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诊断、预后以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以及替雷利珠单抗对DLBCL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3例初治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同期3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不同疗效的DLBCL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的水平。结果:DLBCL组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因子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IPI评分越高、高Ann Arbor分期、有B症状、高β2-MG、高LDH及高CRP水平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6及IL-10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高LDH水平患者IL-4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IL-6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IL-6、IL-10和B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4周期治疗后,替雷利珠组IL-2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非替雷利珠组(P<0.05),CD8^(+)T细胞明显低于非替雷利珠组(P<0.05),替雷利珠组和非替雷利珠组治疗后的B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CD4^(+)T细胞数减少,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预后、治疗效果相关,替雷利珠单抗可通过影响DLBCL患者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抗肿瘤免疫。
- 谢宇包红雨施小凤王建宁韩雪孟庆齐蒋苏豫张露张柳波陈婉如邹辛迪
- 关键词: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PD-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惰性白血病期套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提高对惰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惰性白血病期MCL患者资料。采用细胞涂片方法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细胞遗传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免疫球蛋白基因分析,同时进行淋巴结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惰性MCL的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60岁,无明显临床症状,伴白血病表现,无淋巴结肿大。2008年曾因孤立性淋巴结肿大行病理活组织检查,形态学检测示小细胞型,免疫表型为κ轻链,细胞遗传学示t(11;14)异位,存在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Ki-67阳性指数低。回顾性病理诊断为原位MCL。结论惰性MCL少见,特征为无临床症状,无或轻度淋巴结肿大,惰性进展,常伴白血病表现,免疫表型轻链表达以κ为主,无复杂核型,形态学为经典或小细胞型,Ki-67阳性指数<10%,病理检查可见原位肿瘤,IgVH基因突变阳性和SOX11阴性多见。不适合用MCL国际预后指数对惰性白血病期MCL进行预后分析,应采取观察和等待、待疾病进展后再行治疗的策略。
- 谢宇王建宁包红雨王焱施小凤韩雪孟庆齐张露张柳波蒋苏豫陈婉如邹辛迪
-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形态学
- S100A6、Notch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S100A6、Notch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以28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例白细胞、血小板略低但骨髓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S100A6、Notch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100A6、Notch1蛋白在MM患者骨髓和髓外浸润组织活检病理切片中的表达;采用real 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沉默骨髓瘤U266细胞S100A6基因后对Notch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结合临床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①S100A6、Notch1 mRNA表达水平:初发MM患者组分别为2.19±1.25、2.98±0.64,均高于对照组(0.71±0.20、0.58±0.39)和稳定期患者组(0.85±0.26、0.72±0.40)(P值均〈0.05);伴髓外转移组(8例)分别为3.36±1.23、5.71±3.96,均高于无髓外转移组(20例)(1.40±0.25、1.16±1.00)。②S100A6与Notch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05,P=0.007)。③MM患者骨髓和髓外浸润组织活检病理切片均可见浆细胞S100A6、Notch1阳性表达。④siRNA转染U266细胞48 h后S100A6基因表达沉默,Notch1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
结论S100A6、Notch1表达与MM疾病发生、进展、髓外转移相关,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MM诊断及预后的指标。
- 包红雨王炎王建宁宋敏孟庆齐韩雪
- 关键词:受体NOTCHL
-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PFS),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经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历资料。对选取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构建生存曲线。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43.36个月,2年OS率为76.19%,3年OS率为42.86%。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年龄、血肌酐、LDH、β2-MG、ISS分期、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与否、疗效与OS相关,年龄、疗效与PFS相关。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及治疗深度与患者OS相关,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OS。
- 韩雪蒋苏豫王建宁侯艳秋张柳波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单因素分析
- 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肿瘤(myeloproliterative neoplasms,MPN)。其发病率为(1.0~2.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主要临床特点是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增多,脾肿大,血栓形成,出血,微循环症状,以及有向白血病或纤维化转化的风险[1]。
- 韩雪韩雪王蓉邹月芬李建勇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殖性肿瘤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