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华

作品数:41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出血
  • 17篇脑出血
  • 12篇血肿
  • 10篇高血压
  • 8篇高血压脑出血
  • 7篇微创
  • 6篇血管
  • 6篇血肿扩大
  • 6篇内血肿
  • 6篇脑出血后血肿
  • 5篇缺血
  • 5篇病理
  • 4篇动脉
  • 4篇清除术
  • 4篇颅内
  • 4篇颅内血肿
  • 3篇动脉供血
  • 3篇动脉供血不足
  • 3篇血肿形态
  • 3篇疏血通

机构

  • 3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2篇内蒙古医学院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2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40篇张国华
  • 13篇李泽宇
  • 8篇贺娟
  • 5篇江名芳
  • 5篇马文娟
  • 4篇王智光
  • 4篇连瑜
  • 3篇李春阳
  • 2篇张春雨
  • 2篇呼日勒
  • 2篇孙建清
  • 2篇兰平
  • 2篇兰萍
  • 2篇马文娟
  • 1篇任晓云
  • 1篇张志坚
  • 1篇陈文新
  • 1篇张剑
  • 1篇呼日乐
  • 1篇索志敏

传媒

  • 9篇中国民康医学
  • 5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方法:170例脑出血患者按血肿形态分为规则形,不规则形及不规则+分隔形血肿,发病后24~72小时内作CT复查。结果: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0.0%,继续出血发生在24小时内为61.7%,不规则+分隔形血肿扩大发生率最高为42.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与血肿形状密切相关,多发生在24小时内。
贺娟马文娟张国华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形态血肿扩大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上以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为特征。根据病程可分为复发缓解型(Relapsing—Re—mitting,RR)、继发进展型(Secondary—Progressive,SP)、原发进展型(Primary—Progressive,PP)和进展复发型(Progressive—Relapsing。
水佩博李泽宇张国华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经颅多普勒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椎动脉狭窄性眩晕的效应比较(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眩晕患者中椎动脉狭窄性眩晕占相当比例,其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用转颈、屈颈、头后仰法试验,简单的检查做到对椎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初诊,再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目的:评估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TCD和MR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诊断价值。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4-02/04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眩晕的患者41例,排除非椎动脉狭窄的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方法:用转颈、屈颈及头后仰法诱发出眩晕症状的41例患者,然后用TCD和MRA分别进行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41例患者三项检查结果。结果:41例患者经转颈试验屈颈和头后仰诱发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出现眩晕者32例,检出率为78%,屈颈和头后仰出现眩晕者25例,检出率为61%。TCD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在0.5~2.0mm者30例,检出率为73%。MRA检查发现血管内径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相差在0.5~2.6mm者39例,其余2例患者双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5%。结论:转颈、屈颈和头向后仰试验,对诱发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是否为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进行确诊,TCD检查对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检查确定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李泽宇博林王智光张国华
关键词:椎动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核磁共振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低灌注的研究现状
2011年
脑出血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造成的组织损伤除血肿本身的占位效应外血肿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于近年来脑出血血肿周围血流灌注的特点及引起脑水肿的原因进行综述,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于晓岚张国华
关键词:脑出血血流灌注脑水肿
婴儿痉挛症50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2001年
贺娟张国华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脑电图癫痫
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400例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2006年
张国华兰平李泽宇江名芳呼日勒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人口老龄化微创治疗
甘露醇尼莫地平和地塞米松合用在急性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尼莫地平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对急性脑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特别是研究它们的用药时机,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家兔42只随机分成7组,即假手术组(A组),缺血对照组(B组),缺血1 h用药组(C组),缺血3 h用药组(D组),缺血6 h用药组(E组),缺血12 h用药组(F组),缺血24 h用药组(G组),每组6只。将家兔麻醉后结扎一侧颈内动脉(假手术组只分离颈内动脉不结扎)各组分别于1,3,6,12,24 h给药(A组和B组只在相应时间给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分别检测用药后1 h血清中NO的SOD含量。结果:①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这两种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血对照组各个时间点2种指标比较:SOD下降,NO呈上升趋势(P<0.05);③缺血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SOD明显下降,NO明显上升(P<0.01);④缺血用药组与缺血对照组比较:SOD明显上升,NO明显下降(P<0.01);⑤不同时间给药组间比较:1 h组SOD最高,NO最低;24 h组SOD最低,NO最高。而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SOD逐渐降低,NO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对脑组织造成严重损害,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进行性加重。甘露醇、尼莫地平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脑组织的缺血损伤,显示出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越早用药,神经保护作用越明显,疗效越好。
连瑜李泽宇王利君张国华
关键词:甘露醇尼莫地平地塞米松脑缺血神经保护
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运动皮质兴奋性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case,PD)模型大鼠大脑皮质电生理学的影响,并从电生理角度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分两组,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6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4只。采用静息皮层运动阈值(RMT)、中枢传导时间(CMC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波幅(Amp)作为评定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指标。结果统计采用SPSS]1.5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左下肢RMT、CMCT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P〈O.05),而Amp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自身左右侧比较,左下肢RMT、CMCT较右下肢缩短,Amp增高(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RMT、CMCT进行性降低(P〈0.05);实验组大鼠右下肢与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RMT、CMCT及A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大脑皮层兴奋性升高更明显。
贺娟张国华呼日乐王智光江名芳张春雨
关键词:帕金森病模型经颅磁刺激皮质兴奋性运动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
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被引量:21
2007年
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脑出血后一段时间内血肿可继续扩大,其中与血肿形态有一定关系。为此,对170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贺娟张国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形态血肿扩大内血肿原发性
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及脑叶出血102例,血肿量〈20ml。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24h内常规使用20%甘露醇(250ml)2~3次。对照组:(50例)禁用甘露醇。24h后复查脑田,将Cr片(V2-V1)12,5mm作为血肿早期扩大的标准。结果:治疗组早期发生血肿扩大15例,对照组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可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张澜张国华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扩大甘露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