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哲

作品数:60 被引量:358H指数:11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骨折
  • 14篇手术
  • 10篇胫骨
  • 10篇内固定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9篇关节
  • 8篇腰椎
  • 8篇韧带
  • 8篇平台骨折
  • 8篇椎弓根螺钉
  • 8篇胫骨平台
  • 8篇螺钉
  • 8篇肩胛
  • 7篇异体
  • 7篇入路
  • 7篇手术治疗
  • 7篇同种异体
  • 7篇胫骨平台骨折
  • 7篇疗效

机构

  • 47篇承德医学院附...
  • 8篇嘉兴市第一医...
  • 4篇承德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二六...
  • 2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滦平县...

作者

  • 55篇李哲
  • 25篇孙贺
  • 19篇刘正蓬
  • 17篇张义龙
  • 16篇孙志杰
  • 13篇付世杰
  • 13篇王建华
  • 12篇张擎柱
  • 10篇信丽丽
  • 8篇王雅辉
  • 6篇李志怀
  • 6篇王培
  • 6篇王爱辉
  • 6篇金宇
  • 6篇李淑英
  • 6篇杨小华
  • 6篇刘师良
  • 6篇张义
  • 6篇何志勇
  • 5篇李宁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河北医学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侧柱单钢板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外侧柱单钢板固定法治疗肩胛骨体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外侧柱单钢板法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术后肩关节功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返回正常工作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侧柱单钢板固定法治疗肩胛骨体部骨折明显优于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该术式可更显著地促进术后肩关节综合功能的恢复,进而促进患者更早实现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且术后并发症少。
孙贺李哲刘正蓬孙志杰信丽丽王爱辉
关键词:疗效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7例:锚钉与同种异体肌腱修补重建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陈旧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常常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但该术式需要牺牲部分自体腓骨短肌腱,使腓骨短肌腱外翻足的功能受到影响。目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观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修复重建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7例,病程长3~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锚钉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术中应用4.5mm直径的钻头在外踝处打孔,在距腓韧带的距骨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在跟骨跟腓韧带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然后将异体肌腱在外踝骨孔处穿过,维持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中度外翻位,将肌腱的两端分别用锚钉的尾线缝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轻度外翻位。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AOFAS评分及应力X射线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6,12,24个月复查,患者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踝关节不稳,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及距骨的移动距离平均值明显减小,踝关节功能较好,外形满意。可见,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手术剥离软组织范围小,不损伤正常自身结构,可维持踝关节正常形态,恢复踝关节功能。
王培闫洪伟李哲杨冬蕊李志怀
关键词:同种异体肌腱锚钉距腓前韧带
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及痊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及术后痊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5例肩胛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图像输入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并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结果65例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正确例数为65例,骨折分型与术中所见一致,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正确例数为5 1例,准确率为78.46%。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凹陷、移位、累及范围及骨折块数目,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非粉碎性骨折表现为骨折线;复查时可清楚观察到钢板、固定情况及骨折复情况;而X线无法清晰显示骨折移位及病变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孙贺李哲刘正蓬孙志杰信丽丽王爱辉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孙贺王爱辉李哲孙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原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失败的原因及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共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初次失败病例,其中无菌性松动13髋(其中股骨假体柄松动合并髋臼假体松动4例,股骨假体柄松动4例,髋臼假体松动5例),感染性松动2例,全部15例均行翻修术,其中4例行全髋翻修、4例柄侧翻修、5例行髋臼翻修,感染性松动行抗生素骨水泥占位控制感染后二期翻修。结果 13例行翻修术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感染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均行全髋翻修。随访10~36月(平均20.60±7.06月)无松动及感染,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本组病例的Harris评分为56~93(平均79.60±11.90)分,其中优4例,良7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为73.3%。结论本组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松动发生机理涉及手术技巧、假体类型、髋臼假体位置、股骨截骨长度及外展肌力量。
李哲刘师良王雁冰姜新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手术
同种异体腱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31例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文献报道采用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是较好的选择,但Tibial-inlay技术与之并无明显差别。目的:评估同种异体腱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2/2008-05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1例,交通事故伤14例,重物砸伤9例,运动损伤8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腱(带骨块)Tibial-inlay重建后交叉韧带。术中尽量多保留原后交叉韧带残迹,制备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隧道。应用两端带骨块的异体膑腱或一端带骨块的异体跟腱,将侧骨块修整成宽1.0~1.5cm,长2cm的梯形块状,即移植骨块与骨槽间除靠摩擦力固定外,还可产生压应力,增加其稳定性。剥离后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在止点处依骨块大小制梯形骨槽,将异体腱骨块嵌入骨槽,然后将另一端通过牵引线经关节引入股骨隧道,前抽屉位拉紧后由外向内拧入挤压螺钉固定肌腱或骨块。术前、随访时均记录膝关节后抽屉试验不稳定程度、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术后早期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排异反应、感染等并发症。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术前全部病例后抽屉试验均>2+,其中3+、4+占84%;术后后抽屉试验结果为:0(正常)4例,1+为17例,2+为9例,3+为1例,显示后移程度较术前明显改进(P<0.05);术后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说明Tibial-inlay技术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创伤小,固定可靠,技术相对简捷,治疗效果满意。
李志怀李宁张义龙刘建丰宋有鑫李哲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关节镜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观察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1例相关随访资料,均采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其中20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体模型,并在3D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打印组);31例行膝关节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常规术前准备及手术(常规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第3天查术膝正侧位χ线片及CT平扫+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术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HSS评分)。结果 51例患者严格随访1~2年,平均时间18个月。与常规组比较,3D打印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第3天Rasmussen评分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 974、14. 304、4.912、4.274、P均<0. 01);3D打印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012,P=0.04);3D打印组住院费用比常规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661,P=0.101)。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内侧倒"L"形切口三间隙显露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不明显提高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张擎柱万乾张义付世杰李哲何志勇邱宇辰金宇闫石杨小华
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可视三窗口(后内侧窗口、后外侧窗口、前内侧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估(Rasmussen评分)。结果本组19例手术时间为(137. 3±32. 4) min,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 5±3. 7)周。19例均获随访(23. 1±4. 2)个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71~100分,优良率94. 7%,Rasmussen评分为6~18分,优良率89. 5%。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皮缘部分坏死、小腿感觉麻木、内固定螺钉松动各1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结论可视三窗口的改良后内侧倒"L"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充分显露手术区域,直视下精准复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张擎柱张义何志勇邱宇辰翟栋金宇闫石杨小华付世杰李哲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手术入路
后侧联合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
孙贺张义龙李哲孙勃
不同下床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首次下床舒适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比较俯卧位与侧卧位下床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首次下床的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俯卧位下床方式,对照组采用侧卧位下床方式,分别采集患者首次下床时的疼痛评分及舒适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时的疼痛评分为(5.4±1.3)分,对照组为(6.1±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时的舒适状况为(85.7±10.9)分,对照组为(70.6±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P<0.05).结论 俯卧位下床方式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舒适满意.
李淑英李霞张金燕李哲信丽丽
关键词:俯卧位椎间盘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