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涛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细胞
  • 4篇原代肝细胞
  • 4篇肝细胞
  • 3篇片段
  • 2篇新生兔
  • 2篇增殖
  • 2篇植入
  • 2篇水凝胶
  • 2篇细胞培养
  • 2篇夏枯草
  • 2篇纤维化
  • 2篇胶原
  • 2篇胶原酶
  • 2篇肺成纤维细胞
  • 2篇3D打印
  • 1篇新西兰白兔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胶原
  • 1篇药物

机构

  • 15篇浙江省医学科...

作者

  • 15篇罗涛
  • 14篇杨亚冬
  • 14篇张文元
  • 11篇唐靓
  • 3篇李跃中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浙江省免疫学...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生物打印兔肺成纤维细胞水凝胶结构体片段
2018年
目的通过三维(3D)生物打印兔肺成纤维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探讨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肺成纤维细胞水凝胶结构体片段的可行性。方法用轻度Ⅳ型胶原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纯化新生兔肺成纤维细胞,并对分离纯化的肺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与兔肺成纤维细胞共混;用圆柱状微丝逐层交错堆积技术,进行兔肺成纤维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的3D生物打印,获得三维结构体。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溶液对该结构体进行活/死细胞双荧光染色,评价打印后及培养后兔肺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通过按照设计的参数,打印出含有兔肺成纤维细胞的网格状水凝胶结构体。该结构体的大小约为9 mm×9 mm×1.2 mm,微丝间的孔隙相互通连,孔隙大小约600μm×600μm。打印后的兔肺成纤维细胞在三维结构体中仍可增殖,活/死细胞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结构体中兔肺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约为84%±3%,兔肺成纤维细胞在结构体中分布均匀。结论本实验实现了兔肺成纤维细胞共混物结构体的3D生物打印,为构建类肺组织工程结构体片段提供新思路。
罗涛杨亚冬杨耿唐靓李跃中张文元
关键词:片段
简易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兔原代肝细胞及培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简易、经济的Ⅳ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分离新生兔原代肝细胞及体外培养。方法采用0.1%Ⅳ型胶原酶对新生兔肝脏组织小块进行消化以提取兔原代肝细胞,体外进行单层培养,并对提取的兔肝细胞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提取的肝细胞主要呈类圆形,排列整齐,细胞透亮有光泽,立体感好,细胞界限清晰。1 g肝组织可分离1.12×10~6个肝细胞,成活率为77%。细胞增殖能力呈先升后降趋势,细胞生长曲线较符合原代细胞生长的一般规律。结论该实验方法简单、易操作,无需特殊设备,适合一般实验室开展原代肝细胞的提取、分离与培养。
唐靓罗涛杨亚冬张文元
关键词:原代肝细胞细胞培养新生兔
用于组织工程的3D打印材料及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组织工程的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明胶、海藻酸钠溶解在水中,混匀成混合物;2)将混合物转移到灭菌容器内密封,采用60‑80℃中温间隔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3)将种子细胞加入到步骤2)中...
杨亚冬张文元罗涛杨耿
文献传递
基于3D打印技术构建类肝组织及体内外活性分析
第一部分:简易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兔原代肝细胞及培养目的:探讨简易、经济的Ⅳ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分离新生兔原代肝细胞及体外培养。方法:采用0.1%Ⅳ型胶原酶对新生兔肝脏组织小块进行消化以提取兔原代肝细胞,体外进行单层培养,并对...
罗涛
关键词:新生兔原代肝细胞
文献传递
胶原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纯化兔肺成纤维细胞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胶原酶消化组织块结合法分离纯化新生兔肺成纤维细胞。方法取新生兔肺,剪成组织块,用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进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分离纯化肺成纤维细胞,然后进行原代、传代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组织块贴壁培养2 d,镜下可见组织块周边有少量长梭形细胞逸出,4 d时组织块周围有大量细胞爬出,生长迅速,7 d时接近融合,9 d时高度融合。传代2次后杂细胞基本去除,细胞活性状态较好的为1~4代。5~6代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细胞出现逐渐老化现象。结论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结合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较为可靠快速的肺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方法,使用该法可获得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活性较好的肺成纤维细胞。
罗涛杨亚冬唐靓张文元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共同培养技术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开始2周颈背部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0.3 m L/kg,随后10周注射0.2 m L/kg,每周各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第4、8、12周末,检测兔肝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肝脏大体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结果造模期间实验组家兔死亡6只,动物死亡率20%,对照组家兔无死亡。实验组兔肝脏纤维化程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升高,肝组织出现假小叶结构,造模成功率为80%。对照组肝脏功能以及组织学结构正常。结论长期持续给予四氯化碳可导致家兔的肝纤维化形成,成模率较高,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可进一步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唐靓罗涛杨亚冬张文元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四氯化碳
3D生物打印技术在构建兔原代肝细胞水凝胶结构体片段上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三维(3D)生物打印兔原代肝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探讨3D生物打印技术构建类肝水凝胶结构体片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法提取分离新生兔原代肝细胞;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与兔原代肝细胞共混;采用圆柱状微丝逐层交错堆积技术,进行兔肝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的3D生物打印,获得三维结构体。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溶液对该结构体进行活/死细胞双荧光染色,评价打印后及培养后兔肝细胞的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通过按照设计的参数,打印出含有兔原代肝细胞的网格状水凝胶结构体。该结构体的规格为10 mm×10 mm×1.2 mm,微丝间的孔隙相互通连,孔隙大小约450μm×450μm。打印后的兔肝细胞在三维结构体中仍可增殖,活/死细胞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结构体中兔肝细胞的存活率为82%±3%,兔原代肝细胞在结构体中分布均匀。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兔肝细胞共混物结构体的3D生物打印,为构建类肝组织工程结构体片段提供新思路。
罗涛唐靓杨亚冬张文元
关键词:水凝胶
夏枯草、山慈菇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比较夏枯草和山慈菇这两种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效果,为临床抗肺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材料和方法:两种中药材的煎煮过程基本一致,经过清洗、浸泡、煎煮、浓缩、过滤等过程获得水煎液,并经稀释得到...
杨亚冬张文元罗涛
关键词:夏枯草山慈菇A549MTT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3D打印技术实际上是一系列快速成形技术的统称,学名为"增材制造",其基于CT或MRI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图像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三维重建。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受到医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界的青睐。本文对3D打印技术在快速3D打印组织与器官模型、3D生物打印活体组织与器官、定制个性化假体内植物、3D打印控释药物支架、新药测试、个性化药物筛选等医药卫生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加以综述。
唐靓杨亚冬罗涛张文元
关键词:3D打印活体组织控释药物药物筛选
3D生物打印技术在人工器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3D生物打印技术是一种能够在数字三维模型驱动下,按照增材制造原理定位装配生物材料及细胞单元,制造医疗器械、工程化组织、人工器官等制品。它的出现,有可能解决移植器官来源紧缺的问题,从而延续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简述3D生物打印技术在人工骨与软骨、人工血管、人工肝脏制造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和挑战。
罗涛杨亚冬唐靓张文元
关键词:人工器官细胞生物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