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惠忠

作品数:13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放疗
  • 4篇摆位
  • 3篇疗法
  • 3篇放射疗法
  • 3篇摆位误差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咽肿瘤
  • 2篇影像
  • 2篇适形
  • 2篇图像
  • 2篇盆腔
  • 2篇颈部
  • 2篇可行性
  • 2篇放疗技术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鼻咽肿瘤
  • 2篇X线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嘉兴市康慈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陆惠忠
  • 5篇胡伟刚
  • 4篇章真
  • 3篇徐志勇
  • 3篇许青
  • 2篇龚建舟
  • 2篇王孝深
  • 2篇邬筱莹
  • 2篇邱健健
  • 2篇郭晓梅
  • 2篇胡超苏
  • 2篇虞维博
  • 2篇任珺
  • 2篇王文超
  • 2篇蒋国梁
  • 2篇何少琴
  • 1篇龚敏
  • 1篇付杰
  • 1篇赵建东
  • 1篇冯炎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全乳切线野照射中靶区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呼吸运动、摆位误差等因素对乳腺癌全乳放疗中靶区移动的影响程度。方法自2003年1月至12月,选择接受乳房保留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Med-Tec250型乳腺托架摆位固定。在模拟机透视下观察16例患者全乳治疗体积在不同方向随呼吸运动的移动幅度;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和射野验证片测量11例患者全乳切线野放疗中治疗体位在不同方向的移动幅度,计算其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并分析其变化的时间趋势。结果射野中心肺厚度(CLD)随呼吸移动的变化幅度最大,为(2.1±1.2)mm,而全乳治疗体积的头侧、脚侧、内侧界和外侧界随呼吸移动的移动幅度较小。全乳切线野放疗中治疗体位移动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总误差在向后方向和向前方向及头脚方向分别为1.9、1.6、2.5mm和2.4、1.7、3.1mm及2.6、2.3、3.5mm,以头脚方向的移动误差最大;头脚方向的治疗体位移动和乳腺体积大小变化在治疗开始头2周相互间差异较大,且乳腺体积增大在照射第2周达最高峰,第3周以后则逐渐趋于稳定。结论在乳腺癌全乳切线野放疗中呼吸运动对全乳治疗体积的移动幅度平均值在2mm以内,建议提高头脚方向的固定精度。乳腺癌全乳切线野放疗中的治疗体位在治疗开始头2周变异较为明显,照射引起的乳腺水肿在第2周达到最高峰。
黄晓波陈佳艺蒋国樑许青陆惠忠龚建舟
关键词:调强放疗靶体积摆位误差
鼻咽癌CT/MRI配准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探讨鼻咽癌CT/MRI的临床配准方法并评价配准效果。方法 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相同放疗体位和面罩固定方法,Cr、MRI扫描后全部图像经网络传输至AcQSIM4.9.2及Pinnacle3 V7.0工作站,分别由两名医师和一名物理师在AcQSIM4.9.2采用点标记法、交互法及在Pinnacle3 V7.0上采用归一化互信息法来配准。采用盲法由两名医师分别在不同工作站上目测评价,评价配准结果采用四点法:极差、差、良、很好;评价配准时间采用三点法:短时((1min)、长时(1~3min)、很长(〉3min)。结果 归一化互信息法较交互法、点标记法更为准确,配准速度最快。医生组较物理师配准更为准确,速度快,其中点标记法医生组较物理师配准更为准确,速度快,而归一化互信息法和交互法医生组与物理师配准准确性及速度相当。结论 归一化互信息法在速度和Robust上占优势,因由软件自动配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故适合放疗计划配准应用。
付杰胡超苏胡伟刚陆惠忠何少琴
关键词: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中头部固定技术的比较被引量:3
1997年
放射治疗中头部固定技术的比较陆惠忠龚建舟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摆位是放射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要保证操作的重复性,病人体位的固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对我院所用的3种头部固定技术进行介绍和比较。1材料和方法木枕+海绵枕固定器...
