疗治疗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各节段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4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T10-L3)椎间盘突出59例,其中T10-T11组5例,T11-T12组19例,T12-L1组12例,L1-L2组13例,L2-L3组10例。结果各个节段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根性放射痛(44/59,74.6%),行走障碍(40/59,67.8%),下肢麻木(37/59,62.7%)下肢无力(35/59,59.3%)腰背痛(29/59,49.2%);T10-T11组和T11-T12组以下肢麻木无力表现为主,主要表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体征;T12-L1组多伴有腹股沟区域感觉平面(6/12,50.0%)和鞍区感觉障碍(4/12,33.3%),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和混合型损害体征为主;L1-L2组和L2-L3组表现为神经根症状,累及范围主要在大腿前外侧,主要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不同节段腰背痛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节段腰背痛发生率高于上位节段。结论 T10-T11组和T11-T12组表现为上神经元受损,T12-L1组表现为明显感觉平面和广泛下肢力弱,L1-L2组和L2-L3组表现根性感觉和运动障碍。
孙永刘郑生刘建恒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段
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张西峰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朱守荣陆宁毛克亚王征张雪松
主要技术:在影像学(主要是CT机)引导下,病灶内、病椎周围脓肿、流注脓肿、窦道内放置灌注冲洗管,持续引流脓肿、持续高浓度抗结核生理盐水冲洗原发病灶和继发病灶,或者单纯提高病灶内的抗结核药物浓度,是该方法的核心。具体操作方...
关键词:
关键词:脊柱结核化疗方法微创治疗方法抗结核药物
自体血回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根据术中输血的方式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48例分为2组,异体输血组(Ⅰ组)42例:术中全部输异体成分血;自体血回输组(Ⅱ组)106例:术中采用血液回收机将自体血回输给患者,使患者红细胞比容(HCT)≥30%,Hb≥10g/L,如果达不到低限,适量补充异体血。观察两组异体血输入量、过敏反应发生率;并分别于入手术室、术后第1天及第5天抽取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Ⅰ组平均异体血输入量850±170ml,Ⅱ组中有58例除了自体血回输外补充了异体血,平均410±150ml。输血反应发生率Ⅰ组为26.2%(11/42),Ⅱ组为4.7%(5/106),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或P<0.01),异体输血组较自体输血组减少更明显(P<0.05)。术后第5天异体输血组CD3^+、CD4^+、CD4^+/CD8^+、NK细胞仍较术前显著减少,自体输血组基本恢复正常,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可明显减少脊柱侧凸矫形患者异体血输入量,术后自体输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较异体血输入者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快。
张雪松王姝南王岩张永刚刘郑生肖嵩华陆宁王征
关键词:术中自体血回输
骨囊肿刮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新方法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介绍一种骨囊肿刮除术后修复骨缺损的新方法 ,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 8例骨囊肿 ,经手术彻底刮除病灶后所形成的包容性骨缺损 ,在其骨缺损区的血肿内 ,植入自体骨膜碎片 ,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和临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经 2~ 11年随访 ,X线片显示成骨良好 ,骨缺损修复 ,病变未复发 ,肢体功能正常。结论 病灶彻底刮除 ,在骨缺损区血肿内植入自体骨膜碎片 ,是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有效新方法。
张伯勋陶笙梁雨田郭义柱刘郑生
关键词:骨囊肿骨缺损骨膜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特点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研究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患者神经根性压迫的原因及其与侧凸形式的关系。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2年12月本院骨科治疗的27例DLSS患者,术前进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通过神经根性特定体表分部确定受压神经根序列和侧别。全部患者进行X线平片、核磁共振检查和腰椎管造影,并确定神经根受压位置。结果27例患者中6例存在L3神经根性症状,13例存在L4神经根性症状,15例存在L5神经根性症状,9例存在S1神经根性症状。L3、L4神经根多在侧凸凹侧的神经根孔或神经根孔以外的部位存在压迫和狭窄,L5、S1神经根则较多在侧凸凸侧的侧隐窝位置存在压迫。结论DLSS患者神经根性损害出现在侧凸凹、凸两侧,出现的几率相近;神经根性损害的分布均接近于骶正中平分线,此结果可能与侧凸的非正常应力有关系。
王岩张雪松张永刚刘郑生肖嵩华刘保卫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侧凸神经根
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手术床使患者椎体压缩骨折部位过伸,达到闭合复位目的,然后经皮穿刺行椎体成型术,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并计算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结果: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以使椎体前壁高度恢复(40.1±23.5)%,中间高度恢复(44.7±20.8)%,后壁高度恢复(15.3±12.4)%,后凸畸形角度矫正(42.5±29.3)%。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利用过伸体位闭合复位后再行椎体成型术,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刘保卫王岩刘郑生肖嵩华张永刚毛克亚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型术闭合复位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7
2004年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的不同剂量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7例,根据MP不同剂量和用法分为4组,A组:小剂量术后组,22例;B组:大剂量术中组,25例;C组:大剂量术后组,24例;D组:未用MP组,16例。术后近期(1周)、远期(半年)按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计算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统计并发症。远期神经功能评分增加按ODOM分级评分。结果:A、D组分别和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D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创口和肺部感染,B组发生1例胃大部切除吻合口溃疡,C组1例出现黑便。各组远期随访未发现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大剂量MP连续应用能明显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率;MP的上述用法是安全的,但对消化道并发症应给予关注。
刘郑生王俊生王征肖嵩华刘保卫张永刚路宁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
局部麻醉下经皮摘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后外侧入路椎间盘镜下经皮摘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适应证选择。方法:患者俯卧位,棘突旁开10~15cm做一个0.7cm纵行皮肤切口。C臂X线机引导下,从Kambin氏三角穿刺椎间盘置入导丝。工作套管逐级扩张,显露极外侧的椎间盘组织,在椎间盘镜下予以摘除。结果: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6岁。平均手术时间50min,平均术中出血5mL。平均住院3d,全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前Oswestry为(58±19)分,治疗后为(12±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手术方法入路简单,局部麻醉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精细,能达到优良的手术效果,是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的较好术式。
张西峰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张永刚朱守荣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镜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