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勇

作品数:9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平台骨折
  • 7篇胫骨
  • 7篇胫骨平台
  • 7篇胫骨平台骨折
  • 7篇复杂胫骨平台
  • 7篇复杂胫骨平台...
  • 5篇手术
  • 4篇入路
  • 4篇3D打印
  • 3篇模拟手术
  • 2篇前外
  • 2篇前外侧入路
  • 2篇切口
  • 2篇外侧入路
  • 2篇疗效
  • 2篇L形
  • 2篇L形切口
  • 2篇侧入路
  • 1篇动脉

机构

  • 9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杨小华
  • 9篇张擎柱
  • 9篇何志勇
  • 7篇张义
  • 6篇金宇
  • 6篇付世杰
  • 6篇李哲
  • 5篇闫石
  • 3篇翟栋
  • 2篇谷锐
  • 1篇刘正蓬
  • 1篇曹向宇
  • 1篇王金铸
  • 1篇王鹏程
  • 1篇任栋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观察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1例相关随访资料,均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3D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打印组);31例行膝关节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常规术前准备及手术(常规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第3天查术膝正侧位χ线片及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术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结果 51例患者严格随访1~2年,平均时间18个月。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第3天Rasmussen评分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974、14. 304、4.912、4.274、P均<0. 01);3D打印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012,P=0.04);3D打印组住院费用比常规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61,P=0.101)。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不明显提高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张擎柱万乾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闫石杨小华
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可视三窗口(后内侧窗口、后外侧窗口、前内侧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19例手术时间为(137. 3±32. 4) min,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 5±3. 7)周。19例均获随访(23. 1±4. 2)个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71~100分,优良率94. 7%,Rasmussen评分为6~18分,优良率89. 5%。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小腿感觉麻木、内固定螺钉松动各1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结论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张擎柱张义何志勇邱宇辰翟栋金宇闫石杨小华付世杰李哲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32.7岁;左侧13例,右侧8例。按Schat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10例,Ⅵ型4例:按三柱分型:双柱骨折14例,三柱骨折7例。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随访时间。术后3 d查术膝正侧位X线片及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手术结束后第3、6、9、12个月,随访复查相关项目,并进行HSS评分及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9.4±42.3)min。21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5±5.6)周。21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2.6±5.7)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为66~100(85.3±4.2)分,优良率95.2%。末次随访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为7~18(15.8±1.6)分,优良率90.5%。术后1例患者发现伤口开裂,1例患者伤口表皮坏死,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患者发生小腿内下方麻木;内固定松动1例,为螺钉松动,未影响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骨折,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张擎柱万乾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闫石杨小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前外侧入路
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复杂髋臼骨折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术后术区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采用Merle D'Aubignéand Postel评分评定骨折恢复情况,使用Matta评分评定骨折复位固定的影像学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77. 0±51. 2) min,术中出血量(1150. 0±250. 6) ml,围术期输血量(880. 0±214. 9) ml,术中C型臂X线透视(8. 8±2. 1)次,术后术区引流量(329. 0±111. 7) ml。随访18. 5~22. 0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手术结束至完全负重行走间隔3. 0~6. 5个月,平均3. 5个月。3例出现一过性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均于术后10 d~4周内完全恢复; 3例出现术后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l周后完全愈合。Merle D'Aubignéand Postel评分评定骨折恢复的临床效果为优7例,良13例,一般8例,差4例,优良率62. 5%; Matta评分评定骨折复位固定的影像学效果为优8例,良14例,一般6例,差4例,优良率68. 8%。结论 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助于术者制定详细的术前规划,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张擎柱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翟栋金宇闫石杨小华
关键词:髋骨折髋臼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采用三维CT重建、3D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3D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术后12个月按照HSS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HSS评分优良率为77.8%(7/9)。无一例患者发生医源性动脉、静脉、胫神经、腓神经损伤。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3D打印技术对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实际手术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何志勇张擎柱林影影于龙超周宇军杨小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模拟手术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59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行膝关节三维CT重建,应用3D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并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设计手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胫骨平台二次塌陷、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5天膝关节X线片显示解剖复位51例,移位<1 mm 5例,移位> 1 mm 3例,解剖复位率86. 4%。术后12个月根据膝关节HSS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12例,可9例,优良率为84. 7%。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对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设计,指导手术操作,可有效提高骨折复位质量。
张擎柱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杨小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模拟手术
传统手术与应用3D打印技术后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与应用3D打印技术后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73例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男51例,女22例,年龄19~57岁,平均38.2岁,骨折按照Schazker分型:Ⅳ型33例、Ⅴ型24例、Ⅵ型16例;按照CT分型:双柱骨折51例,三柱骨折22例。其中19例术前采用三维CT重建,3D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3D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技术组)。54例行常规CT扫描、术前准备及手术(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按照HSS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12个月~4年随访(平均24个月)。与常规组相比较,3D技术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 d拍膝关节X线片,3D组:解剖复位17例,移位〈1 mm 1例,移位〉1 mm 1例,解剖复位率89.4%;常规组:解剖复位35例,移位〈1 mm 15例,移位〉1 mm4例,解剖复位率64.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技术组与常规组分别出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3例;关节僵直0例、2例;关节不稳1例、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何志勇张擎柱林影影刘正蓬谷锐杨小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模拟手术
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D组18例和常规组23例,2组均行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组术前行膝关节CT平扫,3D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3D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实体模型上模拟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第3天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Rasmussen评分,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结果 3D组手术时间[(127.3±11.7)min]较常规组[(167.4±15.8)min]短,术中出血量[(211.7±18.7)mL]较常规组[(291.6±25.3)mL]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55%)较常规组(26.08%)低,术后第3天Rasmussen评分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15.2±1.9)、(84.3±11.2)分]较常规组[(9.9±2.1)、(71.0±5.7)分]高(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张擎柱万乾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闫石杨小华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陈旧性骨盆骨折合并迟发性臀上动脉出血、臀筋膜室综合征一例报告
2016年
骨盆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疾病,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发症较多,而陈旧性骨盆骨折合并迟发性臀上动脉出血、臀筋膜室综合征临床比较罕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于2014年5月8日收治1例陈旧性骨盆骨折合并迟发性臀上动脉出血、臀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张擎柱翟栋王金铸杨小华曹向宇谷锐张义何志勇任栋王鹏程
关键词:动脉出血创伤骨科高能量损伤常见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