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平恒

作品数:93 被引量:58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3篇岩溶
  • 29篇地下水
  • 28篇地下河
  • 28篇岩溶地下
  • 20篇地球化
  • 20篇地球化学
  • 20篇岩溶地下水
  • 11篇污染
  • 10篇重庆金佛山
  • 10篇金佛山
  • 10篇化学特征
  • 10篇降雨
  • 9篇旅游
  • 8篇水化学
  • 8篇水文地球
  • 8篇水文地球化学
  • 7篇同位素
  • 7篇旅游活动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地下河系统

机构

  • 93篇西南大学
  • 32篇国土资源部
  • 22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教育部
  • 2篇西北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2篇四川省地质环...
  • 2篇重庆市地质矿...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重庆市国土资...
  • 1篇重庆市地质矿...

作者

  • 93篇杨平恒
  • 15篇袁道先
  • 12篇张宇
  • 11篇贺秋芳
  • 11篇谢世友
  • 10篇王建力
  • 10篇于正良
  • 9篇蒋勇军
  • 8篇陈雪彬
  • 7篇李林立
  • 7篇沈立成
  • 7篇蓝家程
  • 7篇任娟
  • 6篇扈志勇
  • 6篇高彦芳
  • 6篇陈峰
  • 5篇徐尚全
  • 5篇旷颖仑
  • 5篇章程
  • 5篇汪智军

