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青

作品数:41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放疗
  • 18篇摆位
  • 16篇摆位误差
  • 13篇肿瘤
  • 6篇照射
  • 5篇调强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腺癌
  • 5篇疗法
  • 5篇放射疗法
  • 5篇肠癌
  • 4篇调强放疗
  • 4篇真空垫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术后
  • 3篇胸部
  • 3篇胸部肿瘤
  • 3篇影像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附属...
  • 9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南通市肿瘤医...

作者

  • 41篇许青
  • 8篇胡伟刚
  • 8篇陆维
  • 8篇张艳俊
  • 6篇章真
  • 5篇龚敏
  • 5篇彭佳元
  • 4篇虞维博
  • 4篇任珺
  • 3篇陆惠忠
  • 2篇邓云
  • 2篇王佳舟
  • 2篇张萍
  • 2篇王孝深
  • 2篇汪隽琦
  • 2篇杨焕军
  • 2篇朱正飞
  • 2篇蔡钢
  • 2篇周莉钧
  • 2篇陈佳艺

传媒

  • 8篇中华放射肿瘤...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点Y轴精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心点Y轴精度的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5月病理明确诊断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50例进入本研究。年龄43~58岁,平均年龄55岁,男女比例为3:1;使用飞利浦CT模拟机进行常规CT螺旋扫描,扫描层厚为5mm;使用Pinnacl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订放射治疗计划,并确保进行研究的50例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所生成的中心是采用原始的中心点即标记点(放疗中心点),重建生成数字重建放射图像(DRR);治疗前使用瓦里安Acuity模拟机(DR)进行验证。模拟机透视记录治疗中心点与CT扫描重建出的DRR图像的中心点确定放射治疗中心点Y轴精度误差发生情况(上移或下移),并分析误差发生的原因。结果:模拟机透视的放疗中心点与DRR图像的中心点相配准后,记录Y轴方向上移或下移的情况。50例患者中,有23例的患者需要上下移动5mm(仅为一个层面),其中12例患者需要上移,11例患者需要下移;27例患者不需移动。模拟机下Y轴中心点精度误差表现为离散均衡,未发现离散至一侧倾向趋势。误差主要发生原因为由于摆位Mark点的几何体积尺寸(1.5mm)和CT扫描层厚(5mm)和CT的扫描方式(螺旋扫描)的原因导致CT扫描中心点(Mark点)出现在临近的上下两层CT扫描层面,使得DRR图像的中心点与模拟机下摆位中心点发生偏差,导致表观上Y轴精度发生误差。结论:CT螺旋扫描会导致Mark点在相邻层面同时出现,导致治疗中心点在Y轴出现误差,治疗前仍需要模拟机验证。
任珺许青
关键词:鼻咽癌
一种医用咬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咬嘴,包括咬嘴主体,咬嘴主体深入口腔的一侧设有可膨胀收缩的囊体,还设有与囊体相连的管道,管道的末端设有阀门,阀门的一端连接充填装置,此医用咬嘴,置入口腔之后,咬嘴主体可对患者的舌体进行有效的固定,...
许青
文献传递
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中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背景与目的:准确的靶区位置是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旨在分析在肺部肿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中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9例单发肺部恶性肿瘤行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匹配,获得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并计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边界。同时,还分析对可能影响摆位误差的临床参数等进行分层比较。结果:29例患者共获得155幅CBCT图像。考虑误差方向时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68±3.62)、(-1.34±3.90)和(0.36±2.15)mm,只考虑误差数值大小时分别为(3.16±2.42)、(3.29±2.48)和(1.74±1.30)mm。根据摆位误差得到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分别为9.6、10.0和5.3 mm。病灶位于周围的肺部肿瘤患者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更大(P=0.007),下肺病灶、右肺病灶、肺转移灶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更大(P=0.008、0.000和0.000)。结论:肺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头脚和前后方向摆位误差较大,立体定向放疗需采用锥形束CT扫描、呼吸控制等技术以减少摆位误差。
王焱蔡钢陆维许青
关键词:锥形束CT立体定向放疗肺部肿瘤摆位误差
技术员参与千伏锥形束CT图像在线引导下乳腺癌放疗体会
目的:运用千伏锥形束CT(KVCBCT)扫描图像与定位CT图像在线配准,测量和纠正摆位误差。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与科研。方法:选择在我院Elekta Synergy 1372加速器上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乳腺癌患者。该加速器同时
吴正琴付慧君许青蔡纲
文献传递
Body—Fix装置对脊椎转移瘤大分割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Body-Fix装置用于脊椎转移瘤大分割调强放疗的误差改变,为广泛开展骨转移大分割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8--2009年在本院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的6例鼻咽癌椎体转移患者,均使用Body-Fix装置进行固定、摆位和治疗。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采集放疗前、摆位纠正后、放疗后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对摆位纠正后和放疗后位置误差变化情况(分次内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中、下段椎体左右方向分次内误差分别为(-0.6±0.5)、(-0.1±1.0)、(0.0±0.4)mm,头脚方向分次内误差分别为(1.0±1.4)、(4.8±5.7)、(0.0±0.3)mm,前后方向分次内误差分别为(1.2±5.2)、(-0.3±0.3)、(0.0±0.5)mm。结论采用Body—Fix装置后各节段椎体的分次内误差基本能控制在2mm内,为采用大分割调强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瘤提供了良好的固定保障。
