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立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衰竭
  • 6篇小鼠
  • 6篇甘草酸
  • 6篇甘草酸苷
  • 4篇复方甘草酸
  • 4篇复方甘草酸苷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细胞
  • 3篇氨基半乳糖
  • 3篇半乳糖
  • 3篇暴发性肝衰
  • 3篇暴发性肝衰竭
  • 3篇D-氨基半乳...
  • 3篇出血热
  • 2篇多糖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作者

  • 13篇陈立艳
  • 11篇杨宝山
  • 8篇毕蔓茹
  • 7篇马英骥
  • 4篇王岩
  • 3篇王福祥
  • 3篇颜炳柱
  • 2篇明晓宇
  • 2篇王威
  • 2篇于仲青
  • 2篇高峰
  • 1篇高峰
  • 1篇赵波
  • 1篇李凤竹
  • 1篇康岚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人...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肝衰竭模型中COX、CPT--1、CS、GSK--3β及细胞因子变化特点的研究
陈立艳
复方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2
2005年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LF)的保护作用。 方法 用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腹腔注射构建FLF小鼠模型。观察SNMC对实验性FLF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肝脏病理情况及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 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可以构建FLF小鼠模型,SNMC大、中、小剂量组及不同给药时间组在降低酶学指标及血清TNF α(F=52.84,P<0.01)、NO(F=15.81,P<0.01)、ET-1(F=15.68,P<0.01)、IL-6(F=15.32,P<0.01)水平,以及改善肝组织的衰竭程度方面(F=4.51,P<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MC大、中、小剂量以小剂量较好,不同给药时间以同时给药较好,但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和保护组之间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结果表明SNMC对FLF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改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所致的肝细胞病理性凋亡及坏死程度,并抑制各种因子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FLF的病死率。
陈立艳杨宝山马英骥毕蔓茹高峰
关键词:小鼠D-氨基半乳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给药时间脂多糖复方甘草酸苷
组织蛋白酶B在小鼠暴发性肝衰竭肝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在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腹腔同时注射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动态观察给药后2、4、6、8 h肝脏病理改变;以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肝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结果肝组织病理:给药后4 h出现凋亡细胞,6 h大量肝细胞凋亡,8 h以肝细胞坏死为主;TUNEL:给药后凋亡指数逐渐升高,6 h达到高峰,8 h有所降低;免疫组化:组织蛋白酶B表达2 h无明显变化(P>0.05),4 h逐渐增加,8 h达到高峰(P<0.05);RT-PCR:2 h组织蛋白酶B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4 h表达略有升高,6 h表达最高,8 h表达有所降低(P<0.05)。结论组织蛋白酶B在小鼠暴发性肝衰竭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通过促进肝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
颜炳柱陈立艳毕蔓茹王威李凤竹杨宝山
关键词: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组织蛋白酶B
复方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L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D- 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腹腔注射构建肝功能衰竭的小鼠模型,同时用SNMC对治疗组小鼠进行保护,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肝功能、各种炎症因子及肝脏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的改变;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的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细胞色素C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D 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可以构建FLF模型,SNMC不同剂量组及不同给药时间组在降低酶学指标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 α、NO、内皮素(ET) -1、白细胞介素(IL) 6 水平,改善肝组织的损伤程度方面与模型组比较(多组间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保护组之间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给药小剂量组随着SNMC治疗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逐渐降低,由6- h的32.3%降至7 d的5%(P<0.05);细胞色素C和caspase 3随治疗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少;电镜可见典型的肝细胞凋亡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明显改善。结论 SNMC对小鼠FLF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杨宝山马英骥陈立艳毕蔓茹王岩高峰王福祥
关键词:小鼠复方甘草酸苷暴发性肝功能衰竭CASPASE-3D-氨基半乳糖
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腹腔注射构建暴发性肝损伤(FLF)的小鼠模型.观察SNMC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各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胆红素(...
