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菁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化血红蛋白——宝刀不老?
- 2008年
-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已经成为评价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临床医师应用HbA1c的结果来指导治疗。但是,患者是通过测量指血来进行自我监测的。
- 崔雅菁李宏亮萧建中
-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
- 抑制胰岛素过度分泌对大鼠脂肪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 用二氮嗪干预高脂喂养大鼠,探讨抑制胰岛素过度分泌对大鼠脂肪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7月,10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给予普通饲料)、高脂喂养组(n=10,给予高脂饲料)及二氮嗪组(n=10,给予高脂饲料+30 mg·kg-1·d-1二氮嗪).干预8周后,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以及肝脏和肌肉中甘油三酯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观测关键脂代谢基因的表达水平.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tudent-Newman-Kewls检验.结果 腹腔注射匍萄糖耐量试验显示:高脂喂养组胰岛素曲线下总面积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24±83和919±145),二氮嗪干预后明显增加(2220±383;F=15.73,P<0.01).高脂喂养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浓度以及肌肉和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肝脏呈中至重度脂肪变,二氮嗪干预可明显逆转这些变化.高脂喂养组肝脏ACC1 mRNA表达增加,二氮嗪干预可明显逆转这一变化(F=3.71,P<0.05).高脂喂养组肝脏和肌肉CPT1 mRNA表达增加,二氮嗪可促进这一变化(分别为F=3.61,P<0.05;F=4.93,P<0.05).结论 二氮嗪可抑制胰岛素过度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还可能通过改变肝脏及肌肉脂肪代谢减轻脂肪堆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
- 崔雅菁刘洋李宏亮潘琳刘雪丽杨文英萧建中
- 关键词:胰岛素代谢Β细胞二氮嗪
- 甜菊苷甙对高脂饮食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 探讨甜菊苷甙(RA)对高脂饮食大鼠B细胞功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干预组(腹腔注射RA 30 mg·kg-1·d-1),每组10只.所有受试大鼠8周后腹腔注射葡萄糖耐最试验.测定肝脏、肌肉中甘油三酯的含最,使用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吸附试验分析肝脏和肌肉巾脂代谢调控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1)腹腔注射匍萄糖耐量试验30 min时胰岛素水平在健康对照组、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干预组分别为(16.0±6.1)、(5.4±0.8)和(23.9±7.1)μg/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77,P均<0.05);30 min时高脂饲养干预组血糖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脂饲养组(F=3.83,P均<0.05).(2)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干预组较健康对照组肌肉(F=4.39,P<0.05)和肝脏甘油三酯(F=5.97,P<0.01)含量显著增加,其中高脂饲养干预组肌肉含量最高.(3)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干预组肌肉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C-2)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1.74倍和19.97倍(F=13.48,P<0.01);肌肉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M-CPT-1)表达仅在高脂饲养组显著增加.结论 甜菊苷甙能保护脂毒性对葡萄糖耐量试验早时相的胰岛素分泌损害,但能升高血糖水平.推测可能与甜菊苷甙改变肌肉脂肪酸代谢,使肌肉的脂肪沉积增加有关.
- 刘洋崔雅菁李宏亮潘琳刘雪丽杨文英萧建中
- 关键词:膳食脂肪类Β细胞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117例北京地坛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有无NAFLD分为T2DM组57例和T2DM合并NAFLD组60例;所有患者均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肝肾功、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C肽等指标,并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T2DM患者NAFLD发生率为51%(即T2DM合并NAFLD患者60例),与2型糖尿病组比较,合并非NAFLD的T2DM组代谢指标明显增高[血甘油三酯(2.58±1.8)mmol/L与(1.22±0.4)mmol/L、空腹血糖(11.5±6.1)mmol/L与(9.2±4.3)mmol/L、血尿酸(465.3±65)umol/L与(325.3±72)umol/L;P值分别为0.03,0.03,0.02];胰岛素抵抗更严重[(4.9±2.8)与(3.8±2.7);P=0.03];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更明显[(49.2±27)与(29.5±18);P=0.02];肥胖症、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酮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405,95%CI:1.262-1.567)、男性(OR=1.037,95%CI:1.015-1.063)、体质量指数((OR=1.113,95%CI:1.278~2.531)、腰围(OR=1.624,95%CI:1.162~1.761)、甘油三脂(OR=1.823,95%CI:1.282-2.563)对NAFLD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合并NAFLD的新诊断T2DM患者有严重的代谢紊乱,且胰岛素抵抗更严重,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更明显;NAFLD易发生于肥胖,特别是吸烟的T2DM男性患者。
- 李新刚胡虹英马伟杰崔雅菁王延雪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紊乱
- 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治疗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进行干扰素治疗前和治疗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临床收集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共185例,进行跟踪随访1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病毒性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185例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组)98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组)87例。干扰素治疗前甲状腺异常患者共27例,男性4例,女性23例,基线时甲状腺异常的发生率男性3.5%(4/115),女性32.9%(23/70),女性高于男性;治疗前乙型肝炎组甲状腺异常7例(7.1%),丙型肝炎组20例(23%),丙型肝炎组患病率高于乙型肝炎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也表现为丙型肝炎组高于乙型肝炎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素治疗中甲状腺功异常75例,男性19例,女性56例,甲状腺异常发生率分别是男性16.5%,女性80.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治疗中乙型肝炎组甲状腺异常17例(17.3%),丙型肝炎组58例(66.7%)丙型肝炎组高于乙型肝炎组,TPOAb浓度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性)、病毒性肝炎类型(丙型肝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是发生甲状腺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更易出现甲状腺疾病,女性尤为多见。
- 胡虹英李新刚崔雅菁马伟杰邢卉春谢雯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干扰素甲状腺疾病
- 脂质蓄积指数与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脂质蓄积指数(LAP)与血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者)238例,其中糖尿病前期组113例、2型糖尿病组125例,并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纳入健康人群12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舒张压,然后进行生化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OGTT2小时血糖(2 hPG)、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根据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AP。结果随糖代谢严重程度的加重,BMI、WC、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HOMA-IR、LAP等均显著增加(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递减趋势(P〈0.05),3组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P与FPG、2 hPG、HbA1c、TG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但与TC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性别后,LAP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85(1.109-1.732)、1.947(1.523-2.488);继续校正吸烟、饮酒、血压、TG、TC、HDL-C后,患2型糖尿病相对危险度为1.475(1.127-1.928);继续校正BMI后,LAP每增加1个标准差,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0.438倍。结论脂质蓄积指数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能够早期预测血糖代谢异常。随着脂质蓄积指数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有所增加,提示脂质蓄积指数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新刚胡虹英胡荣马伟杰崔雅菁王延雪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