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诚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隧道
  • 8篇照明
  • 6篇沥青
  • 4篇石灰
  • 4篇隧道照明
  • 4篇阻燃
  • 4篇阻燃沥青
  • 4篇消石灰
  • 3篇沥青混合
  • 3篇沥青混合料
  • 3篇混合料
  • 2篇灯具
  • 2篇调光
  • 2篇调光控制
  • 2篇洞外
  • 2篇洞外亮度
  • 2篇散射
  • 2篇散射光
  • 2篇视觉功效
  • 2篇水滑石

机构

  • 20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大江东城...
  • 2篇浙江大学中原...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 1篇杭州市城市基...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浙江数智交院...

作者

  • 20篇康诚
  • 18篇吴珂
  • 8篇黄志义
  • 6篇张驰
  • 6篇朱凯
  • 6篇张驰
  • 2篇李红仙
  • 2篇张欣
  • 2篇陈显春
  • 1篇刘辉
  • 1篇陈川
  • 1篇李石坚
  • 1篇张欣
  • 1篇武斌
  • 1篇唐大全

传媒

  • 4篇照明工程学报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隧道建设(中...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叉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特性及流动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进一步受到流速转向的影响;主线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基本不受夹角的影响,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在分流比小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流比大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试验数据修正Bassett公式,建立可准确预测夹角为5°~15°分叉隧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从而为分叉隧道的通风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张欣张天航黄志义张驰康诚吴珂
关键词:流动特性
隧道减光格栅段全天候路面照度计算模型
2023年
掌握隧道减光格栅段路面照度分布特征和时变特性是进行减光格栅设计和光环境评价的基础。本文基于太阳辐射理论和CIE亮度分布函数构建了同步考虑太阳直射和天空散射的隧道减光格栅段路面全天候照度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预测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减光格栅段路面亮区和暗区照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平均偏差百分比<8%)。增加天空元数量可提升本文模型的计算精度,且对路面暗区照度计算值的影响更大。综合考虑精度与计算效率,建议应用本模型时天空划分为12层共247个天空元。
吴宣莹杨继厅李正华康诚张驰吴珂
关键词:隧道照明数学模型全天候
市政道路LED灯具布设与配光参数对照明光效的影响
2022年
道路照明质量主要受灯具配光和布设参数的影响。现行规范对灯具距高比和宽高比的建议范围难以满足实际道路照明发展需求,且已有研究对路面横向光效的关注较少,尚未全面述及路面横纵向的空间亮度分布特征。针对上述问题,通过DIALux软件构建市政道路光环境仿真模型,分析了灯具横、纵向发光角、距高比S/H和宽高比W_(eff)/H等因素对路面光效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H和纵向发光角α主要影响路面纵向光效,随着S/H的增大和α的减小,路面平均亮度L_(av)、纵向均匀度U_(L)与总均匀度U_(0)均有所下降。W_(eff)/H和横向发光角β则主要影响路面横向光效,二者对L_(av)、U^(*)和U_(0)的影响与纵向类似。进一步建立可用于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与灯具选型的路面空间光效预测模型,量化了现行规范对灯具距高比和宽高比适用范围的局限。为了满足现行规范对路面亮度均匀性的要求,城市主干路布设短、中、长配光灯具的S/H适用范围应由现行规范的≤3、≤4和不限制调整为≤1.5、≤2和≤4;并提出宽配光灯具适用的W_(eff)/H为单侧布设≤1.8、双侧布设≤3.5。
雷川翁佳俊李文辉康诚张驰吴宣莹吴珂
关键词:道路照明宽高比
改性阻燃沥青、阻燃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消石灰作为阻燃剂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阻燃沥青,其添加的消石灰质量为原未改性沥青质量的25%~8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阻燃沥青混凝土,原料的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集料86%~93%,沥青3%~6%,消石灰0.6%~4.8%,石灰石矿粉3%...
吴珂朱凯康诚黄志义
文献传递
隧道环境下中间视觉模型的对比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从视觉功效试验参数角度出发,分析USP、S、MOVE、MES2等中间视觉光度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及成因,并讨论了各模型在隧道照明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隧道中间段亮度水平范围内,四种中间视觉模型获得的亮度增益幅度为MOVE>MES2>S>USP。基于视觉功效的各中间视觉模型主要区别在于亮度适应系数x,有色差、高对比度和大偏心角的视觉任务会增大中间视觉函数Vm(λ)中暗视觉函数V'(λ)的权重;而无色差、低对比度和小偏心角的视觉任务会使得明视觉函数V(λ)的权重更大。隧道行车过程多为目标有色差、<5°偏心角和包含正负对比度的视觉任务,MOVE模型更适用于评价隧道中间段的人眼实际感受。