陆惠忠龚建舟
关键词:摆位头颈部肿瘤
鼻咽癌3种CT/MRI图像融合方法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背景与目的:MRI是鼻咽癌诊疗的主要工具,但基于MRI的治疗计划系统并不成熟,临床上多采用CT/MRI融合的方法勾画靶区。本研究探讨3种CT/MRI融合方法在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并比较3种方法的图像融合效果。方法:15例鼻咽癌患者模拟放射治疗的体位、采用面罩固定分别进行CT和MRI扫描,全部图像经网络传送到治疗计划工作站,分别采用标记点法、相关法和归一化互信息法进行CT/MRI融合。记录达到满意融合效果时花费的时间;测量X轴和Y轴方向上的融合误差;分别根据CT和MRI图像勾画上颌窦的轮廓,记录上颌窦中心坐标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来比较3种融合方法花费的时间,X、Y坐标方向上的融合误差,上颌窦中心坐标的差异。结果:标记点法、相关法和归一化信息法融合3种融合方法花费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2±1.3)、(5.2±1.1)和(5.2±1.0)min,标记点法花费的时间最长(χ2=14.824,P=0.001),相关法和归一化互信息法花费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62,P=0.78)。3种方法在X轴方向的平均融合误差为(0.68±0.21)、(0.71±0.19)、(0.69±0.27)mm(χ2=0.25,P=0.97),Y轴方向的平均融合误差分别为(1.13±0.16)、(1.15±0.21)、(1.15±0.18)mm(χ2=0.53,P=0.87)。上颌窦中心坐标在X轴方向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37±0.16)、(0.36±0.18)、(0.37±0.16)mm(χ2=0.25,P=0.97);在Y轴方向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54±0.17)、(0.55±0.15)、(0.54±0.16)mm(χ2=0.29,P=0.93);在Z轴方向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7±0.7)、(0.6±0.8)、(0.5±0.7)mm(χ2=0.91,P=0.68)。结论:标记点法、相关法和归一化互信息法都能达到满意的CT/MRI融合效果,标记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
王孝深胡超苏邱健健胡伟刚陆惠忠李龙根冯炎
关键词:鼻咽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图像融合
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对盆腔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电子实时定位检验成像系统(EPI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分析放疗质控的工具。本研究比较技术员和医师应用EPID对摆位误差图像分析的差异,探讨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05年8月,接受盆腔放疗12例患者。应用EPID拍摄每天前/后野,两侧野,共得到244组图像,数据由医师和技术员分别分析得到。结果:244组图像分析结果,医师和技术员在左右、前后和头脚3个方向数据分析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0±0.9)mm,(1.0±0.9)mm和(0.8±0.8)mm。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技术员可以应用EPID独立完成对盆腔摆位图像分析,进行误差的监测,为进一步进行自适应性放疗的开展积累经验。
任珺章真邬筱莹王文超陆惠忠郭晓梅
关键词:摆位误差EPID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在胃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37
2007年
目的比较胃癌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DCRT治疗的5例胃癌术后患者,放疗时使用了主动呼吸门控技术,以减少呼吸引起的器官运动。IMRT计划采用7个共面等间距野,仅用于剂量学比较。患者靶区设定的处方剂量为至少95%计划靶体积(PTV)接受45.00 Gy,至少99%PTV接受42.75 Gy。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PTV受量和相关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与IMRT相比3DCRT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略差,但两者在PTV受量上剂量相似。对左、右肾受15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15))而言,3DCRT好于IMRT;从正常肝的平均受量及V_(30)上看,IMRT稍优于优势;在脊髓的受量上两者相似。结论3DCRT技术在主动呼吸门控辅助下,PTV和部分正常器官的受量上可接近或者达到采用相等野数的IMRT的结果。
胡伟刚章真徐志勇顾卫列陆惠忠何少琴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剂量学
食管型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附64例报告)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方法对我医院食管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食管吞钡的X平片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检查显示颈椎体前缘均存在程度不同骨质增生,并且形态存在区别,其中32例伴前纵韧带的钙化患者,部分的骨质增生形成骨桥;其中发生在C3~C4椎体8例次,C4~C5椎体16例次,C5~C6椎体36例次,C6~C7椎体20例次。食管受压发生在C5~C7者56例,占87.50%,其次为C4、C3。累及2个椎体12例,3个椎体20例,4个椎体24例,5个椎体8例。本组骨赘增生高度均在5mm以上,食管受压深度约3~11mm ,椎前骨赘最长1例位于C5椎体下缘及C6椎体上缘,高度15.1mm ,食管受压深度11.1mm ,吞咽障碍明显重于骨赘较短的患者。骨赘位于C6~C7前缘者共5例,骨赘增生的程度最高为12.9mm ,食管受压9.2mm。结论管型颈椎病X线平片的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这将有助于食管型颈椎病的诊断。