章雅琴刘裕杰许青朱国培章真
关键词:摆位误差椎体转移瘤
用KV—CBCT探讨两种下肢固定方法对直肠癌IMRT摆位误差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与自制泡沫脚垫固定双脚踝法固定体位方式在直肠癌IMRT中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2014年选取1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患者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B组患者采用自制塑料泡沫脚垫固定双侧脚踝法。采集108人次(A、B组各54人次)治疗前后KV—CBCT图像行灰度平移误差配准,成组t检验两组患者在左右方向(x轴)、上下方向(Y轴)、前后方向(z轴)的摆位误差。结果两组患者y轴摆位误差相近[(2.13±0.64)min:(2.61±1.17)mm,P=0.399];x轴摆位误差A组低于B组[(1.51±0.28)mm:(2.70±1.05)mm,p=0.039],A、B组误差率分别7.41%、42.59%;z轴上A组也低于B组[(1.10±0.29)mm:(2.37±0.71)mm,P=0.002],A、B组误差率分别1.85%、35.19%。结论直肠癌放疗摆位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有效避免了双下肢左右平移和内外旋转。从而减少摆位误差.比自制泡沫脚垫固定双脚踝法的精确性更高。
孟怡然许青章真龚敏任珺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摆位误差
基于CBCT影像研究胸部肿瘤放疗中手臂位置对于摆位及治疗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胸部放疗中患者手臂固定的稳定性对于摆位及治疗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30 例胸部肿瘤患者(包括肺部及食管),分成两组,每组各15 例。其中A 组患者固定装置采用多功能板+真空垫+手部固定(双侧手臂上举,臂部和...
何叶许青
关键词:摆位误差胸部肿瘤胸部放射治疗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探讨下肢移动对直肠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孟怡然许青章真龚敏任珺
研究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技术与传统臂部支撑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误差被引量:25
2017年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已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即自行改装后的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的固定装置和臂部支撑装置,讨论分析胸部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肺及食管胸部肿瘤患者19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体板+真空垫+体部热塑膜固定(A组)、臂部支撑装置固定(B组)进行摆位和治疗。A组利用二次摆位技术,即先使患者头脚方向的激光线与真空垫上的定位标记一致,再根据患者体表定位标记进行摆位(第一次摆位),最后覆上热塑膜固定,再根据热塑膜上的定位标记移床至治疗位置(第二次摆位);B组利用一次摆位技术,即直接根据体表标记进行摆位。A、B组均利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age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KVCBCT)采集治疗前﹑后的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配准,得到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体位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两种不同固定方式,A组和B组治疗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1.06±0.58)和(1.82±0.82)mm,Y轴(头脚方向)(1.31±0.40)和(2.18±1.20)mm,Z轴(腹背方向)(1.28±0.66)和(2.94±1.81)mm。治疗后误差分别为:X轴(0.86±0.54)和(1.29±0.58)mm,Y轴(1.07±0.58)和(1.08±0.45)mm,Z轴(0.98±0.53)和(1.56±0.63)mm。结论:A组误差均小于B组,采用体板结合真空垫及热塑膜固定装置并应用二次摆位技术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不仅摆位的精确度得以提高,同时也保证了体位的重复性及稳定性。
杨丽华龚敏许青孟怡然彭佳元杨焕军
关键词:体位固定摆位误差胸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联影可旋转540°机架直线加速器在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效率优势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由于传统加速器机架无法跨过180°,对于肿瘤靠近背侧的患者,常采用拼接弧的方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虽能提高肿瘤控制率,但会增加机架空转时间,同时也会增加机架与患者碰撞的风险。对比分析联影可旋转540°加速器与传统360°加速器(不跨越180°)在容积弧形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执行时的潜在优势。方法:按照不同弧长和任意起始角度,随机生成100个弧,按照机架运动轨迹的特性分别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计划(540°机架)为可以跨越180°的弧;B组计划(360°机架)为两段位于180°两侧,由总弧长等于A组的两段弧拼接而成。通过轨迹模拟软件,采用double S velocity模型描述转动轨迹,进行复位情况下的执行效率模拟,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A、B两组进行效率优势分析。结果:A组和B组总执行时间、出束时间接近,差异主要来自机器空转。结合临床实际场景,考虑复位,空转时间与双弧计划比例成正比,节省时间最大值为全双弧计划,节省约32 min。对于临床实际病例,全满弧计划执行时间最多可缩短约85 min。结论:540°机架在执行VMAT计划时,特别是对偏离人体中心的计划,在满足临床剂量分布的同时,可以节省机架空转和复位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并且能有效地避免机架与患者碰撞的风险。
张楼正许青胡伟刚钟阳翟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