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蔚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洞穴水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氧同位素
  • 2篇同位素
  • 2篇氢氧同位素
  • 2篇化学特征
  • 1篇滴水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洞穴滴水
  • 1篇岩溶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运移
  • 1篇运移特征
  • 1篇水地球化学
  • 1篇水化学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水文地球
  • 1篇水文地球化学
  • 1篇碳氧同位素

机构

  • 5篇西南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安顺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5篇王建力
  • 5篇沈蔚
  • 4篇王家录
  • 1篇杨平恒
  • 1篇朱大运
  • 1篇于正良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岩溶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州纳朵洞洞穴水Ca2+、Mg2+和Sr2+运移特征探究
通过对贵州关岭纳朵洞土壤渗透水、表层岩溶泉水和洞穴滴水水化学指标为期1年的系统监测,发现Ca2+、Mg2+和Sr2+在表层岩溶系统的基岩、土壤、水三大载体的运移过程中产生了明显分异,尤其以Ca2+立体变化最为明显。纳朵洞...
沈蔚王建力朱大运王家录
关键词:岩溶洞穴水
贵州纳朵洞滴水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及气候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对贵州关岭纳朵洞洞内滴水和池水及洞顶上方土壤渗透水、表层岩溶泉点和大气降水的水文水化学特征及氢氧同位素2个水文年的动态观测,结合当地气象数据,分析了纳朵洞洞穴滴水δ^(18)O和δD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表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纳朵洞4处滴水点的δ^(18)O和δD均分布在靠近当地大气降水线的右下方,说明滴水的δ^(18)O和δD体现了当地大气降水δ^(18)O和δD的平均水平;2纳朵洞大气降水和土壤渗透水中δ^(18)O和δD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偏重,夏秋偏轻;3纳朵洞滴水、池水和表层岩溶泉的δ^(18)O和δD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变化趋势趋于一致,记录了年际降水量的变化,反映了研究区的旱涝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洞穴石笋研究古气候特征提供依据。
王家录王建力蒋先淑毛庆亚沈蔚
关键词:洞穴滴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
山地岩溶湖水地球化学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昼夜变化研究——以重庆金佛山药池坝湖为例
2016年
采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对重庆金佛山药池坝湖水的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昼夜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湖水温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δ13 CDIC和δ^(18) O等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水温、pH值、溶解氧和δ^(13)CDIC等指标白天升高,夜间降低,电导率白天降低,夜间升高,表明湖水溶解无机碳变化过程受到物理因素和生物作用的共同影响.山地岩溶湖泊地球化学指标与δ^(13)CDIC对外界环境敏感,湖泊蒸发强烈,水体中溶解无机碳(DIC)滞留时间长,湖水与大气CO_2交换程度高,使湖水δ^(13)CDIC值偏正,接近平衡状态.湖水蒸发线斜率较小,截距较大,氢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组成、湖泊水-气界面蒸发过程中的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和湖底水-岩氧同位素交换的影响.
蒋先淑杨平恒王建力于正良沈蔚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CDIC金佛山
贵州纳朵洞洞穴水水文地球化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对贵州关岭纳朵洞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三处滴水(S1、S2、S3)和一处池水(SC)的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分析了观测期间纳朵洞洞穴水水文地球化学季节变化及其对外界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纳朵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型,除每年降水量最大的月份外,滴水和池水长期处于沉积状态;纳朵洞3个滴水点的离子浓度由于岩溶水在洞顶的运移路径和时间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池水因受到洞穴混合水和洞穴空气较高CO2浓度的影响,其离子浓度高于滴水且变化幅度偏大;纳朵洞洞穴水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可以很好地响应外部气候环境变化;离子浓度对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年际间降水变化的响应比较敏感:2013年雨季的Ca~(^(2+))、Mg^(2+)、SO_4^(2-)浓度高且平稳,而2014年雨季其浓度偏低且波动大,不同观测点的响应程度和时间并不一致.
沈蔚王建力王家录蒋先淑毛庆亚陈挚秋刘肖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洞穴水环境意义
贵州纳朵洞洞穴水化学性质和δ^(13)C_(DIC)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文章对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贵州关岭纳朵洞四处滴水(D3、D4、D10、D11)和一处池水(DC)进行了动态监测,逐月采集洞穴水样品,分别测定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和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纳朵洞洞穴水化学性质、δ^(13)C_(DIC)值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洞穴水在监测期间相对方解石为过饱和水,且正在沉积碳酸盐,而在雨季洞穴水SIc降低,PCO_2升高;(2)洞穴水的溶解无机碳同位素值(δ^(13)C_(DIC))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值偏轻,冬季偏重,可以较好的响应外界环境变化;(3)5个监测点洞穴水同期的δ^(13)C_(DIC)值存在较大差异,洞穴水δ^(13)C_(DIC)值分别与其相应的Ca^(2+)、Mg^(2+)、HCO^-_3、EC和SIc等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受到不同程度土壤淋溶、基岩溶解以及前期方解石沉淀(PCP)的共同作用。因此,结合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分析洞穴次生沉积物中碳同位素携带的环境信号,将提高对δ^(13)C解译的准确性。
沈蔚王建力王家录蒋先淑毛庆亚
关键词:洞穴水水化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