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珂

作品数:115 被引量:28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建筑科学
  • 4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机械工程
  • 6篇水利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1篇隧道
  • 20篇沥青
  • 16篇火灾
  • 10篇阻燃
  • 10篇路面
  • 9篇燃烧
  • 9篇CFD
  • 9篇城市隧道
  • 8篇隧道火灾
  • 7篇照明
  • 7篇通风
  • 7篇计算流体动力...
  • 6篇隧道通风
  • 6篇污染
  • 6篇污染物
  • 6篇沥青路
  • 6篇沥青路面
  • 6篇均流
  • 5篇石灰
  • 5篇热重

机构

  • 115篇浙江大学
  • 19篇中国计量大学
  • 8篇中国计量学院
  • 7篇浙江大学中原...
  • 4篇浙江华云电力...
  • 3篇杭州市城市基...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交第一公路...
  • 2篇浙江省消防总...
  • 2篇杭州大江东城...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黄衢南高...
  • 1篇杭州市钱江新...
  • 1篇杭州市城市建...
  • 1篇浙江大学建筑...

作者

  • 115篇吴珂
  • 36篇黄志义
  • 22篇朱凯
  • 18篇康诚
  • 9篇李增珍
  • 9篇孙大明
  • 9篇张欣
  • 7篇孙志林
  • 6篇李红仙
  • 6篇张驰
  • 6篇张驰
  • 5篇邱利民
  • 5篇敖文
  • 4篇王乐
  • 4篇夏珊珊
  • 4篇董梁
  • 4篇严伟林
  • 4篇陈小峰
  • 4篇王孝红
  • 4篇王立忠