传媒

  • 16篇环境科学
  • 14篇中国岩溶
  • 12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学地理教学...
  • 3篇中国地质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人民长江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热带地理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天气预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2年
微信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和安装,打开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的“触手可及”。天气情况是每一个群体不分年龄和层次的人每天都会去关注的信息,打开微信小程序,可时刻关注天气情况,方便出行。文章基于B/S架构,结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位置的服务、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使用JavaScript、WXSS、WXML、PHP等编程语言,以软件工程方法学为指引,从而完成了天气预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毛雨萱杨平恒
关键词:GPS定位技术JAVASCRIPT
在线技术在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中的应用——以青木关地下河系统岩口落水洞至姜家泉段为例被引量:64
2008年
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野外自动化荧光仪、人工取样和放置活性炭的方法,对青木关地下河系统投放的示踪剂荧光素钠接收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姜家泉是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主要出口,岩口落水洞投放的示踪剂在姜家泉的回收量为93.9%,初现时间为33.3h,地下水最大视流速为222.2m/h,平均视流速为176.6m/h,众数视流速为172.1m/h,说明本试验段内地下径流为典型的紊流流态,岩溶含水介质极不均匀,可能有规模较大且无岔道的岩溶管道存在;(2)岩口落水洞与大木水窝泉、纸厂泉没有直接的水力联系,出口姜家泉与纸厂泉也无直接的水力联系;(3)野外自动化荧光仪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高,携带方便,大大节约了试验成本,在我国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水示踪试验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杨平恒罗鉴银彭稳夏凯生林玉石
关键词:示踪试验
旅游活动对洞穴环境的影响及洞穴的自净能力研究——以重庆雪玉洞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洞穴空气中的CO_2对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沉积和溶蚀有重要的影响。文中基于2010-09-30―10-08对重庆雪玉洞洞穴CO_2浓度、温湿度进行的为期8d的连续监测,并结合"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客流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1)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洞穴内空气CO_2浓度有明显的累积效应;温度变化幅度加大,但没有累积效应;由于地下河和滴水的影响,洞内空气相对湿度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这是温度没有形成累积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2)由于洞内外温差的影响,洞口处会形成由洞内向洞外流动的气流,使得近洞口处的空气CO_2浓度、温度变化幅度很大。(3)受洞内外气流和地下河的影响,洞穴对空气CO_2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徐尚全殷建军杨平恒周小萍沈立成
关键词:旅游活动自净能力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文动态响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被引量:18
2009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规律,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利用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CTDP300型在线水质分析仪),对降雨量和地下河水位、水温、pH及电导率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并采用水文动态曲线线型分析法分析了该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地下河水文动态对降雨响应迅速,水位流量过程曲线线型呈不对称尖峰型,尤其在2007年7月17日出现的大暴雨事件中,最高水位为1.175m,滞后最大雨强6h10min,最大流量为2.5781m3/s,而观测中该地下河最小流量仅为0.0189m3/s,反映出该岩溶地下河发育强烈,赋水空间较单一,含水层对水资源调蓄能力较弱。电导率、pH和水温对降雨也同样表现为快速响应,电导率由602.7μs/cm降到462.09μs/cm,pH由7.23降到7.01,水温由18.9℃上升到19.5℃,各指标滞后不超过15h。
刘仙蒋勇军叶明阳杨平恒扈志勇李元庆
关键词:岩溶地下河降雨强度
Marble Virtual Globe软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MarbleVirtualGlobe软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三维地理软件。本文从MarbleVirtualGlobe软件在“教”与“学”中的优势出发,以案例的方式探讨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基于MarbleVirtualGlobe软件动态空间、三维可视化和提供多种专题地图的特点,可增强地理学习的直观性,增加地理素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杨平恒罗丹
关键词:MARBLEVISUAL地理教学教学改革
川东槽谷区岩溶泉水动态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姜家泉为例
本文通过对岩溶水化学分析,对岩溶地下河系统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总结出了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岩溶泉水的PH值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扈志勇杨平恒杨梅苟鹏飞
关键词:岩溶水环境效应动态监测
基于在线高分辨率监测和定量计算的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被引量:23
2013年
为了定量研究重庆青木关岩溶含水介质特征、获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将天来宝作为示踪剂,采用野外自动化在线监测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示踪剂质量浓度历时变化曲线,输入Qtracer2模型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仪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经济便捷.Qtracer2模型可将获取的高分辨率示踪剂质量浓度变化数据进行定量解译.试验段的岩溶含水介质较为发育,存在单一的洞穴—管道介质,地下水流为紊流流态,洞穴—管道平均直径达2.3m,储水量为30 604m3,纵向弥散系数为0.59m2/s,摩擦系数为0.29,雷诺兹数为48 671,舍伍德数为1 867,施密特数为1 140,分子扩散边界层厚度为1.23mm.
杨平恒袁道先蓝家程陈雪彬张笑微
关键词:岩溶地下水示踪试验
中学地理实践教学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地理课程既强调理论知识学习,更看重实践能力培养。文章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为例,介绍该校地理野外实习模式,寻求一种新的中学地理教学机制,以促使新课改不断向前推进。
杨平恒谢国文李九彬向颢罗键
关键词:中学地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重庆金佛山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2006年7月和9月在重庆金佛山地区选取22个地下水出露的泉点.对泉水的地球化学性质进行详细调查。利用野外和实验室测量手段得到了主要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与物理化学参数。分析得知:研究区泉水的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和Ca、Mg-HCO_3;结合地质和地貌背景把它们分为6个泉群,分别讨论各泉群的空间分布意义;估算泉水方解石(SI_C)、白云石(SI_D)和石膏(SI_G)的饱和指数,即可反映地层岩性、地形和地下水的运移时间对水质的影响,该区地下水基本上是来自大气降水的下渗.没有深部含水层的上升混合.这些泉水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内地质状况.该研究可以为金佛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高彦芳李红春沈立成杨平恒
关键词:重庆金佛山泉水地球化学区域地质岩溶地区
岩溶作用季节性变化对洞穴沉积物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雪玉洞地下河系统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以重庆雪玉洞地下河系统为例,通过对2007年2月―2011年9月的水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对洞穴沉积物沉积速率和洞穴CO2浓度的监测,发现雪玉洞地下河水化学成分受围岩的岩溶作用控制,地下河水中的3HCO、Ca2+分别占总离子的84.2%~94.4%,水化学类型为Ca2+-3HCO型。与西南其他岩溶研究区相比,该研究区域由于上覆植被好、枯枝落叶多、土质松软、岩石裂隙发育等因素,促使雨季岩溶作用较旱季异常强烈,雨季地下水中的3HCO、Ca2+和电导率较旱季分别高出20.1%、29.9%和16.5%。洞穴滴水在滴落过程中释放出CO2,导致洞穴CO2浓度升高,但由于雨季水源较旱季更为充裕(洞内表现为滴水增多),因而雨季的洞穴沉积速率较旱季高82.5%。雪玉洞内温度稳定、水汽饱和以及CO2浓度较高,使得岩溶沉积不易风化、色白如玉。
徐尚全殷建军王晓晓杨平恒毛海红沈立成
关键词:岩溶作用地下水化学洞穴沉积物沉积速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