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才明

作品数:56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基因
  • 20篇多态
  • 19篇卒中
  • 18篇多态性
  • 18篇脑卒中
  • 18篇基因多态性
  • 17篇遗传易感
  • 17篇遗传易感性
  • 17篇易感性
  • 16篇血性
  • 16篇缺血
  • 15篇易感
  • 15篇缺血性脑卒中
  • 12篇血管
  • 10篇MTHFR基...
  • 10篇MTHFR基...
  • 7篇血管紧张
  • 6篇血管紧张素
  • 6篇色谱
  • 6篇干细胞

机构

  • 34篇惠州市中心人...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广东药学院附...
  • 8篇中山大学
  • 8篇惠州市人民医...
  • 8篇海南农垦总局...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惠州市中心医...
  • 2篇海南省保亭县...
  • 2篇三亚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保亭县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三亚市...

作者

  • 56篇李才明
  • 29篇张成
  • 22篇卢锡林
  • 14篇曾缨
  • 13篇张鸿炼
  • 12篇姚晓黎
  • 10篇苏全喜
  • 10篇柳太云
  • 9篇邱淑莲
  • 9篇冯善伟
  • 8篇王海燕
  • 8篇莫照龙
  • 7篇张为西
  • 7篇吴海新
  • 5篇吴婉玲
  • 5篇刘卫彬
  • 5篇冯慧宇
  • 5篇罗伟良
  • 5篇王筑
  • 4篇刘集鸿

传媒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广东药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气管插管心脏电击除颤在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中的时机选择被引量:4
2003年
张舜玲刘志红王国标叶自力曾中博乐胜李才明
关键词:气管插管院前抢救心肺复苏心跳骤停呼吸骤停
MTHFR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和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MTHFR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酗酒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酗酒群体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为2.633;而携带有CC基因型则为0.360。相反,非酗酒群体的MTHFR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携带T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C等位基因的酗酒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MTHFR基因与酗酒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梁银杏吴婉玲姚晓黎李才明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卢锡林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酗酒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 (PIH)的关系。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99例PIH及 5 4例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PIH患者ACE基因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 0 2 %、37 4 %、4 2 4 % ,对照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 4 4 %、2 9 6 %、2 5 9% ;两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中、重型组DD基因型与轻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PIH的发病有关 。
王筑王海燕杨峰李才明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妊高征遗传易感性PIH
ACE-1基因、MTHFR基因多态性与妊高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王海燕李才明王筑杨峰
该课题主要应用PCR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1)基因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发病的关系,检查了妊高症患者的ACE-1和MTH...
关键词:
关键词:MTHFR基因妊高征
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诊断,以及并发LDVT后适合抗凝治疗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Wells的临床怀疑LDVT的量化评分表,对怀疑者行压迫静脉超声(CUG)显像确诊。确诊并发LDVT的患者如适合抗凝治疗则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同时当天口服华法林,口服华法林按Roberts的依年龄调整华法林的负荷量方法进行,当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牢(INR)2.0~3.0达2d,则停用LMWH,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2067例,经CUG确诊并发LDVT18例,占同期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0.9%。发生LDVT的肢体均为瘫痪肢体,其中左侧13例,右侧5例。18例均适合抗凝治疗,除1例患者在口服华法林第3天出现痔疮出血,于第4天停用华法林外,余17例口服华法林达3个月。18例均达到消除LDVT、的症状,预防肺栓塞的治疗目标,停用华法林后观察达1年共12例,3个月5例,均未发现LDVT复发,未发现有临床症状的肺血栓栓塞者。结论使用Wells临床怀疑LDVT量表,对可疑者行CUG检查,可较及时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LDVT,对适合抗凝治疗者应用Roberts的依年龄调整华法林的负荷量方法可达到早期足量抗凝的目的,继而可达到消除LDVT症状、预防肺栓塞和静脉血栓复发的治疗目标、而且是安全的。由于种族和人群的差异以及其他未知的因素,惠州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LDVT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似无必要对该地区人群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LMWH以预防静脉血栓。
罗伟良刘武邱金华许南燕李才明温红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药华法林
脊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2003年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第二位。近年来,在SM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P44基因的突变有关。
李才明张成
关键词:脊肌萎缩症SM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子遗传学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四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李才明张成刘卫彬
关键词: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鱼鳞病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鱼鳞病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析本院 30多年来收治的 2 4例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其中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例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患者 ,除有明显的鱼鳞病家族史外 ,其临床表现 (视神经与脊髓受累 )与转归与一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相比无特殊性。结论 鱼鳞病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同时发生 ,而皮肤与神经系统同源于外胚叶 ,提示两种表型的遗传基因可能相距很近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异常 。
李才明刘卫彬张成卢锡林黄永青吴婉玲
关键词:鱼鳞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基泼尼松龙神经营养药
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Gretarsdottir等对冰岛有卒中家族史的家族进行的基因组筛查、连锁分析表明,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与卒中显著相关,尤其是与粥样硬化有关的颈动脉性和心源性脑梗死有关,他们推测PDE4D可能通过动脉粥样硬化...
李才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磷酸二酯酶单碱基突变高效液相色谱
文献传递
ACE-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ngiotensin-1 converting enzyme,ACE-1)基因和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5,N^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对87例海南黎族IS及83名对照分别应用PCR技术检测ACE-1基因多态性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Is患者ACE-1基因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HFR基因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基因多态性与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MTHFR基因TT、CT型可能是海南黎族IS的危险因子,ACE-1基因与MTHFR基因间存在协同作用。
卢锡林莫照龙姚晓黎陈飞周世锋周少珑李才明张为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