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洋

作品数:145 被引量:4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5篇正畸
  • 33篇上颌
  • 31篇矫治
  • 26篇畸形
  • 21篇切牙
  • 19篇口腔
  • 16篇锥形束CT
  • 16篇矫治器
  • 14篇下颌
  • 14篇埋伏
  • 13篇牙弓
  • 13篇磨牙
  • 12篇中切牙
  • 12篇阻生
  • 12篇尖牙
  • 12篇CBCT
  • 11篇牙合
  • 10篇正畸学
  • 10篇上颌中切牙
  • 10篇种植体

机构

  • 9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2篇江苏省口腔医...
  • 10篇常州市口腔医...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苏州卫生职业...
  • 4篇南京医学院
  • 4篇宜兴市人民医...
  • 4篇太仓市第一人...
  • 3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常熟市第二人...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张家港市第一...
  • 2篇苏州口腔医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45篇赵春洋
  • 80篇王林
  • 34篇谷妍
  • 23篇陈文静
  • 22篇王珊
  • 21篇张卫兵
  • 17篇严斌
  • 12篇于剑南
  • 10篇刘可
  • 10篇李媛
  • 9篇秦燕军
  • 9篇陈馨
  • 8篇汪小文
  • 7篇李琥
  • 7篇顾月光
  • 7篇李强
  • 6篇刘敏
  • 6篇金军
  • 6篇邵胜
  • 6篇王震东

传媒

  • 43篇口腔医学
  • 13篇实用口腔医学...
  • 10篇临床口腔医学...
  • 7篇口腔医学研究
  • 7篇口腔生物医学
  • 5篇中华口腔正畸...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第十二次全国...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4篇2004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优化金属托槽与普通金属托槽剪切强度比较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粘结强度实验比较新型的激光优化底板金属托槽和国产燕尾金属托槽的剪切粘结强度。方法90颗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人类前磨牙,按照2种托槽(激光优化底板金属托槽和国产燕尾底板金属托槽)和3种储存条件(室温蒸馏水中、37℃人工唾液中、人工唾液冷热循环实验)随机均分为6组,在一定的压力下粘结托槽,并用外力使托槽与牙面分离后,测定并记录剪切粘结强度和牙釉质表面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方差分析显示2种托槽剪切粘结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激光优化底板金属托槽剪切粘结强度大于国产燕尾托槽,去除托槽后牙面粘结剂残留少。
宋志芸陈中坚邵胜赵春洋陈文静樊新民
关键词:剪切粘结强度
固定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林汪小文赵春洋陈文静胡遒生施东胜
十多年来,已应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患者3万余人,占总矫治量的90%,利用国产TN弓丝结合平面导板,提高排齐整平牙弓的效果、缩短临床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了疗程。对儿童骨性错牙合畸形实施双期矫治,对成人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实施手...
关键词: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错牙合畸形
一种矫治单侧后牙反*的下颌可摘式*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矫治单侧后牙反的下颌可摘式垫,属于医用器械领域。该垫,包括固位体(5)和基托(1),该基托(1)上设有后牙垫(6),所述后牙垫(6)的一侧为解剖式垫(2),另一侧为平面垫(3),所述平面...
王珊王林赵春洋张卫兵金军
文献传递
远中错畸形的Moyers分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远中错牙合畸形Moyers分类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oyers分类对114例远中错牙合患者进行分类,分析构成比。结果:114例患者Moyers分类的各型构成比为:A型2 7.19% ,B型10 .5 3 % ,C型14 .0 3 % ,D型2 5 .44 % ,E型7.0 2 % ,F型15 .79%。其中牙型错牙合占2 7.19% ,骨型错牙合占72 .81% ,并以下颌后缩型最为多见。结论:Moyers分类能明确远中错牙合畸形的部位、性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秦燕军赵春洋
关键词:错HE畸形
关于口腔医学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效果的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口腔医学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旨在观察比较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及传统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分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以及存在问题,对课件进行总体评价,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模式作一初步的实践和探索.
王琳陈伟朱晨卞兰嵘张耘李平陈宁王林王国平赵春洋顾卫平
关键词:口腔医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
上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CBCT导引下的牵引治疗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三维(3D)重建在上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牵引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22例上颌尖牙(共26颗)腭侧埋伏阻生的青少年患者行CBCT检查。CBCT三维重建观察尖牙形态、腭侧埋伏状况,测量分析与邻近组织的位置关系及相邻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结果:CBCT能够真实再现颌骨内埋伏的上颌尖牙。埋伏尖牙均近中倾斜,与平面平均成角61.1°±18.1°,近中异位分别为Ⅰ类埋伏尖牙8颗、Ⅱ类5颗、Ⅲ类3颗、Ⅳ类10颗。3颗相邻侧切牙及2颗中切牙因严重牙根吸收而拔除;26颗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均成功牵引至平面排入牙弓并建立正常咬合。结论:CBCT能立体再现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特征及与邻近牙的关系等,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开窗牵引具有指导作用,可提高疗效。
于剑南王林王震东邵胜李媛赵春洋
关键词:上颌尖牙CBCT
控根辅弓对上颌切牙转矩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控根辅弓对直丝弓矫治器患者的上颌切牙转矩效果。方法:选择22例安氏Ⅱ1拔牙矫治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在精细调整阶段配合控根辅弓对过度直立或内倾的上颌切牙进行正转矩。按主弓丝不同分为2组,14例主弓丝为0.46 mm×0.64 mm的不锈钢方丝,8例主弓丝为0.46 mm的不锈钢圆丝。对22例上颌切牙转矩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上颌切牙转矩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1-SN、UIa-NA值增加(P<0.01),控根辅弓对上切牙的正转矩效果明显;转矩的时间,主弓丝为圆丝上颌切牙转矩快于主弓丝为方丝,P<0.05。结论:在直丝弓矫治的精细调整阶段,配合前牙控根辅弓,是对内收后过度直立或舌倾的上颌切牙实现转矩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秦燕军顾月光刘可于剑南沈云娟赵宏赵春洋
关键词:转矩上颌切牙直丝弓矫治器
下颌垫配合头帽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16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下颌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机制。方法选择临床16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使用下颌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结果经过6~11个月的治疗,下颌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16例替牙期前牙反解除。L1-NB、IMPA、SNB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Y-axis、MP-SN、Co-S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下颌垫矫治器配合头帽颏兜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机制是内收下前牙,下颌向后移动及顺时针旋转,同时释放了上颌及上前牙向前的生长力。
潘平王珊顾月光赵春洋
关键词:替牙期
种植支抗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种植支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它克服了传统支抗的一些缺陷,简化了治疗过程。该文就种植支抗的稳定性问题作一综述。
王珊王林赵春洋
关键词:支抗稳定性
配合前牙种植支抗矫治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配合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内倾型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选择内倾型深覆(牙合)成人患者12例,采用前牙种植钉压低唇倾上颌前牙。测量治疗前后上中切牙在锥形束CT影像上的指标变化。结果12例患者上中切牙唇倾度正常。中切牙切缘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减少(1.59±2.05)mm,唇向倾斜19.34°±7.96°。结论在上颌前牙区使用微种植体可以同时压低和唇倾上颌前牙。
吴可谷妍周明智王林王笑辰赵春洋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