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磊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3篇上颌
  • 2篇牙合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切牙
  • 2篇锥束
  • 2篇锥束计算机体...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安氏
  • 1篇对称性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根
  • 1篇牙根吸收
  • 1篇牙移动
  • 1篇易位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常州市口腔医...

作者

  • 7篇程磊
  • 6篇赵春洋
  • 4篇严斌
  • 2篇王林
  • 2篇谷妍
  • 2篇秦燕军
  • 1篇于剑南
  • 1篇赵宏
  • 1篇张卫兵
  • 1篇李明
  • 1篇张建兰
  • 1篇朱琳琳
  • 1篇张玺
  • 1篇李明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颌固定舌弓调整牙弓对称性的临床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利用下颌固定舌弓作为支抗矫治下牙弓前中部不对称。方法选择正畸临床下颌牙弓不对称患者6例,借助于固定舌弓作为支抗调整下颌牙弓形态,收集调整前后石膏模型并进行模型扫描,通过Dolphin 11.0软件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后进行测量。结果 6例患者使用下颌固定舌弓平均1~3个月,下颌牙弓基本对称,矫治前后两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侧切牙切缘中点到矢状面距离的差值明显减小,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到矢状面距离的差值变化不显著(P>0.05),且第一恒磨牙间宽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固定舌弓作为舌侧支抗可有效调整下颌牙弓前中部的不对称,帮助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
程磊谷妍顾郁嘉张建兰严斌赵春洋
关键词:对称性舌弓支抗三维重建
伴囊肿的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早期引流助萌治疗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引流助萌的方法对伴囊肿的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早期治疗。方法:选取单侧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处于替牙早期伴囊肿的患者8例。外科囊肿切除同时对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引流助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CBCT,Dolphin11.0软件测量矫治前后阻生牙及对侧正常同名牙的冠根长度。结果:8例患者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平均矫治时间6.7个月。矫治后阻生牙和对侧正常同名牙的冠根长度均有生长。阻生牙冠根长度较对侧正常同名牙明显短(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引流助萌方法为埋伏阻生牙的矫治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何武成程磊顾郁嘉张卫兵赵春洋
关键词:埋伏阻生牙引流助萌上颌中切牙囊肿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矫治骨性Ⅱ类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时间和最终疗效的影响,并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骨皮质切开术对术区牙根长度及...
程磊
关键词: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牙根吸收
文献传递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临床接受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正畸患者48例,男14例,女34例。骨皮质切开术应用于正畸临床:辅助扩弓,拔牙患者的前牙内收,修复前正畸治疗的磨牙前移、残冠牵引,根骨粘连牙齿的移动等。结果在正畸治疗中,辅助骨皮质切开术可以解除骨皮质阻力,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增加牙周支持组织及骨覆盖,减少牙根吸收。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不仅可以加速牙齿移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正畸临床的一些疑难问题。
秦燕军严斌潘成琼朱琳琳程磊赵春洋
关键词:牙移动
上颌前牙牙槽骨骨皮质切开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轻度骨性Ⅱ类错牙合正畸的效果。方法:对7名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治疗的轻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的患者前牙内收时间为3.2个月;上中切牙明显内收,上颌牙槽骨也有内收,随着上颌切牙的内收上唇内收明显。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成人患者能够加速牙齿移动,并尽可能地实现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了患者软组织侧貌。
潘成琼李明秦燕军严斌程磊赵宏王林赵春洋
上颌尖牙-侧切牙唇侧易位的三维影像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尖牙-侧切牙唇侧易位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由CBCT三维影像诊断为上颌尖牙-侧切牙唇侧易位的患者40例,共计涉及46颗尖牙,在三维图像上分析易位尖牙与邻牙的关系、易位的特征,将易位尖牙分成5类。结果唇侧易位上颌尖牙均为冠唇向倾斜,近远中向以近中倾斜(80.4%)为主。在相邻中切牙、侧切牙中,10颗(21.7%)中切牙发生牙根吸收,且均累及根中1/3,8颗(17.4%)侧切牙发生重度牙根吸收。易位尖牙以Ⅲ、Ⅳ类多见,分别占总数的23.9%、39.1%。尖牙长轴越接近水平,尖牙牙尖距离正中矢状面越近,距离牙合平面越远,中切牙的牙根吸收率也越高。结论 CBCT三维定位有助于准确判断易位尖牙的位置以及与邻牙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顾郁嘉于剑南程磊张玺谷妍赵春洋
关键词:尖牙侧切牙易位唇侧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时间和最终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需减数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20例,用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比较两组矫治时间的差异,并通过锥形束CT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结果手术组关闭上颌间隙时间和矫治疗程分别为(5.8±1.3)和(24.9±5.1)个月,比对照组[分别为(9.9±1.1)和(30.8±4.6)个月]均显著缩短(P〈0.01)。手术组上中切牙切缘、根尖、上牙槽缘点、唇上点内收的距离及鼻唇角的增加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骨性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不仅能缩短治疗时间,更有利于上前牙的整体内收,改善侧貌突度。
程磊赵春洋李明潘成琼严斌王林
关键词: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病例对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