陆惠忠左保庆
关键词:食管型颈椎病X线平片
主动呼吸控制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放疗的可行性及剂量学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用于原发性肝癌放疗的可行性并且与自由呼吸(FB)的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参数比较。方法入选病人完成ABC呼吸训练后,进行CT模拟定位,TPS计划设计,摆位验证以及实施放疗,评估ABC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放疗的可行性,ABC放疗的摆位误差和肝脏位置的重复性,并且与平静呼吸的放疗计划比较计划靶体积(PTV)、未受肝癌累及的正常肝脏的平均剂量(MDTNL)、接受≥23Gy照射的肝脏体积比(V23)和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概率(NTCP)等剂量学参数。结果有11例病人入选该研究,所有病人配合良好,没有因为不能耐受屏气而中断放疗者。PTV的平均体积由FB下的757cm3±475cm3减少到了ABC技术的444cm3±297cm3(P=0.002)。ABC技术下的平均MDTNL为15.9Gy±5.4Gy,而FB则为24.6Gy±6.5Gy(P<0.01)。ABC计划和FB计划平均的V23分别为31%和55%,而NTCP分别为11%和21%。ABC放疗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在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分别为4.8mm和1.3mm、3.5mm和1.6mm以及2.4mm和1.7mm,肝脏位置一次放疗内和分次放疗间在头脚方向上的重复性平均分别为1.5mm(范围:0.5~3.0mm)和5.1mm(范围:1.9~9.2mm)。ABC放疗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分钟(范围:5~14分钟)。结论ABC技术用于肝癌放疗是可行的。没有显著增加治疗时间,摆位精确性和重复性好。该技术能减少正常肝的照射体积,降低平均剂量,减少了放射性肝病的发生概率。
赵建东徐志勇胡伟刚陈兰飞邱健健陆惠忠蒋国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对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测定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利用Elekta iView GT量化测定盆腔肿瘤放疗摆位中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放疗计划Pr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2例接受盆腔放疗的病例进行摆位误差量化测定,共获取244组图像数据。所有入组病例均为CT模拟定位及适形放疗。将每日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采用盆腔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记录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从得到的数据计算系统和随机误差。结果每日摆位误差的最大值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9.9、14.0、21.1mm,摆位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5、0.2、2.3mm。12例病例数据显示,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移动幅度5—10mm和>10mm的发生频率分别为8%、9%、21%和0%、1%、3%。结论应用EPID测定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为放疗计划Pr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在Prv设定时,考虑由摆位误差而引起的边界(SM)至少需5mm,但前后方向以扩大到10mm为好,以达到97%的靶区包绕率,且需注意个体差异。
邬筱莹章真王文超任珺郭晓梅陆惠忠
关键词:摆位误差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射频加热联合放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射频加热联合放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射频热疗+放疗)41例及对照组(放疗)40例。对比两组短期治疗有效率、肿瘤标志物改变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313,P=0.038)。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EA、CYFRA21-1及SCC-A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8%,2/41 vs 19.44%,7/36;Log-rank χ~2=3.995,P=0.046)。结论: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放射治疗中,联合使用射频加热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虞维博张萍周莉钧许青陆惠忠王孝深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放疗肿瘤标志物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