童孟胜张驰张天航钱登朝康诚吴珂
关键词:隧道照明光度学
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通风特性比尺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19年
通风特性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为深入研究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变化规律,获得隧道总风量及分流比的高效控制策略,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搭建总长为38 m的1/20带匝道隧道通风比尺模型,研制可实现8台模型风机联动的变频控制系统、16个断面的速度及压力数据的实时测量与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在风速u≥2.5 m·s^(-1)时,比尺模型同步满足阻力、惯性力和压力相似准则),进行各通风段射流升压力变化对隧道内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主线通风段与匝道通风段风量存在联动耦合效应,当调节某通风段射流升压力时,该通风段及与之串联的通风段风量均随着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之并联的通风段,风量随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总风量和分流比分别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因素,调节分流前主线段射流升压力不改变分流比,但对控制隧道总风量变化最为高效,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总风量变化幅度达1.43%·(N·m^(-2))^(-1);调节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射流升压力对隧道总风量的影响有限,但能有效控制分流比,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分流比增幅分别为(-4.43,4.16)%·(N·m^(-2))^(-1);利用分流前主线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内环境,利用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外环境,是最为高效的通风控制方法。
张欣张欣黄志义张驰张驰张驰
关键词:隧道工程
LED色温对隧道中间段照明亮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隧道中间段属于中间视觉范畴,利用三种中间视觉模型分析LED色温对中间视觉亮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隧道照明中间段,LED能使人眼获得更高的实际感知亮度,且色温越高,亮度增益越大;环境亮度越高,增益越小。根据中间视觉模型对隧道中间段照明亮度设计进行修正,可节省照明能耗8%~28%。在1~3cd/m^2范围内,MOVE模型计算的中间视觉亮度最大、MES2次之、S模型最小,MOVE模型采用有色差的视觉任务,其试验条件更符合隧道实际行车环境。
钱登朝陈川张驰童孟胜康诚吴珂
关键词:中间视觉照明亮度光度学
隧道LED照明全环境安全性试验研究
提升隧道照明条件对降低交通事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LED灯具替代传统照明灯具,在隧道照明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但我国现行隧道照明规范中并未针对LED发光特性,建立保障其照明安全性的科学评价方法和全面技术指标。因...
康诚
关键词:隧道照明视觉功效
灯具纵向光束角与安装间距对隧道基本照明的影响
2023年
在保障照明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照明设计降低照明能耗是当前隧道照明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考虑灯具直射和墙壁二次反射的隧道光环境模型,讨论灯具纵向发光角、安装间距、功率组合对隧道基本照明光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灯具纵向光束角α的增大,路面亮度纵向均匀度U_(1)和总均匀度U_(0)均显著增大,但路面平均亮度L_(av)有所降低。随着灯具安装间距S的增大,L_(av)、U_(0)和U_(1)均有所下降。增大灯具功率P仅线性提升L_(av),对U_(1)、U_(0)没有影响。据此,提出两车道隧道基本照明光效预测模型,结合路面单位面积照明安装功率LPD,得到α、S、P最优组合的确定方法。将隧道基本照明光效预测模型等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隧道照明设计,采用小安装间距、低功率的布灯方案,并优化灯具光束角。现场光效实测结果表明,隧道亮度纵向均匀度提升至0.74、0.68,超过规范要求;基本照明能耗降低了18%~40%,取得了良好的照明效果与节能效益。
林国军孔祥苗张驰康诚康诚
关键词:隧道照明能耗
隧道LED照明系统供电回路设计
2017年
隧道采用LED不仅可有效提升照明安全等级,而且具有重要的节能减排意义。基于LED工作特性,提出一种供控分离式隧道供电回路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供电模式下多个供电回路之间电缆的重复布设问题,可有效减少电缆用量和成本。实例分析表明,设计车速主要影响加强照明供电回路的电缆用量和规格,而隧道长度仅影响基本照明供电回路的电缆用量和规格。与传统供电模式相比,隧道长度越短、设计车速越低,供控分离式供电回路的电缆节省率越高,尤其适用于长度小于4km的短、中、长隧道。
童孟胜张天航钱登朝张驰康诚
关键词:隧道照明供电回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