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 作品数:5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全球基金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综合防治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3城市感染HIV MSM的多性伴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拥有多性伴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相应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采用"滚雪球"方法招募经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HIV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最近6个月的性行为和性伴种类、性伴告知状况和性感觉评分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HIV抗体阳性MSM 501人,其中20.6%(103人)报告最近6个月拥有2个及以上性伴(包括同性性伴和异性性伴),拥有两种类型的男性性伴(固定性伴、偶然性伴或商业性伴)的比例为39.8%(41/103),拥有女性性伴的比例为22.3%(23/1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或丧偶,高中及以下文化,最近6个月有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或商业性伴、群交行为,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未告知全部固定性伴,性行为时饮酒、使用烷基亚硝酸盐和较高的性感觉评分,均与拥有多性伴密切关联。结论 HIV阳性MSM拥有多性伴状况普遍存在,多个性伴和多种类型性伴构成了"继续传播网络",因而急需完善性伴干预策略,以遏制HIV阳性MSM在同性和异性性伴间的继续传播。 张月 陈芳 丁凡 林小杰 王晓冬 刘乃鹏 刘晓宇 王威 张洪波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 分析2015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乡级艾滋病治疗机构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伊犁州3个乡级(喀尔墩乡、塔什库勒克乡和愉群翁乡)艾滋病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于2015年5月,由从事艾滋病治疗的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对象招募,纳入研究场所内18岁及以上、既往确认HIV抗体阳性且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问卷调查者,共443例。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或不符合逻辑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12例。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和查询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ART认知和ART依从性情况、参加"恰依"活动(当地流行的一种民间聚会活动)、家人告知、吸烟和饮酒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定。采用χ^2检验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研究对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12例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1.1±8.0)岁,范围为19~67岁;男性占60.9%(251例),女性占39.1%(161例);依从ART者占75.0%(309例),其生存质量得分的P50(P25,P75)为56.31(50.55,59.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ART依从率[70.1%(176例)]低于女性[82.6%(133例)](χ^2= 8.16,P=0.005);有抑郁状况者ART依从率[78.0%(54例)]高于无抑郁状况者[63.5%(255例)](χ^2=7.52,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质量得分较高者依从ART的可能性较高(OR=1.06,95%CI:1.02~1.09);饮酒和告知家人HIV感染状况者依从抗病毒治疗可能性较低(OR=0.26,95%CI:0.13~0.53;OR=0.31,95%CI:0.13~0.72);与无业者相比,职业为工人者依从ART 王威 刘伟 陈涛 刘乃鹏 郑迎军 叶少东 张月 王学敏 王桂珍 张洪波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药物治疗依从性 抗病毒治疗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 调查HIV阳性MSM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招募年龄≥18岁、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者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最近6个月的性伴和性行为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定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1名HIV阳性MSM平均年龄(30.24±7.70)岁,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报告率为17.4%(87/5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OR=1.93,95%CI:0.77-4.84)、离异或丧偶(OR=3.94,95%CI:1.66-9.36),有焦虑症状(OR=2.22,95%CI:1.16-4.27),有男性固定性伴(OR=5.04,95%CI:1.08-23.54)、男性偶然/商业性伴(OR=2.54,95%CI:1.34-4.80),高危性行为时饮酒(OR=3.00,95%CI:1.37-6.62)、性行为时使用Rush主要成分为(烷基亚硝酸盐)(OR=3.53,95%CI:1.72-7.23),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对男性固定性伴部分告知(OR=1.84,95%CI:0.78-4.33)、均未告知(OR=2.68,95%CI:1.25-5.73)和性感觉评分高者(OR=1.09,95%CI:1.03-1.15)。结论 HIV阳性MSM的多性伴高危性行为加速HIV的流行,因此,在发展针对该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高危性行为干预方法的同时,亟需建立有效遏制HIV经性传播的医学或生物学措施。 张月 陈芳 丁凡 林小杰 王晓冬 刘乃鹏 刘晓宇 王威 张洪波关键词:高危性行为 影响因素 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对男性固定性伴性传播危险分析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了解有高危性行为的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男性固定性伴的性传播危险状况,探讨对固定性伴性传播危险相关联的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在上海和成都市招募有高危性行为的HIV阳性MSM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匿名方式,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中,最近6个月对男性固定性伴有性传播危险的比例为26.9%(83/308);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认HIV感染时间〈1年者对男性固定性伴传播危险,分别是HIV感染确认时间在1~2年和≥3年者的3倍(OR=0.34,95%CI:0.15~0.79)和6倍(OR=0.17,95%CI:0.06~0.49);将HIV感染状况告知全部男性固定性伴的调查对象,对男性固定性伴的传播危险是全部未告知者的1/25(OR=0.04,95%CI:0.01~0.13);家人知晓HIV感染状况者对男性固定性伴传播危险降低到1/4(OR=0.24,95%CI:0.10~0.55);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者对男性固定性伴的传播危险是其它途径的3倍(OR=0.33,95%CI:0.14~0.78)。结论 HIV阳性MSM与男性固定性伴间存在的性传播危险可能加速HIV在MSM人群中的扩散。强化性伴告知、及早抗病毒治疗及新媒体干预等方法可望发挥遏制HIV继续传播的作用。 刘乃鹏 陈芳 张月 王晓冬 周易 肖剑 刘晓宇 王威 张洪波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对偶然或商业性伴的传播危险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对偶然或商业性伴的传播危险,并探讨与其传播危险相关联的因素,为发展控制HIV在MSM中的继续传播的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方法,在上海和成都市招募有高危性行为的HIV阳性MSM作为研究对象。以匿名方式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状况、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和物质使用等。结果共招募308名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中,对偶然或商业性伴有性传播危险者(即: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或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体内HIV病毒载量≥50拷贝/mL者)占29.55%(91人)。非条体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HIV时间在1年以内的调查对象,其传播危险是感染HIV时间≥3年者的7.60倍;拥有HIV阴性或未知感染状况男性固定性伴者的传播危险,是没有此类性伴者的7.83倍;CD4细胞数在350~499个/μL和500个/μL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其传播危险是CD4细胞数〈350个/μL者的2.29倍和9.58倍。结论拥有无保护性行为的HIV阳性MSM中,对偶然或商业性伴的传播危险普遍存在,且高于一般人群。故该人群需要强化早发现和早治疗及性伴告知策略和措施,切实降低该人群继续传播危险。 刘乃鹏 张月 王晓冬 周易 肖剑 刘晓宇 王威 朱晓芳 赵越 张洪波关键词:性传播 男男性行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