陈立艳
关键词:甘草酸苷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
文献传递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支持效果对比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的支持疗效。方法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48例患者。观察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总胆红素(TIB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人工肝支持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一般状态,对于降低胆红素及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显著作用。
杨宝山陈立艳马英骥明晓宇
关键词:重型肝炎
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支持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肝炎的支持疗效。方法: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 48例患者。观察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总胆红素(TIBL)、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人工肝支持后患者血清总胆红...
杨宝山陈立艳马英骥明晓宇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衰竭Fas/FasL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SNMC)抑制小鼠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组(5只)和SNMC保护组(60只),A组和B组小鼠于给药后6 h全部断颈处死, C组于给药后6 h,1 d,3 d,5 d和7 d各断颈处死5只, 留取肝组织,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原位凋亡的情况;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配体(FasL)和天冬氨酸半光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 结果:C组随着SNMC治疗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逐渐降低,由6 h的32.3%降至7 d的5%.与B组相比, C组在1 d,3 d,5 d和7 d的调亡指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Fas及caspase-3在A组有少量表达,FasL 未见表达.B组Fas,FasL及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加,C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少(P<0.01). 结论:肝细胞异常凋亡在小鼠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Fas/FasL系统活化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同时也证明SNMC对抑制这种细胞凋亡有一定作用.
毕蔓茹杨宝山马英骥陈立艳王岩高峰王福祥
关键词: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小鼠复方甘草酸苷CASPASE-3介导
甘草酸苷对小鼠暴发性肝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苷(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D-Galn) 1 000 mg/kg一次ip致敏,以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 LPS)ip构建暴发性肝损伤(FHF)小鼠模型.通过病理切片观察SNMC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中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放免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内caspase-3的表达.并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及用药剂量的差别. 结果: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可以构建暴发性肝损伤的模型,血清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升高. 6 h病理切片中可见肝细胞水肿和凋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NF-α(0.77±0.08 vs 3.75±0.50,P<0.01) 水平显著升高,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0 vs 3).12 h可见肝细胞大量碎屑样坏死.给予SNMC后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坏死,并使血清TNF-α水平降低(F= 52.48,P<0.01),肝组织内caspase-3表达下降(P<0.01). SNMC抑制细胞凋亡以小剂量预保护组效果最好.三个剂量组(F=0.051,P>0.01)及三个时间段(F=2.043, P>0.01)之间无差异性. 结论:SNMC对小鼠暴发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以改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所致的肝细胞病理性凋亡及坏死,并证明sNMC可能是抑制了细胞凋亡的细胞内途径.
杨宝山陈立艳马英骥毕蔓茹
关键词:甘草酸苷小鼠细胞凋亡
氧化苦参碱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体内与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不对细胞产生毒性的氧化苦参碱剂量作为实验剂量,流行性出血热病毒76—118株作为病毒株,用3种方法处理Vero细胞:①药物处理48h后,分别用10-1 -10-6不同稀释度的出血热病毒攻击,24h后换维持液;②分别用10-1 -10-6不同稀释度的出血热病毒攻击24h,再用药物处理48h后换维持液;③将10-1 -10-6不同稀释度的出血热病毒与药物同时处理细胞,48h后换维持液。每一病毒稀释度处理4孔细胞,同时设4孔作为阳性对照。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判定药物对出血热病毒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2周龄地鼠30只.体质量30~40g,按体质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用100TCID。出血热病毒进行腹腔接种(0.1ml/只);第4天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1:100稀释的氧化苦参碱0.1m]/只,对照组每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d后取鼠肺制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体外实验证实,氧化苦参碱按1:8稀释为安全剂量;病毒稀释度为10-4时,方法2、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2.53,P均〈0.05),方法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36,P〉0.05);病毒稀释度为10-1 -10-3、10-5、10-6时,各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值分别为0.00、-0.32、-0.19、4.21、4.21,P均〉0.05)。体内实验证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陈立艳杨宝山颜炳柱毕蔓茹王威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氧化苦参碱荧光免疫测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