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9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入院时CT正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入院时CT正常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特点,探讨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4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基线胸部CT正常的SARS⁃CoV⁃2感染患者,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新发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性,新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预测新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新发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均纳入24例(男15例,女9例),新发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平均年龄分别是(38.25±10.65)岁和(38.12±10.89)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肺部感染组比较,新发肺部感染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较低而IL⁃6较高(Z=-2.588、-2.563、-2.746、-1.981、-2.752,均P<0.05),CD4+/CD8+、IL⁃2、IL⁃4、IL⁃10、TNF⁃α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发肺部感染组IL⁃6升高的比例高于无肺部感染组(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IL⁃6升高是新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00,95%CI:1.219~24.813,P=0.027)。IL⁃6预测新发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截断值为3.39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0%和7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3.7%和78.1%。结论新发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B淋巴细胞较无肺部感染组低而IL⁃6更高,IL⁃6具有中等预测新发肺部感染的价值,IL⁃6可能是细胞因子风暴的启动因子。 黄春明 詹远京 胡中伟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肺部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FibroScan联合GGT/PLT比值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FibroScan联合GGT/PLT比值(GP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肝活组织检查诊断为CHB患者278例,分析GPR、FibroScan以及二者联合诊断预测纤维化分期(F0~F4)的价值。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以肝活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F1~F4期患者分别有50、104、92和32例。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加重,FibroScan检测肝硬度值(LSM)逐渐升高(P值均<0. 05); GPR在肝纤维化F1、F2、F3期逐渐升高(P值均<0. 05)。GPR、FibroScan均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19、0. 481,P值均<0. 001); GPR与FibroScan呈正相关(r=0. 436,P <0. 001)。FibroScan与GPR联合预测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FibroScan(AUC:0. 793 vs 0. 739,Z=3. 044,P=0. 002)或GPR(AUC:0. 793 vs 0. 740,Z=2. 389,P=0. 037);二者联合预测明显肝纤维化(≥F2)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GPR(AUC:0. 782 vs 0. 714,Z=2. 130,P=0. 033)。结论 FibroScan与GPR联合诊断对于预测CHB进展期肝纤维化(≥F3)具有优势,初步认为可提高诊断效能。 黄春明 杨湛 聂玉强 胡中伟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 Γ-谷氨酰转移酶 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榄香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两位评价员按相同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榄香烯联合TACE治疗PLC的临床研究,用Jadad质量评分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487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提示:榄香烯联合常规TACE组与常规TACE组比较,其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12、24个月生存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43,95%可信区间(95%CI):1.23~1.67,P〈0.001;疾病控制率:RR=1.22,95%CI:1.11~1.32,P〈0.001;12个月生存率:RR=1.68,95%CI:1.22~2.31,P=0.001;24个月生存率:RR=2.91,95%CI:1.44~5.87,P=0.00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榄香烯联合常规TACE组治疗PLC可降低腹痛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9,95%CI:0.36~0.98,P=0.04)。结论榄香烯联合TACE与单独TACE治疗PLC比较,有可能提高肝癌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并降低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欧志涛 詹远京 黄春明关键词:肝肿瘤 榄香烯 META分析 GGT/PLT比值对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GGT/PLT比值(GPR)预测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肝活组织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501例,其中HBe Ag阳性335例,HBe Ag阴性166例。分析比较GPR、GGT、AST/PLT指数(APRI)及FIB-4对肝纤维化分期(F1~F4)的预测价值。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诊断模型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肝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F1~F4期患者分别为141、183、139、38例。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e Ag阳性和HBe Ag阴性患者GGT、GPR、APRI和FIB-4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9、0.526、0.320、0.470、0.272、0.366、0.288、0.388,P值均<0.001),PLT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3、-0.349,P值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PR对于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及早期肝硬化(F4)的预测价值优于GGT和APRI(P值均<0.05),而与FIB-4的预测价值相近(P值均>0.05);GPR对于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肝纤维化(≥F2)的预测价值优于GGT和APRI(P值均<0.05),对进展期肝纤维化(≥F3)的预测价值优于GGT(P<0.05),而对早期肝硬化(F4)的预测价值与GGT、APRI、FIB-4相近(P值均>0.05)。结论 GPR可以作为广东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无创生化预测指标,尤其是对于HBe Ag阳性患者,其预测价值与FIB-4相近,亦不亚于APRI。 黄春明 杨湛 聂玉强 胡中伟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Γ-谷氨酰转移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新发高血压的关系——一项队列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一项队列研究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筛选基线时血压正常成年人380例,平均随访4年,依据终点时收缩压(SBP)分为收缩压正常组和收缩压升高组,依据终点时舒张压(DBP)分为舒张压正常组和舒张压升高组。所有参与者均行人体测量、生化检验和腹部B超。卡方检验、多元Logist回归分析收缩压、舒张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4年,SBP升高(≥140 mm Hg)28例,DBP升高(≥90mm Hg)39例,诊断高血压病5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高龄、BMI、NAFLD是SBP升高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是S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是3.511(1.843,6.687)、2.755(1.091,6.955)。