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洪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长宁区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教育
  • 6篇教师
  • 4篇学科
  • 4篇教学
  • 3篇教育实证研究
  • 3篇多远
  • 2篇师专
  • 2篇教育学
  • 2篇教育学科
  • 2篇教育研究
  • 2篇教师专业
  • 2篇教师专业发展
  • 1篇学案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校教育
  • 1篇学校教育科研
  • 1篇学者
  • 1篇有效性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学

机构

  • 12篇长宁区教育学...
  • 4篇中国浦东干部...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吕洪波
  • 6篇郑金洲
  • 1篇张肇丰
  • 1篇李政涛
  • 1篇陈桂生
  • 1篇王远

传媒

  • 3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人民教育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今日教育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师资建设

年份

  • 5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被引量:36
2016年
在由学科教学者转变为育人者,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由教育人变为社会人的新背景下,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工作方式均出现了新动向。
郑金洲吕洪波
关键词:教师教育人教学者社会人学科
寻找教师的研究方式被引量:3
2007年
张肇丰: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式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现在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就是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它们的目的、性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专业研究人员侧重于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着重用理论来解释实践.或者从实践中概括理论:而中小学教师偏重研究的实践效果和教师本人的素质提高,
陈桂生李政涛李忠刘景升吕洪波王远张肇丰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学科建设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被引量:5
2000年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话题,又与教育密切关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可持续教育,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吕洪波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教育环境教育探究式教学
以行为改进为核心,探索教师反思的有效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避免反思方法中的误区,寻找适合教师反思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反思有效性的关键。提高教师反思的有效性,要以行为改进为核心,避免只问不答的反思,着重问题的解决;避免单纯个体的反思,发挥群体反思的作用;避免浅表弥散的反思,围绕专题进行持续反思;避免形式单一的反思,用多种方式表达反思成果。
吕洪波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
2004年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近期在教师研究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命题,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寻找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教师成为研究者"将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吕洪波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反思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实证研究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6年
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教育问题的实践性、教育学科的应用性、教育观念的自在性,决定了认识教育需要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手段。 教育实证研究开展的状况 近年来,教育界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证研究,有些实证研究成果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也在教育决策层面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离我们的预期还有不小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吕洪波郑金洲
关键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学科教育需要
教育实证研究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6年
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实证研究尚未真正形成气候,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时间短、类型单一、重复验证少、结论影响弱、元研究元评价匮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教育学科演变逐渐形成的哲学取向、重视思辨的教育学术传统、“中国式思维”导致的排斥实证的认识特征、对权威的尊崇以及对习俗知识不证自明的运用、领导职权对学术话语权的掌控、研究者缺乏对实证知识技能的深入掌握、课题研究的年限以及评奖机制的限制等。
吕洪波郑金洲
关键词:教育研究知识技能教育学科评奖机制
今天教师的新定位、新素养、新要求
2016年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无论是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是其核心素养和工作方式,都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教师定位的三重转变定位是行为的前提,定位准确、清晰,行为才可能到位,才不至于出现错位、抢位、越位.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是如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既源于自身对职业的感受和认知,也来自对教育内外因素变化的参照与考量,有这样三方面的变化大概是较为明确的.
郑金洲吕洪波
关键词:教师定位角色定位教育实践
教育实证研究离我们还有多远?被引量:11
2016年
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教育问题的实践性、教育学科的应用性、教育观念的自在性,决定了认识教育需要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手段。从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实证研究尚未真正形成气候,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时间短、类型单一、重复验证少、结论影响弱、元研究元评价匮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教育学科演变逐渐形成的哲学取向、重视思辨的教育学术传统、"中国式思维"导致的排斥实证的认识特征、对权威的尊崇以及对习俗知识不证自明的运用、领导职权对学术话语权的掌控、研究者缺乏对实证知识技能的深入掌握、课题研究的年限以及评奖机制的限制等。
吕洪波郑金洲
关键词:教育研究实证研究教育观念
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认识被引量:11
2012年
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秉承过程立场,把课堂教学变革看做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复杂动态和师生共进的过程。当前的课堂教学变革呈现出新旧杂陈、文化转型、模式转换、流程再造和攻坚破难的基本特征。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趋势为多环节一体、多模式建构、多策略运用、多向交流和多成效整合。
吕洪波郑金洲
关键词:课堂教学变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