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娟

作品数:2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出血
  • 9篇脑出血
  • 7篇急性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血肿
  • 4篇诱发电位
  • 4篇运动诱发电位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帕金森病模型
  • 4篇注射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急性期
  • 4篇磁刺激
  • 3篇血肿扩大
  • 3篇血肿形态
  • 3篇疏血通
  • 3篇疏血通注射液

机构

  • 15篇内蒙古医学院...
  • 13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28篇贺娟
  • 8篇张国华
  • 8篇王智光
  • 5篇张春雨
  • 5篇齐晓飞
  • 5篇江名芳
  • 5篇马文娟
  • 5篇马文娟
  • 4篇齐晓飞
  • 3篇孙明
  • 3篇李泽宇
  • 2篇孙明
  • 2篇孙丽君
  • 2篇孙丽君
  • 2篇贺媛
  • 2篇田乐
  • 2篇江铭芳
  • 1篇呼日勒
  • 1篇李春阳
  • 1篇呼日乐

传媒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临床神经电生...
  • 3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应用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60例患者进行了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测定及针极肌电图(EMG)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39例,单侧病变21例。60例CTS患者99条患侧的正中神经中,15条感觉传导测定诱发波形消失,84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和(或)感觉传导速度减慢;伴有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93条,6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99条患侧的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EMG检测,77块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在CTS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贺娟孙萍王智光江名芳张春雨
关键词: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病患者用药心理对药物生理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药物具有生理效应,这是人所共知的。但病人在用药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心理效应,这种效应往往会影响药物的生理效应,这一点却不为多数人所知。从治疗目的上讲,这种效应可分为:生理效应的协同;生理效应的偏离。
孙明贺娟
关键词:心理效应生理效应临床用药
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皮质兴奋性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case,PD)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电生理学的影响,并从电生理角度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两组,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6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4只。采用静息皮层运动阈值(RMT)、中枢传导时间(CMC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波幅(Amp)作为评定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指标。结果统计采用SPSS]1.5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左下肢RMT、CMCT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P〈O.05),而Amp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自身左右侧比较,左下肢RMT、CMCT较右下肢缩短,Amp增高(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RMT、CMCT进行性降低(P〈0.05);实验组大鼠右下肢与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RMT、CMCT及A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大脑皮层兴奋性升高更明显。
贺娟张国华呼日乐王智光江名芳张春雨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经颅磁刺激皮质兴奋性运动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被引量:21
2007年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脑出血后一段时间内血肿可继续扩大,其中与血肿形态有一定关系。为此,对17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贺娟张国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形态血肿扩大内血肿原发性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传导时间central conductiontime(CCT)。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8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2只,选取右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与中脑腹侧背盖(ventra tegmental area,VTA)为手术靶点,实验组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制模前、制模后1周、3周分别行双下肢CL、CCT检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术后1周,左下肢CL、CCT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身左右侧TMS-MEP比较,左下肢CL、CCT较右下肢降低(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CL、CCT进行性降低(P<0.01);实验组大鼠右下肢及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CL、CC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CL、CCT缩短越明显。
孙丽君贺娟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中枢传导时间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予疏血通注射液,分析其对血肿吸收和血肿周围缺血的影响。方法:予35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以疏血通注射液4mL/d静滴,连用20d,与30例对照组比较第7d、17d头颅CT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改变。结果:治疗组第7d、17d头颅CT显示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第17d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治疗组较对照组缩小(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可促进血肿吸收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
齐晓飞李泽宇贺娟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疏血通注射液
小剂量凝血酶抑制剂——疏血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血肿体积及周围缺血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凝血酶抑制剂-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后对血肿吸收及血肿周围缺血的影响。方法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4mL/d静滴,连用15d;评价两组患者第7天、第21天头CT影像所示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变化。结果第7天、第21天治疗组CT显示血肿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缩小[(17.8±2.1)mL vs(21.3±1.6)mL;(8.2±2.1)mL vs(15.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1天治疗组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较对照组有缩小(1.433Illrnus3.0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有促进血肿吸收及减轻血肿周围缺血的作用。
齐晓飞李泽宇贺娟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
婴儿痉挛症50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2008年
贺娟贺媛孙丽君
关键词:脑电图
微创术配合凝血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09年
张国华贺娟江名芳李泽宇马文娟王智光齐晓飞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病理生理学机制神经毒性作用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贺娟贺媛马文娟王智光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MR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