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龄、男性、BMI、TG、NAFLD是DBP升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AFLD是DB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是2.864(1.172,7.000)、4.680(1.125,19.466)。结论 SBP、DBP与基线高龄、男性和NAFLD有关,NAFLD、肥胖、男性、高龄与新发高血压病密切相关。NAFLD是新发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黄春明 胡中伟 詹远京 郭家伟 欧志涛 余卫华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高血压病 比值比 队列研究 诱导痰查出咽拭子5次假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总结1例通过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检查出咽拭子假阴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方法 1例经5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均为阴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检测核酸。结果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检测核酸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对于无痰或少痰的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有助于提高阳性率,尽早明确诊断。 黄春明 李踔 吕明芳 张健珍 张泳民 陈俊腾 陈志刚 陈玲珍关键词:诱导痰 核酸 血尿酸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通过肝组织活检诊断为CHB住院患者492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活动度(A)和纤维化分期(F)评分,ROC曲线评估血尿酸是否可以预测肝细胞脂肪变。结果以肝组织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非NAFLD组319例,NAFLD组173例。NAFLD组高尿酸血症是非NAFLD组的2. 614倍。在NAFLD组中,血尿酸与肝纤维化呈负相关,与肝细胞脂肪变分级呈正相关,但与肝脏组织学活动度无关;χ2检验提示血尿酸正常组肝纤维化F2~F4是高尿酸血症组2. 415倍(95%CI:1. 180~4. 942),高尿酸血症组肝细胞脂肪变2~3级是血尿酸正常组4. 673倍(95%CI:1. 375~15. 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非NAFLD组,血尿酸与肝脏组织学活动度、纤维化分期均无关。肝细胞脂肪变与肝组织学活动度呈负相关(r=-0. 111,P=0. 013),但与纤维化分期不相关(r=-0. 035,P=0. 441)。血尿酸预测CHB合并肝细胞脂肪变ROC曲线下面积是0. 630(95%CI:0. 577~0. 683),约登指数0. 201,cut-off值376. 9μmol/L,灵敏度53. 7%,特异度66. 4%。结论高尿酸血症是CHB发生肝细胞脂肪变的危险因素;血尿酸与CHB合并NAFLD的肝纤维化、肝细胞脂肪变相关,与组织学活动度无关;同时血尿酸与CHB组织学活动度及纤维化无关。血尿酸对于肝细胞脂肪变具有一些预测价值,但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 黄春明 聂玉强 胡中伟 杨湛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 欧志涛关键词:血尿酸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纤维化分期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单纯TACE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采用遵循患者意愿和随机法结合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TACE联合RFA治疗。[结果](1)2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66.72%,对照组4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12个月和24个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危险性分析:2组均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胃肠消化道反应等,对症治理后1周内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TACE+RFA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优于单一使用TACE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安全可靠。 詹远京 甘清鑫 刘长珠 胡中伟 郭家伟 黄春明 欧志涛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 射频消融 原发性肝癌 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对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预测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 2010年~2016年我院诊治的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202例,经肝活检诊断肝纤维化,计算GPR、AST与PLT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预测明显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和早期肝硬化(F4)的效能。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诊断效能。结果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本组发现F1、F2、F3和F4分别为82例、60例、39例和21例;F4组GPR、APRI和FIB-4分别为0.4(0.2,1.0)、(0.6±0.2)和1.6 (0.9,1.8),而F3组分别为0.2 (0.2,0.4)、(0.6±0.2)和0.9 (0.9,1.2),F2组则分别为0.2 (0.1,0.3)、0.4±0.2和0.9(0.7,1.3),差异显著(P<0.05);GPR预测明显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和早期肝硬化(F4)的AUC分别是0.739、0.790和0.824,显著高于APRI(分别为0.547、0.731和0.736,P<0.05);GPR预测肝纤维化≥F3的AUC为0.790,显著高于FIB-4(0.748,P<0.05),而FIB-4预测肝纤维化≥F2的AUC为0.777,显著高于GPR(0.739,P<0.05),FIB-4和GPR预测肝硬化(F4)的效能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824和0.792,P>0.05)。结论 GPR可以预测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其效能优于APRI,而与FIB-4相比,各有优缺点。GPR可以作为对转氨酶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一个无创生化预测指数。 黄春明 杨湛 聂玉强 胡中伟 周永健 詹远京 郭家伟 余卫华关键词: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osis marneffei,TM)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64例艾滋病患者,其中经结肠黏膜病理证实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32例(合并TM肠道感染组),未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32例(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黏膜病理组织特点。统计学处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2例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中,发热、咳嗽、浅表淋巴结肿大、恶心呕吐、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分别为28例(87.5%)、16例(50.0%)、13例(40.6%)、9例(28.1%)、8例(25.0%)、20例(62.5%)和12例(37.5%),分别高于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的11例(34.4%)、6例(18.8%)、3例(9.4%)、2例(6.2%)、1例(3.1%)、8例(25.0%)和1例(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0.05)。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的中位数分别为13.5/μL、0.30×10^9/L、0.16×10^9/L、88 g/L、122×10^9/L和23.5 g/L,分别低于未合并TM肠道感染组的207.0/μL、1.35×10^9/L、0.35×10^9/L、128 g/L、201×10^9/L和37.5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11、-6.191、-4.273、-5.353、-2.974、-6.66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血红蛋白<90 g/L和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是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患者结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非连续性溃疡[31.2%(10/32)]、糜烂[31.2%(10/32)]或两者并存[21.9%(7/32)],少数似肿瘤样隆起灶[15.6%(5/32)];结肠黏膜病理特点是溃疡和(或)糜烂[53.1%(17/32)]、黏膜慢性炎症[46.9%(15/32)]和炎性肉芽肿[43.8%(14/32)],特殊染色可见卵圆形或圆形有明显横隔的孢子。艾滋病合并TM肠道感染组27例患者治愈或好转 黄春明 罗红彬 胡中伟 蔡卫平 郭家伟 詹远京 肖冠英 陈厚志 肖艳华 李凌华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肠道感染 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