传媒

  • 11篇消防科学与技...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5篇低温建筑技术
  • 4篇科技通报
  • 4篇现代隧道技术
  • 4篇照明工程学报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风机技术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隧道建设(中...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公路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3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箱梁内敷电缆火灾烟气蔓延与温度分布特征
2023年
为揭示隔板对钢箱梁狭长空间的火灾烟气蔓延特征及温度分布的影响,本文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计算,研究不同横隔板间隔的烟流运动行为,探讨横隔板间隔大小对钢箱梁火灾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钢箱梁内部横、纵隔板交错,导致腔室存在显著的蓄烟效应,钢箱梁内的烟气运动呈横向、纵向分步填充特性,横隔板的间隔越小,烟气纵向蔓延填充的速度越慢,相比无横隔板时,有横隔板可使蔓延填充时长增加4.6倍以上;钢箱梁内高温烟气主要集中在起火腔室,经横、纵隔板阻隔后均有大幅下降,相邻腔室的最高温对比起火腔室均下降49%以上,起火腔室烟气最高温度随横隔板间隔增大而逐渐下降,但相应的高温烟气影响范围逐渐变大;通过完善狭长多腔室通风因子和钢结构有效传热系数构建了修正的McCaffrey公式,有效提升了横隔板间隔2~6 m范围内的钢箱梁内敷电缆火灾顶棚烟气最高温度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钢箱梁内敷电缆的火灾防控设计提供参考。
章李刚杨继平宗笑羽陈小峰朱凯吴珂
关键词:钢箱梁烟气蔓延温度分布
杭州地铁1号线钱塘江隧道河段最大冲刷深度研究
孙志林沈林冲曾剑张舒羽李辉煌黄赛花裘志坚杨元平孙志锋祝丽丽伍冬领吴珂夏珊珊
该项目科学技术上属水利领域、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的社会公益类科研项目。杭州地铁1号线是国家立项的重点工程,全长61.39公里,总投资247.4亿元。该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杭州的城市形象,根本性转变交通拥挤局面。1号线原定...
关键词:
关键词:杭州地铁1号线隧道
分叉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特性及流动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进一步受到流速转向的影响;主线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基本不受夹角的影响,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在分流比小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流比大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试验数据修正Bassett公式,建立可准确预测夹角为5°~15°分叉隧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从而为分叉隧道的通风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张欣张天航黄志义张驰康诚吴珂
关键词:流动特性
时均流驱动热声制冷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时均流驱动热声制冷是热声领域的全新方向,依据该原理工作的热声制冷系统能够利用风能获得制冷效应,完全没有运动部件,为风能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文中详细介绍了时均流诱导声振荡的工作机理以及时均流驱动热声制冷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余炎孙大明徐雅陈海俊吴珂严伟林敖文邱利民
关键词:漩涡空气声学热声效应自激振荡
城市隧道纵向通风延迟效应的机理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纵向隧道通风动态过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改变隧道射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后,隧道风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即纵向通风隧道存在延迟效应。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得出的隧道流场在风机调控下的动态响应公式,可用来预测隧道延迟效应的强弱,其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参数化研究发现:在相同初始速度下,开启射流风机数量越多,隧道风速达到稳定的时间越短;关停射流风机数量越多,隧道风速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在启停相同数量射流风机的条件下,初始速度越小,隧道风速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隧道越长、截面积越大、隧道壁面越光滑,稳定时间越长,通风延迟效应越显著。
吴珂朱凯谭真方飞龙黄志义王立忠
关键词:城市隧道纵向通风
近接隧道污染物窜流特性与通风能耗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三维壁面射流理论分析隧道洞口排污的射流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近接隧道污染物窜流的理论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不考虑地形、环境风、交通流等影响时,窜流比φ主要受上下游隧道间距x与洞口水力直径D的影响,φ随x/D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控制窜流比在10%以下,x/D应大于25。理论计算表明:随着窜流比的增加,下游隧道的需风量增加,隧道通风能耗陡增;且需风量和能耗的增幅随窜流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抑制近接隧道需风量和通风能耗的增加,除了降低窜流比,还可采用竖井进行提前排污。
沈勇朱凯李鹏世方建华吴珂
关键词:通风窜流射流
隧道射流风机变频节能应用及并联控制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以射流风机式隧道纵向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射流风机的变频节能应用问题,并根据某"单洞双车道"矩形断面隧道建立了CFD模型,运用FLUENT软件研究并联射流风机变频不同工况对隧道通风系统的影响,得出了相关有益的结论,给隧道纵向通风系统射流风机的变频控制提供了优化思路。
方飞龙吴珂朱凯张欣许雷挺
关键词:变频节能并联
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通风特性比尺模型试验被引量:5
2019年
通风特性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为深入研究带出口匝道城市隧道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变化规律,获得隧道总风量及分流比的高效控制策略,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搭建总长为38 m的1/20带匝道隧道通风比尺模型,研制可实现8台模型风机联动的变频控制系统、16个断面的速度及压力数据的实时测量与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在风速u≥2.5 m·s^(-1)时,比尺模型同步满足阻力、惯性力和压力相似准则),进行各通风段射流升压力变化对隧道内风量及风量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隧道主线通风段与匝道通风段风量存在联动耦合效应,当调节某通风段射流升压力时,该通风段及与之串联的通风段风量均随着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与之并联的通风段,风量随射流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总风量和分流比分别是影响城市隧道内、外环境的关键因素,调节分流前主线段射流升压力不改变分流比,但对控制隧道总风量变化最为高效,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总风量变化幅度达1.43%·(N·m^(-2))^(-1);调节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射流升压力对隧道总风量的影响有限,但能有效控制分流比,单位射流升压力作用下的分流比增幅分别为(-4.43,4.16)%·(N·m^(-2))^(-1);利用分流前主线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内环境,利用分流后主线段或匝道段的射流风机控制隧道外环境,是最为高效的通风控制方法。
张欣张欣黄志义张驰张驰张驰
关键词:隧道工程
一种空气压缩式冷却除湿空气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式冷却除湿空气调节系统,由进风空间、压气机、调湿换热器、回热器、降压装置、水气分离器、送风空间、冷热调节辅助设备以及管道和阀门组成。该系统直接以空气为工质,通过阀门的切换,可实现夏季的空气降温...
孙大明严伟林吴珂
文献传递
泥沙云团扩散的双流体模型
研究抛泥所形成的泥沙云团的扩散过程对抛泥工程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采用基于经典扩散理论的对流扩散模型,忽略了水沙间的相互作用,这在泥沙浓度高时会明显失真。本文从二相流理论出发,采用考虑了湍流效应和颗粒...
吴珂孙志林毛根海
关键词:扩散双流体模型二相流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